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鸽的念珠菌病属真菌性传染病,鸽毛滴虫病是单细胞原生虫病。近年来曾检查了广东多个肉用鸽场,皆发现白色念珠菌与鸽毛滴虫的感染甚为普遍,两者都是侵害鸽的上消化道(口腔、食道和嗉囊),而且合并感染率很高(50.5%)。为了寻求一种能对两者都有抑制效果的药物,因此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寄生在鸽的上消化道,引起口腔、食道和嗉囊黏膜发炎溃烂及出现黄白色干酪样假膜。而鸽沙门氏杆菌主要侵害鸽的实质器官和肠道,引起这些组织器官(如肝、脾、肾和大小肠)发生不同程度灰黄色坏死结节。当三者混合感染时,使鸽病情严重,致死率极高。1发病经过2013年4月中旬江苏省泰兴市肉鸽养殖户李  相似文献   

3.
念珠菌病(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其名称很多,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和碘霉菌病等等。以鸡、鹅、火鸡和人等方面为多,鸽的念珠菌病较少。最近检查了广东3个鸽场都存在本病,感染率很高,且往往与鸽毛滴虫合并感染。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4.
鸽念珠菌病(Moniliasis)又叫鹅口疮(Thrugh)或霉菌性口炎,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感染鸽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在湖南省衡阳地区一养鸽场发生了一起鸽口咽部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假膜为特征的病例,经过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念珠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鸽毛滴虫又名禽毛滴虫,是单细胞的原生虫,寄生鸽的上消化道,并引起干酪样病变。我国有关本虫的报道很少。为了对鸽毛滴虫的感染有个了解,最近对广东某鸽场(2,000只以上的鸽场)进行了调查,发现鸽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二联卵黄抗体制备方法和评价其临床效果。利用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与毛滴虫制备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产蛋母鸡获得高水平抗体,采取低温冻干技术制备成卵黄抗体粉。建立ELISA抗体检测法测定卵黄抗体水平,确保质量可控;以分离的肉鸽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制备发病模型,评价卵黄抗体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二次免疫后,卵黄中毛滴虫抗体和白色念珠菌抗体OD值达到高峰,分别为0.90和0.66,抗体维持时间达到2个月。卵黄抗体按1 g·只-1口服饲喂5 d后,肉鸽口腔和嗉囊病变评分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甲硝唑、制霉菌素无差异;此外,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病原载量极显著降低(P<0.01)。研制的鸽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二联卵黄抗体可以替代甲硝唑和制霉菌素,为肉鸽的健康养殖提供一种新的抗菌素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7.
作者最近检查了某鸽场82只鸽子,发现感染毛滴虫者56只,感染率为68.3%,其中感染率最高是5-28日龄雏鸽(88.9%),成鸽较低(43.5%),青年鸽为75%;又从77只鸽子的检查中,发现有白色念珠菌者43只,感染率为55.84%,其中雏鸽与成鸽皆为56.5%.两种病同时感染者35只(占45.45%).3日龄雏鸽的口腔、食道和嗉囊的鸽乳中也有部分发现毛滴虫与念珠菌.  相似文献   

8.
肉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子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的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上消化道真菌传染病。此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在健康的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寄居,主要引起幼龄禽如鸡、鸽等发病。本病还易引起鸽子毛滴虫、鸽子副伤寒等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鸽子软嗉囊病、嗉囊下垂等疾患。饲养管理卫生条件不好极易发生该病,因此首先要改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适当降低不同日龄鸽群的密度,防止拥挤,注意鸽舍空气的流通、清洁干燥。同时要采取合理治疗措施将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 滁县某户饲养落地王鸽,偶见鸽群中有个别鸽缩头闭眼,病鸽的喉头上有灰黄色的假膜,经检查确诊该病鸽系由鸽毛滴虫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病鸽消瘦,精神萎顿、嗉囊积液、松软;口腔内有粘涎,并散发出酸臭气味,喉头上附有灰白色或灰  相似文献   

10.
正禽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禽类上消化道霉菌性传染病,可感染鸡、鸭、鹅、鸽、火鸡等多种家禽,其特征是在口腔、咽喉、食道、嗉囊黏膜形成乳白色假膜,并引起溃疡或鳞屑状病变。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鸽子通过各种途径摄食到本菌均会感染发病,其中以2周龄至2月龄的幼鸽最易发生此病且死亡率高。贵州省三都县某养鸽场在2017年10月发生幼鸽念珠菌病,损失严重。经过现场临床症状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鸽念珠菌病,现将该病诊  相似文献   

11.
肉鸽毛滴虫又名禽毛滴虫,是单细胞的原生虫,寄生于肉鸽的上消化道,引起干酪样病变。为了对肉鸽毛滴虫的感染有个了解,笔者对我市某肉鸽场(500对左右的鸽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肉鸽群对鸽毛滴虫的感染率很高,对肉鸽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危害。一、感染情况:对该鸽场的172只肉鸽进行了抽样检查毛滴虫病,其结果见下表:从表中看出,肉鸽年龄愈小感染率越高,其中乳鸽感染率高达91.2%,青年鸽感染率为77.5%,成年鸽感染率最低为43.9%。被抽检的172只肉鸽中,平均感染率亦有70.9%,说明肉鸽对毛滴虫感染率是比较高的。二、临床症状:病鸽嗉囊下垂,食欲减退,精神欠佳,有时咳嗽,挣扎时易听到吸呼罗音,体质消瘦,严重者导致死亡,尤其是乳鸽感染发病死亡率高于成年鸽。三、剖检病变:毛滴虫感染的病鸽其口腔、咽部、  相似文献   

12.
毛滴虫病是一种原虫性疾病,又名坏疽性溃疡,对鸽类可引起严重的病变。白色念珠菌病是一种真菌病,是鸽类常患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哈市某鸽场的一群17日龄的肉鸽230只,由于饲养密度大,经常发病,表现拉稀、消瘦,每次喂饲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后,病情减轻。2004年8月上旬突然发病,发病率大约90%左右,死亡60余只,死亡率30%左右。经检验是毛滴虫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鸽念珠菌病 (Moniliasis)又叫鹅口疮 (Thrush)或霉菌性口炎 ,是由白色念珠菌 (Moniliaalbicans)感染鸽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在湖南省衡阳地区一养鸽场发生了一起鸽口咽部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假膜为特征的病例 ,经过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鸽念珠菌病 ,现报告如下。2 0 0 2年 10月 ,衡阳某鸽场的后备鸽群中发现一些鸽的喙角出现乳白色或黄白色的斑点 ,后逐渐融合成干酪样的白膜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接着在种鸽群和仔鸽群中也相继出现同样的症状。发病后 ,服用磺胺药和其他多种抗生素 ,但均未见效。结果统计 ,发病鸽数…  相似文献   

14.
肉鸽毛滴虫的感染及防治肉鸽毛滴虫又名禽毛滴虫,是单细胞的原生虫,寄生于肉鸽的上消化道,引起干酪样病变。笔者对我市某肉鸽场(500对左右的鸽场)进行了调查,发现群鸽毛滴虫的感染率很高,对肉鸽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危害。1.感染情况:对该鸽场的172只肉鸽...  相似文献   

15.
鹅口疮是一种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各种家禽都能感染,特征为上消化道的口腔、咽喉、食管、嗉囊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及溃疡。本病又有许多别名,如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念珠菌病。1病原病原是白色念珠菌,形态与酵母菌相似,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是经口感染。此外,饲养不当和饲料配合不当,维生素缺乏和气候湿热,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2易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鸡、鸽、鹅、火鸡、雉、珍珠鸡、鹦鹉和孔雀等均有严重发病的报道,哺乳动物也可感染。幼龄鸽易感性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年鸽。3流行情况本病通常会频…  相似文献   

16.
<正>鸽口腔溃疡病又称鸽毛滴虫病。是鸽的一种常见的并对养鸽业造成较严重危害的原虫病之一。该病引起鸽口腔黏膜溃疡、坏死、呼吸困难、慢慢消瘦,最后衰竭而死亡。鸽毛滴虫(T.columbae)是一种单细胞小鞭毛原虫,主要寄生于鸽的上消化道,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咽喉黏膜、消化道、肝脏等呈现白色干酪样沉积物。2016年5  相似文献   

17.
鸽毛滴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食道、嗉囊、前胃出现坏死性溃疡,常常造成上消化道和呼吸道阻塞,妨碍进食及正常呼吸进而引起饥饿造成宿主死亡。世界各地均有鸽的病例报道,毛滴虫首先感染上消化道,引起其溃疡,然后从溃疡处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可以通过直接涂片镜检、人工培养检查等病原的诊断方法对该病进行确认。鸽毛滴虫对硝唑类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抗药性。目前对鸽毛滴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多,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鸽毛滴虫的生理、生化,特别是安全有效的分子疫苗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也称霉菌性口炎、消化道真菌病或白色念珠菌病。该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脏器感染常见于鸽子真菌性传染病,也是鸽的散发性常见病。  相似文献   

19.
鸽毛滴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鸽毛滴虫病是鸽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各地包括江苏、山东、贵州、广西、山西、安徽、上海、浙江,以及广东的江门、中山、东莞、深圳、新会等地都有病例报道,给养鸽场(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有单纯感染毛滴虫的,但更多的是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个别与副黏病毒、链球菌混合感染。鸽毛滴虫病的综合防治要点如下。1首先要正确诊断:临床症状和[观病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再以显微镜检查采自口腔或嗉囊的样品的直接涂片中观察到毛滴虫虫体时即可确诊。在新鲜的涂片上找不到虫株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或人工培养基上接种培养可…  相似文献   

20.
禽念珠菌病     
禽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性传染病,各种禽均能感染,但主要发生于鸡、鸭、鹅、火鸡、鸽等。其特征为口腔、咽喉、食道、嗦囊粘膜形成白色很膜及馈疡。本病义称为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及酸臭嗦囊病. 病原本病病原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形态与酵每菌相似,在病变组织及普通培养基中能产生芽生抱子和假菌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