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不同处理时间的桑黄菌丝为试材,采用0.1%秋水仙素诱变桑黄菌丝研究其诱变下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期获得生长快且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菌种,以期为桑黄菌株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后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诱变酶解桑黄菌丝20 min获得的再生菌株20-1生长速率最快,增加了366.67%;三萜和多糖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10-5,分别增加了1069.73%和281.85%;多酚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5-1,增加了530.56%;黄酮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30-1,增加了3771.43%。  相似文献   

2.
以平菇菌株"灰美2号"的单核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5个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核菌株的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拮抗试验、菌丝生长情况、出菇试验、出菇后孢子核酸含量的测定和出菇菌株菌丝形态的观察,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平菇菌株的影响,以期为秋水仙素食用菌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菌株与CK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现象;0.01%秋水仙素处理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且菌株菌丝浓密,边缘整齐;出菇试验表明各处理后菌株的产量均明显低于CK,其它农艺性状以及核酸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平菇单核菌株出菇后菌丝变为双核菌丝,但由单核菌株出菇后变为双核菌丝的菌株农艺性状明显低于双核菌株.分析发现,0.01%~2.00%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平菇单核菌株的农艺性状和核酸含量并未发生变化,但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可以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尖端菌丝,在辐照剂量为800Gy,剂量率8.3Gy·min-1的条件下,通过菌丝生长速度、拮抗试验、品比栽培试验选育出一株姬松茸优良菌株JB-6.新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及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菌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个茯苓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度、菌核产量试验研究,发现菌丝生长速度顺序为:茯苓5.528〉GIM5.37〉Pc-1〉茯苓5.157〉茯苓(ACCC:50876)〉茯苓3号〉茯苓01〉川杰1号菌株;单一菌株成活率是:茯苓5.528〉GIM5.37〉Pc-1〉茯苓3号〉其余茯苓菌株;菌株单窖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Pc-1〉GIM5.37〉茯苓5.528〉茯苓3号〉其余茯苓菌株。综合三类指标,反映出茯苓5.528、GIM5.37、Pc-1是适合于茯苓栽培开发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株野生菌株和两株福建省当家栽培菌株的生活条件 ,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不同的茶薪菇菌株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 ,供试的 6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C :N为 10 :1、最适温度为 2 5℃、最适pH值为 6 0。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由高至低的顺序为Ag -F1、Ag -F6、Ag -F5、Ag-F2、Ag -F3、Ag -F4 ,并且各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灵芝优良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灵芝菌株在拮抗反应、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梅州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大别山G8菌株与其他菌株均有拮抗反应;该菌株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孢子粉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5代继代培养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性,采用拮抗实验观察菌株间的拮抗情况,通过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黑威单片相比,诱变菌株D3-56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5.02%和48.40%,诱变菌株D3-60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3.15%和60.83%,诱变菌株D3-56和D3-60的多糖产量分别提高70.69%和81.97%;诱变菌株D3-56和D3-60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且与黑威单片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33株不同来源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子实体多糖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子实体多糖含量为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方法,筛选优势菌株,其中H59农艺性状好、产量高且子实体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菌株,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为最优菌株。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8个羊肚菌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菌丝体生长特性及菌核形成试验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羊肚菌不同菌株间的差异属于种类或地理分布差异,其导致了生物学特性和外形上的差别。美味羊肚菌菌株M918与尖顶羊肚菌菌株M928亲缘关系及生物学特性相近,M316、M318、M320、M326各有差异。菌株M918、M928的菌丝生长速度及浓密程度明显优于其它菌株,生长旺盛,抗杂能力强,日平均生长速度可达1cm·d-1,是一种菌丝生长较快、菌核形成较多的羊肚菌优良品种,适宜羊肚菌人工栽培和营养菌丝发酵使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判断不同菌株生长优势,选育高海拔地区优良羊肚菌菌株,试验对13个羊肚菌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开展了菌核形成试验和菌株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1#、青川1#、6-3的菌丝生长速度、浓密程度、产菌核能力及抗杂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株,其中菌株L-1出菇产量最高、适应性强,适宜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水平对东方百合鳞茎糖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荷兰进口的东方百合杂种系 Sorbonne 为材料,选用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多年筛选的自配三号营养配方,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下东方百合生长期间鳞茎还原糖及可溶性糖积累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和50%2种施肥水平下鳞茎还原糖的积累显著高于其它2种施肥水平(P<0.05);而200%、150%、50%施肥水平下鳞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100%(P<0.05).因此,认为50%施肥水平对切花生产及鳞茎繁育来说是最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尚小娇  王迪海 《园艺学报》2016,43(11):2243-2250
以陕北‘七月鲜’枣树为材料,研究不同物候期(萌芽期、展叶初期、展叶中期、全叶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蛋白以及C、N、P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根序增大,细根中可溶性糖、蛋白、有机C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全N和全P含量呈降低趋势;(2)不同物候期细根中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呈"W"变化趋势,叶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3)细根的有机C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果实成熟期,叶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展叶中期;(4)细根的全N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全叶期和落叶期含量较低;(5)细根的全P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叶持续降低,直到落叶期有所增加;(6)细根与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C、N、P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细根与叶片的各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早星×早露蟠桃和94-1-40×早红2号两个杂种后代群体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糖、酸性状遗传与果形(扁平/圆形)、果皮毛有无(普通桃/油桃)、果肉颜色(白肉/黄肉)等质量性状的关系。桃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占总可溶性糖的60%以上,其次是葡萄糖、果糖和山梨糖醇。桃果实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和奎宁酸,莽草酸含量很低,仅占总酸含量的约0.3 %。在蟠桃群体中蔗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桃群体,而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莽草酸含量在蟠桃和普通桃后代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份间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在蟠桃和普通桃后代间存在差异。油桃后代的苹果酸、总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桃后代,其柠檬酸、奎宁酸、莽草酸平均含量与普通桃后代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005年油桃后代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桃,2004年仅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桃后代。两年的结果均表明,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及各种糖酸组分在黄肉桃和白肉桃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与吴本宏2003年的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4.
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甜菜的产量、产糖量及投入产出比,甜菜的最大产量达到80458.33 kg/hm2,比无肥区增产44.94%,最大产糖量达到12978.47 kg/hm2,比无肥区增产38.97%;根据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式,获得最佳产量、最佳产糖量的N∶P2O5∶K2O分别是1∶1.4∶1和1∶1.7∶1,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促进甘蔗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糖分含量及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平衡施肥的甘蔗产量达119701.0kg/hm2,比常规施肥的增产11757.8 kg/hm2,增长10.9%;糖分含量提高0.28%,产糖量19271.9 kg/hm2,比常规施肥的增产2216.9 kg/hm2,增长13.0%,降低生产成本520.0元/hm2,净增效益47917.7元/hm2,比常规施肥的增收5811.1元/hm2,增长13.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和隆安县金穗公司农场对11个参试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1年新植的区域试验和1年新植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桂辐98/296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最高,增产增糖明显。闽糖95/261、赣南99/591和B8的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含糖量均高于两对照,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不突出。福农02/3924、粤甘18和福农99/20169早熟高糖,平均甘蔗蔗糖分高于两对照,其它品种的甘蔗蔗糖分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17.
魏淑莲 《蔬菜》2021,(3):19-24
为了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盐化潮土质量和甜菜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了牛粪、油菜籽饼、玉米秸秆和食用菌渣对河西内陆灌区盐化潮土性质及甜菜含糖率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CK2)比较,牛粪有利于降低盐化潮土容重,增加孔隙度和团聚体,容重降低8.82%,总孔隙度和团聚体分别增加4.53和8.28个百分点;玉米秸秆有利于提高盐化潮土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量(CEC)和酶活性,有机质、CEC及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36.93%、36.98%、17.69%、60.66%、23.75%和42.55%;食用菌渣有利于降低pH值,降低了5.85%;牛粪、玉米秸秆可显著降低全盐含量,分别降低了6.52%、5.80%;油菜籽饼有利于提高甜菜植株长势、产量、含糖率和经济效益,叶丛高度、单株鲜叶质量、根体长度、根直径、单株根质量和根产量分别增加16.28%、12.96%、13.00%、10.01%、8.42%和5.02%,含糖率提高1.35个百分点,施肥利润增加1 620.54元/hm2。施用有机物料改善了盐化潮土理化性质,提高了甜菜含糖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生长环境对刺五加生理生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全光、林缘和林下生长环境下栽培刺五加对其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叶绿素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林缘和林下,而丙二醛含量各组间无差异;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季节含量变化与丙二醛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在移栽后保证水分的条件下,全光照不会对刺五加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9.
山药珠芽生长过程中激素和糖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珠芽内源激素IAA、ZR、DHZR、GA3和ABA的含量,以及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和干物质的含量,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珠芽生长期IAA和DHZR含量低,变化小。ZR的含量一直比DHZR高,且变化大,尤其在珠芽生长初期含量下降快。与其它激素相比,GA3含量较高,生长初期呈上升变化,随后缓慢下降,当生长停止时其含量仍较高(1 220.7 ng · g-1)。珠芽完全变褐前,ABA的含量在730.9 ~ 954.9 ng · g-1间波动,在珠芽完全变褐至生长停止期间急剧上升。珠芽开始褐变前,还原糖含量迅速下降,以后变化较小。珠芽生长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曲线上升;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呈直线缓慢上升,当珠芽成熟时可溶性糖、淀粉和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山药珠芽的生长需要高水平的GA3和ZR,当GA3/ABA小于1时,珠芽趋于成熟;茎蔓枯黄珠芽才停止生长,糖、淀粉等物质的积累才终止。  相似文献   

20.
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 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