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芳香植物的应用特点及应用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禹  潘远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24-11626
描述了芳香植物作为园林设计应用要素的4项特点,包括:植物的"芳香美"不受视线限制;植物的芳香具有调节身心的功能;植物的芳香能杀灭病菌、净化环境;植物的芳香有助于园林意境的形成。将芳香植物分为花香类、叶香类、果香类及其他类4种主要类型,并列举出各类型的主要代表植物,从而探讨了芳香植物的应用方式,包括闻香主景式、点缀配景式、康体保健式、室内家居式、人体"服饰"式,详细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并讨论了芳香植物的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厦门市海悦山庄内竹园竹类及盐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竹园内及周边应用的竹种主要有8属27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配置的形式和类型主要有与石配景、与亭配景、与水体配景、与景墙配景、与其他园林植物配景、营造曲径通幽的竹径等;竹类受盐害程度较明显,竹类植物盐害等级为0级的有10种,占调查竹种总数的37%;盐害等级为1级的有12种,占调查竹种总数的44%;盐害等级为2级的有3种,占调查竹种总数的11%;盐害等级为3级和4级的各有1种,均占调查竹种总数的4%。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北京植物园牡丹专类园的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现状植物景观,结合植物配置和造景的理论知识,根据牡丹的生态习性、品种类型、文化个性等分析了北京植物园牡丹专类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等特点,并总结其植物配置布局、不同品种配置和配景植物配置的手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京市莫愁湖公园海棠类树种植物造景的现状调研,分析和评价其在绿化应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优点主要是种植分布空间广、种植量大,种类和品种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配景植物种类多、变化大;不足主要是季相景观不够丰富,文化表达展现单薄,科普功能不强,配景植物比例分配不合理。并结合莫愁湖公园的特色,提出了改善应用的建议,即注重垂直绿化,延长观赏期,营造注重文化景观,重视科普活动,形成"夜花园"的氛围,协调莫愁湖花景与水景,引进、培育更多的海棠类树种(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满足基本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工作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植物配景可以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净化室内空气以及优化建筑室内空间、陶冶主人情操两个方面入手,对植物配景在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做出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室内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磴口县滨河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景观空间分析与数据整理统计出3种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包括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覆盖空间,根据空间尺度的大小分为小的景观单元来研究植物空间构成方式、观赏特性并量化分析空间尺度与景观单元量、空间封闭度与植物高度、植物空间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磴口县滨河公园植物景观能够合理搭配主景配景,注重中层植物配置并且巧用林缘线林冠线,丰富景观空间层次。  相似文献   

7.
三潭印月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本文着重阐述了它历尽沧桑、几经兴衰的历史,研究了它起承转合、错落有致和变化无穷、和谐统一的整体结构,分析了它的植物造景和配景的基本特点等,并以此纪念它诞生九百周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京杭运河聊城段沿岸绿地植物科属、生长状况、种植方式、观赏特性、观赏时间的调查,从行道树、主景树、配景树3个方面对不同的园林树种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了在植物选择和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建山樱花为春节前后观花树种,观赏价值高,是园林配景中不可多得的乡土植物。本文针对闽西北环境气候特点就福建山樱花配套栽培技术展开讨论,以期为其苗木标准化生产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 4 棕竹棕竹有多个品种 ,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棕竹类植物在昆明栽培普遍 ,生长表现良好 ,在应用时要注意选择背风环境栽种 ,否则 ,不仅叶片易被风吹坏 ,且长势也将受到影响。棕竹多丛植 ,常见点缀在山石的池塘边、墙角处 ;也作为配景植物使用 ,常与其它乔灌木搭配使用 ,也  相似文献   

11.
韦燕飞  全坚  马尚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33-7935,8009
以广西北海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分析及GIS技术对近年来(1996~2006年)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价值增值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滨海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价值演变过程中的驱动机制,提出基于土地价值调控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以期能为北海市在泛北部湾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晓果  王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03-9404
利用ASP+ACCESS技术对校园所有人工种植的园林植物和保存下来的乡土树种进行收集、整理、整合,建设了北航北海学院校园植物数据库系统。从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用户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等方面描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校园现状,总结出校园植物资源数据库对园林植物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北海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北海城市空间扩展情况,结合北海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MAP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北海城区在城市空间过程中对农用地的胁迫作用,提出了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减轻农用地胁迫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北海海区文昌雄鱼性腺发育规律和繁殖生物学特性。【方法】对广西北海海区文昌鱼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采样和观测,分别测定北海文昌雄鱼群体的体重和成熟系数(GSI),并对雄鱼精巢组织切片进行连续显微观察。【结果】北海海区文昌雄鱼繁殖季节从每年3月开始,5~6月为繁殖盛期,7月后繁殖基本结束;雄鱼性腺发育的适宜水温为25.0~27.0℃;其精巢发育分为初始期、细胞增殖期、细胞生长期、细胞变态期和精子成熟期5个时期;精子细胞具有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发育不同步、但在繁殖高峰期能够相对同步成熟的特点。【结论】初步掌握了北海海区文昌雄鱼的繁殖特性和性腺发育规律,为今后开展天然海区北海文昌鱼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北海海区文昌鱼雌鱼繁殖群体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方法】对广西北海海区文昌鱼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采样和观测,分别测定北海文昌雌鱼群体的体重、体长和性腺大小,计算成熟系数(GSI),并对雌鱼性腺组织切片进行显微连续观察,分析北海文昌雌鱼繁殖群体的性腺发育规律及产卵繁殖特点。【结果】北海海区雌性文吕鱼的繁殖季节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5-6月为繁育盛期,至7月底繁殖基本结束;在繁殖习性上,北海文昌鱼属于一年一次成熟产卵类型,一生可多次成熟产卵;在非繁育期间,北海文昌雌鱼繁殖群体中的个体性腺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存在明显不同步现象,但在繁育高峰期内个体间在较短时间内能基本趋于集中同步成熟;北海文昌雌鱼群体的个体GSI与其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北海文昌雌鱼的繁育盛期为5~6月,属于一年一次成熟产卵类型,为今后开展天然海区北海文昌鱼的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北海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出发,选择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条件、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4个准则层,建立了适合北海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海市2009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分值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北海市城市土地利用处于基本集约的状态,但土地集约利用内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参照拉姆沙尔全球重要湿学(Ramsar Sites)选择的评价指标,得出结果认为,北海湿地景观的特殊性、类型的复杂性和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程度为全球之罕见,其稀有性或唯一性具有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针对现阶段北海湿地资源与环境所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北海湿地有效保护与管理的合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参与式农村快速评估方法,对腾冲北海湿地社区共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共管的基础以及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从社区共管的机制化、提供激励机制和加强自身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实现社区共管的措施进行探讨,提出实现共管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海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海文昌鱼的遗传背景,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建议。【方法】运用RAPD技术对33份北海文昌鱼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每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56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8个(占50.00%),RAPD产物分子量在220~1500bp之间;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736,个体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1264;群体Shannon信息指数为0.219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91;中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位点均符合中性假说。【结论】相对于厦门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北海文昌鱼遗传多样性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北海文昌鱼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海夏季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方法]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北海单站站点资料、雷达资料,对2010年8月北海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850和700 hPa在越南北部和北部湾沿海的气旋性低压环流有利孟湾西南气流的输送,为强降雨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弱冷空气和东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是此次强降雨过程的主要原因;强降雨的落区与水汽的辐合有关,东南—西北向的水汽通量散度场的维持有利桂南地区强降雨的的持续;在强降雨之前,北海站高低层正负涡度均突然加强,对对流的产生十分有利;此次强降雨过程垂直速度随高度的变化从开始就由正值转为负值,这个转折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有预示预警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夏季广西沿海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