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蛹虫草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干重为重要指标,从温度、装液量、pH、培养基成分及用量比例方面对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液体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最佳用量为:蔗糖30 g·L-1、蛋白胨2.5 g·L-1、K2HPO41 g·L-1、MgSO40.1 g·L-1.该结果为后续...  相似文献   

2.
以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为试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温度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最后用优化的条件和培养基进行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培养10d的液体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蛹虫草菌液体发酵后菌丝体产率以及静置培养对虫草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菌适宜温度为25℃,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34%、酵母粉3.06%、硫酸亚铁0.027%、磷酸二氢钾0.2%、硫酸铵0.04%、硫酸镁0.13%、维生素B10.08%、硫酸锌0.06%;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10d后,发酵液中的菌丝体产率分别为2.568g/100mL和3.389g/100mL,后者菌丝体产率比初始培养基增加了1.73倍,而虫草素积累量分别达到568.329μg/mL和862.893μg/mL,后者比初始培养基中增加了1.56倍。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是一种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为提高其菌丝体的液体发酵效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优碳源、氮源及适宜培养的pH、温度、装液量和转速6个因素。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葡萄糖、牛肉膏、温度是影响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的关键因素。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最终获得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配方及条件为:牛肉膏13.34g/L、葡萄糖20.00g/L、MgSO4 1.5 g/L、KH2PO4 1.5 g/L,pH 6.5,摇床转速150 r/min,温度27℃。验证试验表明,优化后条件培养的菌丝生物量可达1.489 g/105 mL,是优化前的2倍,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优化效果较好,可为蛹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及后续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碳、氮营养源以及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适宜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温度为24℃,pH 5.5,接种量为15%,摇瓶转速为140 r/min,发酵罐通气量为1∶1.2~1∶1.6V/(V.min)。  相似文献   

5.
蛹虫草鲁山株C0511菌丝液体培养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体培养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鲁山株C0511,以菌丝体产量为指标,对培养时间、接种量、温度和培养基起始pH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时间为96h,接种量为10%,适宜温度为22~26℃,pH为5.8。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蛹虫草菌丝液体培养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和pH。鲁山菌株C0511液体菌种按10%的接种量接入起始pH为7.0的液体培养基中,25℃培养96h菌丝产量为30.13g/L。  相似文献   

6.
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羊肚菌液体发酵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羊肚菌最佳液体培养基为玉米粉20.33 g/L,黄豆粉5.34 g/L,KH2PO41.53 g/L,VB6 10.73 mg/L;在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得出,菌丝体干重为11.35 g/L,与理论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1...  相似文献   

7.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g/L、15g/L、20g/L、25g/L、30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g/L、8g/L、10g/L、12g/L、14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g/L酵母粉;以20g/L蔗糖作为碳源,10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12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金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耳液体发酵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 g/100 mL,红薯粉4 g/100 mL,蛋白胨0.6 g/100 mL,磷酸二氢钾0.3 g/100 mL,硫酸镁0.15 g/100 mL,VB12 mg/100 m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4℃,转速160 r/min,培养基起始pH5.5,接种量为7 mL/100 mL。并进一步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正交试验结果较为稳定。研究中金耳液体培养基成分均采用食品级原料,为后续金耳发酵液健康食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培养时间、pH、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虫草菌丝体生长量、富硒量、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虫草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60μg/mL,培养时间5d,pH6,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蔗糖3,麸皮2,NaN030.2,KH2V040.5。菌丝生长量最高可达1.916g/100mL,有机硒含量可达509.026μg/100mL。虫草有机硒转化率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20μg/mL,培养时间5d,pH7,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蔗糖3,马铃薯20,NaNCh0.2,KH2PO40.5。其有机硒转化率最高可达18.44%。低浓度的硒可以刺激菌丝体生长,高浓度的硒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有机硒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人工栽培蛹虫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我们开展了不同环境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液体菌种时以刚长满试管的母种最佳,液体培养基最适p H值为7.0,蛹虫草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子实体原基分化和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23℃,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湿度为70%~75%,蛹虫草转色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光照强度为700~1100Lx,每d所需补光12h,蛹虫草栽培最适宜通风量为早晚各1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11.
用直径6 cm,高10 cm聚乙烯培养罐固体发酵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以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从16个蛹虫草菌株中筛选出虫草素含量最高的菌株,考察固体发酵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培养基装量、料液比、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添加物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蛹虫草固体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条件:培养罐装20 g小麦,按小麦干重6%的量分别加入玉米粉和黄豆粉,按料液比1∶1.4(w∶v,以小麦干重为基准)加入营养液(g/L:2.0 K2HPO4·3H2O,0.5 MgSO4·7H2O,16甘氨酸),培养温度为26℃,时间46 d,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2.
利用啤酒糟栽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通过单因素试验培考察培养基中啤酒糟与大米组成比例、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起始pH、培养温度和光照对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啤酒糟栽培蛹虫草最佳的栽培条件为培养基啤酒糟与大米比例1∶1,含水量65%,瓶底转色后于23℃,光照强度700lux下培养,在此条件下每瓶产量为3.24g(每瓶培养料30g)。  相似文献   

13.
巴西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大豆粉1%、KH2PO40.1%、MgSO4.7H2O 0.15%、VB10.01%、FeSO4.7H2O 0.002%、CaC l20.1%。该培养基下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9.11g.L-1,比原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26.01%;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7.5%、菌龄4d、发酵时间4d。研究了优化后培养条件的菌体生长代谢曲线,并得到了巴西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曲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15.
利用蛋白纤维平板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液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碳氮条件进行系统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碳源和氮源,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纤溶酶活性达118.69U/mL,其次是不加碳源的空白对照,活性为109.12U/mL;蚕蛹粉是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氮源,活性可达118.69U/mL,其次是酵母浸膏,活性为29.10U/mL;纤溶酶产量与菌丝体生物量之间无必然相关性;产纤溶酶的最佳培养基为乳糖10g/L、蚕蛹粉10g/L、酵母浸膏5g/L,获得的纤溶酶活性高达142.26U/mL。  相似文献   

16.
大球盖菇液体母种制备培养基碳氮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碳氮营养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酵母膏4 g/L,KH2PO42 g/L,MgSO41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5,25℃培养6 d.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液体菌种的栽培袋的发菌时间平均比接种固体菌种缩短17 d.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法的建立及其硒多糖抑癌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作用及该法获取的硒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采用循环富硒法获得蛹虫草富硒菌丝体并制备硒多糖,经硒定量和多糖含量测定后采用MTT.法检测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2.5、25、50、100、200μg/mL)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循环富硒法可有效促进蛹虫草菌丝体对硒的富集,硒含量为680.2μg/g,多糖含量为47.4%;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00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1.87%和77.98%.其IC50分别为18.5μg/mL和48.5μg/mL.循环富硒法可有效制备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和硒多糖,循环富硒法获取的硒多糖能有效的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适合虫草素积累的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蛹虫草液体发酵中适合虫草素积累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以半定量薄层色谱法为检测手段,以虫草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的方法,最终优选出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5 g·L-1、葡萄糖20 g·L-1、磷酸二氢钾1 g·L-1、七水合硫酸镁0.5 g·L-1、维生素B110 mg·L-1、荼乙酸2 mg·L-1.优选出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液pH7,培养温度25℃,光照时间12h.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进蛹虫草菌种容易退化的问题,增强蛹虫草保藏的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蛹虫草在五种保藏条件下,经过保藏半年、一年后菌丝活化的情况以及菌丝活化后的深层培养和固体培养长势和情况,筛选出蛹虫草最佳保藏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20.
毛头鬼伞液体培养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卫根  吴瑞娟 《食用菌》2008,30(4):12-14
通过改变毛头鬼伞培养液中黄豆浆浓度、葡萄糖浓度、pH值、培养时间等单个因子,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毛头鬼伞在实验室液体培养环境下的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其液体培养最优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毛头鬼伞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最优培养基配方及生长条件:以25g/1000mL的黄豆为氮源、22.5g/1000mL的葡萄糖为碳源、起始pH为6.0、培养温度为25℃、装液量75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96h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