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北虫草2种不同主料培养基及培养基不同主料与营养液比例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菌丝萌发时间、转色时间、出草时间、北虫草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生长周期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麦粒为主料、主料与营养液比例为1∶1.6的培养基培养出的北虫草出草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2.
<正>果树穴贮肥水是解决山区、干旱地区果园缺水缺肥矛盾的有效措施。1处理草把将玉米秸、麦秆或杂草切成30~35 cm长的段,捆成直径为15~25 cm的草把(共扎3道),然后放在10%的尿素液或鲜尿中浸泡1.5d,让其吸足水肥。2挖穴据树冠的大小定挖穴数量,一般10年生的苹果树可挖4~6个穴。穴直径要略大于草把子的直径,一  相似文献   

3.
刘慧铭 《食用菌》2016,(3):38-39
沈草2号是辽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继沈草1号之后,杂交选育的另一个北虫草(蛹虫草)新品种。该品种以引进品种东方9号和本地栽培种G1为亲本,采用孢子杂交技术选育获得。沈草2号为尖头草品种,子座棒状,色泽橘黄,头部略尖,出草温度8~25℃,最适18~20℃,瓶栽单产约7.1 g,盒栽单产80 g左右,适宜北方早春、秋季、冬季及工厂化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4.
‘秦淮淡妆’是以南京艺莲苑育成的观赏荷花‘新红13D’为母本,在其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出的花色新颖、观赏性佳的新品种。中小株型,半重瓣复色系。叶高35 ~ 55 cm,叶径21 ~ 42 cm × 18 ~ 37 cm。花瓣数约24枚,花径11 ~ 15 cm,花色红、白、黄、绿,4色相映;着花14 ~ 18朵 ? m-2。  相似文献   

5.
以北虫草‘CM016’为出发菌株,将液体培养的菌丝体片段用生理盐水稀释104倍,在20 W紫外灯下32 cm处照射100 s,研究了紫外线诱变对北虫草优良菌株筛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紫外线诱变共获得了31个菌丝体长势较好的菌株;拮抗试验表明,其中15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存在拮抗线,对其进一步采用脂酶同工酶电泳鉴定亲缘关系,筛选出了与出发菌株有明显差异的诱变新菌株11个,将其进行出草试验及统计产量和虫草素含量测定,有8个菌株具有出草能力,其中C16菌株子实体产量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C6菌株子实体虫草素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盆栽北虫草需求量不断增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更快地推广盆栽北虫草栽培新技术,尽快缓解国内外市场的产品紧缺问题。从栽培的原料选择与处理、配方、液体菌种、发菌管理、出草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北虫草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盆栽北虫草需求量不断增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更快地推广盆栽北虫草栽培新技术,尽快缓解国内外市场的产品紧缺问题。从栽培的原料选择与处理、配方、液体菌种、发菌管理、出草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北虫草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用直径6 cm,高10 cm聚乙烯培养罐固体发酵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以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从16个蛹虫草菌株中筛选出虫草素含量最高的菌株,考察固体发酵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培养基装量、料液比、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添加物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蛹虫草固体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条件:培养罐装20 g小麦,按小麦干重6%的量分别加入玉米粉和黄豆粉,按料液比1∶1.4(w∶v,以小麦干重为基准)加入营养液(g/L:2.0 K2HPO4·3H2O,0.5 MgSO4·7H2O,16甘氨酸),培养温度为26℃,时间46 d,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优化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保证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质量和产量。以菌球大小、菌球均匀度、生物量、生长周期、北虫草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最终优选出的北虫草液体菌种最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起始pH 6.0,装液量80 L,培养时间3 d,接种量20%。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高产稳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苗  常尚连 《食用菌》2017,(1):42-44
<正>北虫草也叫蛹虫草,俗称不老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上等的滋补佳品,也是珍贵冬虫夏草的理想替代品。随着人们对北虫草的认识与重视,北虫草的开发利用炙手可热。目前一些大型食用菌企业也正在加快进军北虫草工厂化栽培的步伐。然而北虫草对生长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对栽培原料及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以及菌种极易出现退化不出草的现象。为此,笔者对北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及生长环境调控技术进行综合评述,以满足企业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食补佳品——新鲜北冬虫夏草子实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虫夏草是我国医学宝库里的一味珍贵药材,在中医药史上把它与人参、鹿茸并列而成为三大补品,不但在国内受到重视,在国外也享有”东方传奇式珍宝”的美称。 世界上已报道过的虫草已有300多种、我国已报道过几十种,其中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和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在我国分布较广的两个种。据中国著名医书记载,虫草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等功效。现代中医用于调补身体,治头昏失眠、自汗贫血、呼吸道抵抗力低、阳萎遗精、腰腿酸软、肾功能衰竭、阴虚咳嗽、咳血、胸痛、治哮喘、肺气肿、神经衰弱等症。 虫草在自然界产量极少,采集困难,货源奇缺。虫草的每公斤售价达万元以上,使虫草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畏研究员、崔星明教授、张大业副研究员、高新华硕士等经过两年的研究,现在已经利用生物高新技术,人工批量培养出北冬虫夏草子实体(子实体即冬虫夏草中的草,是虫草用药最有效的部分)。北冬虫夏草与冬虫夏草药理药性相同,它是用全天然培养基人工培养的新鲜北冬夏草子实体,经中国科学院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人工培养的北冬草夏草与天然冬虫夏草的各种成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爱玲  张翔  张海洲 《园艺学报》2010,37(8):1373-1374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分离自野生菌株。菌丝白色,浓密。子座橙黄色,圆柱形, 顶端尖细,少分枝,直径2 ~ 5 mm,长12 ~ 15 cm。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6 ~ 20 ℃,子座形成与发育适宜温度18 ~ 22 ℃,适宜光照强度500 lx。在适宜条件下菌丝满瓶时间5 ~ 6 d,原基形成时间12 d,生产周期45 ~ 50 d,虫草素含量平均24.98 mg ·g-1DW。  相似文献   

14.
组培蛹草与虫草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顺志  管代义 《食用菌》1993,15(6):15-16
蛹草(Cerdyceps militaris),亦称蛹虫草、北虫草、东北虫草,是生长在蛹体上的一种真菌,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同属,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目前人工培养蛹草已获得成功.本文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蛹草和虫草成分进行比较,为食用和药用这类真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米饭栽培工艺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又称北虫草和蛹草,是虫草属的模式种。据检测,蛹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效果与野生冬虫夏草基本一致,而其最主要的活性物质虫草素、虫草多糖等均超过冬虫夏草,因此蛹虫草的开发应用受到了医药界和美食界的重视,蛹虫草的栽培热也在国内迅速掀起。但在栽培实践中往往出现只长菌丝不出草,或即使出草而质量低劣,子实体短、细,构不成产量,致使栽培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菌种的选育,或经继代培养后引起种性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草对梨园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清耕为对照,研究冀中生草4 a和生草8 a梨园,在0~80 cm土层内分层取样,测定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腐殖质含量,研究生草对梨园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梨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与清耕相比较,生草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细菌数量,且随着生草年限增加,效果显著,生草8 a可以显著提高0~30 cm土层细菌、0~50 cm土层真菌和0~20 cm土层放线菌数量;生草8 a 0~10 cm土层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生草可以显著提高0~10 cm土层胡敏酸含量,且随着生草年限增加,胡敏酸含量升高,生草8 a 0~20 cm土层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显著高于清耕,土壤稳定性好。【结论】长期生草可以有效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增加土壤腐殖酸含量,使土壤腐殖质品质朝好的方向转化,有利于梨园土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优质蛹虫草D1为试验菌种,分别对蛹虫草生长各主要阶段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液体菌种制作、发菌及菌丝体生长、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试验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等主要性能特征,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分别为0~50、0~10、300~500、200~300lx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生长及发育性能良好,出草产量较高。说明对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光照强度管理是保证和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选用采自长白山的野生虫草为材料,分离虫草真菌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ITS引物扩增和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出4个新的北虫草真菌。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灵芝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Fip)转化北虫草,经PCR、Southern等分子生物学检测,灵芝Fip基因已转入北虫草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9.
许庆国 《食用菌》2013,35(1):20
北虫草菌种在保藏一段时间后,菌种会失去活力,衰老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产.因此,规模生产菌株遗传性状保持稳定是很重要的.试验用北虫草子实体的两个部位进行分离试验,优选出适合北虫草生产的分离菌种.试验结果:选取鲜嫩北虫草子实体顶端靠尖1~2 cm处,不去皮,结果表现性状优异,遗传性状稳定一致.而在子座以上部位,去皮移植,则表现生长力弱.  相似文献   

20.
<正>蛹虫草,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野生蛹虫草是麦角菌科虫草属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和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蛹(Antheraea pernyi)的共生体~([1])。传统医书记载天然野生蛹虫草具有补肾润肺的功能~([2]),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研究也表明了蛹虫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