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正>目前辽宁省东部地区生产香菇多以木屑菌砖栽培为主。其成本低、周期短,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容易普及推广。1产前准备1.1搭设菇房香菇的菌砖栽培绝大多数是在菇房内进行的,菇房最好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的空房或人工搭设的简易菇房,房内设置床架,进行多层次栽培。床架可设  相似文献   

2.
<正>沼渣准备播种前,结合沼气大出料,将沼渣捞出沥干,趁天晴摊薄曝晒,去除未腐熟好的长残渣。曝晒时间以手紧捏沼渣,指缝有水而不下滴为宜。菇房及床架准备菇房一般可选用有对开门窗的空房。菇床可用竹、木、铁搭成多层床架,第一层距地不低于25厘米,以上各层相距60厘米,以秸秆、树枝铺平。菇房用20倍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或50倍液喷洒,也可用50倍石硫合剂全面喷洒墙壁、地面和菇床,关闭菇房1~2天。将沼渣平铺在菇床上,保持自然疏松,厚12~14厘米。  相似文献   

3.
《农家科技》2007,(11):16-16
<正>利用草菇、金针菇两个品种对温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配套栽培,可实现周年栽培生产,提高菇房利用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1.菇房要求。坐北朝南,长16米、宽9米、高4米,房内用竹木或水泥柱搭架6~8层,床架四周为走道,南北方向,床架宽120~130厘米,走道宽60~65厘米,整个菇房可  相似文献   

4.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笋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售价高、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一、出菇场地准备1.室内出菇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180厘米,单边操作的床架宽90厘米,床架层距60厘米,底层距地面30厘米,顶层距天花板130厘米,床架之间距离80厘米。室内应有数个相对的窗口,以利于通风透气。出菇前室内应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并喷洒25%的菊乐酯1000倍液。2.室外出菇场地准备。在场地搭一高2米的遮阳棚,遮阳度70%。棚中地面整畦,畦宽1.2米,畦长因场…  相似文献   

5.
<正>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柄伞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是偏高温型的食用菌,宜在5月中旬-10月下旬气温23~32℃自然条件下栽培。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场地准备室内栽培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90厘米。床架层距60厘米,底层距地面  相似文献   

6.
张文明 《北京农业》2001,(11):22-22
1、菇房设置 每个房间15米2,内设3个架,每个架各3层,架长3米、宽0.7米、高2.5米、层距60厘米,架底层距地面70厘米,架边缘靠墙,中间留两条60厘米宽的人行道,房间四面和顶上用两层塑料薄膜密封,顶部用竹片拱住呈拱形,房间有门、窗,光线比较明亮,整个房间密封性能好,能够达到保温、保湿、透光、通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1、菇房设置 每个房间15米2,内设3个架,每个架各3层,架长3米、宽0.7米、高2.5米、层距60厘米,架底层距地面70厘米,架边缘靠墙,中间留两条60厘米宽的人行道,房间四面和顶上用两层塑料薄膜密封,顶部用竹片拱住呈拱形,房间有门、窗,光线比较明亮,整个房间密封性能好,能够达到保温、保湿、透光、通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1.菇房设置.选用保温、保湿性能好的房间栽培.每个房间15平方米,内设三个架,每个架分3层,架长3米、宽0.7米,层距60厘米.架底层距地面70厘米,架边缘不靠墙,中间留两条人行道.房间四周和顶上用两层塑料薄膜密封,房间有门窗,光线比较明亮,整个房间密封性能好,能够达到保温、保湿、透光、通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架床设置架床用木料、秸秆、塑料薄膜,铁丝和红砖等搭设。温室前后低中间高,前后部分搭设2层架床,中间部分搭设3层。用单砖砌成10厘米高的墙,墙间距为1.2~1.6米,然后用木杆搭成1~3米宽、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采用立体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棚内空间,便于环境调控:所用菇房为砖墙菇房,长13m、宽8m、高5.3m,东西朝向,南北墙留通风口(高40cm、宽25cm),上下间隔40cm,左右间隔1.5m,床架用竹竿制作,床架宽1.1m,上下床架间隔50cm,底层距地面20cm,顶层距房项0.6~1m,床架之间人行道宽65cm左右。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稻草等培养料。采用立体栽培技术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使原料充分分解,病虫害少,产量高,二次发酵须向菇房内通入蒸气加热保温。  相似文献   

11.
张科 《北京农业》2005,(1):20-20
菇棚建造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12.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它是香菇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1 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0米,高2.40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0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2 栽培时间 花菇最佳栽培接种时间为8月中下旬,此时日均气温26~28℃,可满足香菇对温度的要求。菌丝经过60  相似文献   

13.
<正>1蘑菇房建设和床架排列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床架可搭4~5层,之间留过道,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2培养料的堆制与发酵(1)料温变化。发酵剂料温能迅速上升至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徐静  朱延虎 《北京农业》2011,(19):23-24
<正>1菇房设计菇房宽3米,东西走向,坐南朝北,长15米,利于通风提温。菇房高度为地下1.5米,地上1.5米,地上部分墙体为砖墙,墙体每隔3米设置可开玻璃窗,窗口规格为50厘米×80厘米,棚顶用木头和竹笆  相似文献   

15.
张晓明 《当代农业》2010,(24):39-39
一、菇房处理(1)层架式栽培。堆料或菌袋进房前半个月要对菇房、床架、墙壁及四周用水冲洗.并喷0.2%漂白粉溶液或1:50倍金星消毒液消毒。栽培2年的老菇房床架要先用1:50倍金星消毒液刷洗.  相似文献   

16.
<正>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17.
大棚双孢菇栽培增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菇房特点(一)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二)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m,横档以毛竹或杂木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m,底层距地面0.3m;层与层间距0.6m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  相似文献   

18.
<正>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首先菇房设置要合理,菇房应建在远离仓库、畜舍和垃圾堆的向阳地方;其次保持菇房清洁卫生,菇房特别是旧菇房,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可将拆下来的床架在水中浸泡10~15天后用毛刷洗净,曝晒2~3天,再用含  相似文献   

19.
正平菇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技术容易掌握、栽培周期短、无污染、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平菇生产中,可借助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实现周年生产,从而提升生产者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1棚室的建造与消毒根据平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采用建造棚室作菇房。菇房采用拱形棚,棚高2.5m,棚内培养架可用竹杆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8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1m走道。菇房消毒要求在  相似文献   

20.
一、场地和设施   荞麦苗生长适温为 20℃~ 25℃。春秋季可在有遮阳网的温室或塑料大棚、遮荫凉棚及通风、凉爽、采光较好的室内生产,冬季可在日光温室及有供暖设施的室内生产。   温室内采用多层立体栽培架。可用竹、木、角钢等材料制成,长 1. 5米,宽 0. 6米,栽培架层间距 40厘米~ 50厘米,视生产场地空间高度,架子可作 4层~ 6层。架与架之间留 1米作业道。为便于移动,栽培架下面可安装 4个轮子。   栽培盘采用标准塑料育苗盘 (60厘米× 25厘米× 4~ 5厘米,也可据经济情况用木材或金属等材料自制育苗盘,但要求盘底平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