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含硫物料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86-790
针对大同盆地中部的苏打盐化土,采用脱硫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硫酸铝改良剂的不同施用量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pH值、电导率(EC)和生物量的影响,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和比较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这4种含硫物料的不同量级上,脱硫石膏降低pH值效果最好,其对土壤pH值降低范围在0.71~1.25,最大降低幅度达到12.4%;其次是硫酸亚铁;硫磺和硫酸铝对pH值的降低效果不显著。施用脱硫石膏后EC值上升最大,但经过淋洗,最终会下降。饲草玉米的相对产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脱硫石膏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通过试验发现,在试验区域施用脱硫石膏33.75 t/hm~2能有效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饲草玉米生物量,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高肥力土壤条件下有机肥对保护地草莓产量、品质以及土壤EC值的影响,探讨高肥力土壤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必要性,验证大量施用有机肥对土壤EC值升高的影响和对草莓产量、品质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为北京市昌平区高肥力土壤施用有机肥提供科学策略和指导。本试验得出的初步结论为:高肥力土壤投入过量的有机肥会因导致果实硝酸盐含量升高,降低草莓内在品质,草莓产量也不会增加。因此高肥力土壤不建议大量施用有机肥,草莓的有机肥施用量应在3 kg/m2以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解决碱性土壤上桑树缺铁黄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树品种特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鸡粪有机肥、硫磺、木质素铁肥对碱性土壤pH值、铁活性及桑树生长、铁素营养的影响。【结果】施用0.670g/kg硫磺后能明显降低土壤pH值,比对照降低约2个单位。单施硫磺(S2)和硫磺与有机肥混施(S+OF)对桑树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片和茎总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8.7%和35.9%。施用硫磺(S2)、硫磺与有机肥混施(S+OF)及铁肥与有机肥混施(Fe+OF)均能提高桑树叶片中的活性铁含量。【结论】在碱性土壤中施用硫磺和有机肥能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中活性铁的含量,促进桑树植株生长,可以作为改善和防治广西地区桑树缺铁黄化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解决碱性土壤上桑树缺铁黄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树品种特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鸡粪有机肥、硫磺、木质素铁肥对碱性土壤pH值、铁活性及桑树生长、铁素营养的影响。【结果】施用0.670 g/kg硫磺后能明显降低土壤pH值,比对照降低约2个单位。单施硫磺(S2)和硫磺与有机肥混施(S+OF)对桑树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片和茎总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8.7%和35.9%。施用硫磺(S2)、硫磺与有机肥混施(S+OF)及铁肥与有机肥混施(Fe+OF)均能提高桑树叶片中的活性铁含量。【结论】在碱性土壤中施用硫磺和有机肥能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中活性铁的含量,促进桑树植株生长,可以作为改善和防治广西地区桑树缺铁黄化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硫肥与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镉(Cd)的钝化效果,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2种硫肥(硫磺和硫酸钠)与钙镁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Cd有效性变化规律和Cd形态转化的影响,共设置6种处理:对照(CK)、钙镁磷肥(P)、硫磺(S1)、硫酸钠(S2)、钙镁磷肥+硫磺(PS1)及钙镁磷肥+硫酸钠(PS2),并分析了土壤Cd有效性与有效硫、有效磷、pH及Eh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土壤中施用不同钝化材料后,土壤有效Cd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PS1处理有效Cd含量最低,较CK降低了49.8%;钙镁磷肥能够提高土壤pH值,较CK升高了0.39;硫磺能显著降低土壤Eh值,较CK降低了23.2%,并促进了SO42-向S2-的还原;硫磺和钙镁磷肥联合施用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与CK相比较,PS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81.9%;硫磺和钙镁磷肥联合施用,通过对Eh、有效硫和有效磷的调控,可协同促进土壤的可交换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缓解稻田Cd污染方面,硫磺和钙镁磷肥的联用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2008年初合肥市雪灾后融雪剂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市2008年初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大雪,除雪中在5条市内主要干道使用了融雪剂(NaCl),对这5条路绿化带堆雪区土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①除了长江路的0~10 cm表层对照土样pH值为中性外,其他土样pH值范围在7.47~8.92,表现为碱性;②除寿春路和阜阳路0~10 cm表层土样、阜阳路和蒙城路10~30 cm深层土样的pH平均值,与对照土样的pH值比较接近外,其他土样pH平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样的pH值;③除了芜湖路0~10 cm表层土样、蒙城路和芜湖路10~30 cm深层土样的EC平均值与对照样比较接近外,其他的土样EC平均值都比对照土样的EC值高出21.9~86.1%;④0~10 cm表层土样的平均可溶性Na+含量,5条路都比对照样的高出8.5~161.9%,10~30 cm深层土样的平均可溶性Na+含量,5条路都比对照样的高出8.2%~126.0%;⑤将5条道路的pH、EC与Na+值分别与对照值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路、蒙城路、芜湖路0~10 cm表层土样和长江路、芜湖路10~30 cm深层土样的pH值与对照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土样的pH值与对照值差异不显著;5条道路土样的EC值和可溶性Na+值与对照值均无显著性差异;⑥对土壤pH、EC与Na+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pH与EC值、pH与Na+值、EC与Na+值均无显著相关性.从检测结果看,合肥市2008年大雪融雪剂的使用没有造成绿化带土壤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红河流域冲积沙壤土结构的香蕉园不同深度条件下土壤水肥力状况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香蕉园中土壤水pH 5.4~7.4,平均值6.08,电导率47~230μS/cm,平均值101.6μS/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pH、电导率逐渐减小,整体上表现为20 cm40 cm80 cm;(2)土壤水中的主要营养元素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在不同时间梯度、不同纵向深度具有不同的含量及变化特征,三者的平均值分别为3.49、0.015、8.7 mg/L,说明该区域内土壤水肥力状况较低,尤其缺乏磷肥;(3)相关性分析说明,除20 cm深度土壤水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具有一定相关性外,其他不同纵向深度土壤水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度苏打(Na2CO3)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紫花苜蓿出苗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脱硫石膏(对照)相比,土壤pH值降低15.6%~17.5%,EC值提高0.50~1.65 m S/cm;紫花苜蓿出苗率提高7~29百分点,干生物量提高11.17%~50.20%,株高增加0.75~8.34 cm,分蘖数增加4%~75%,苜蓿含水量有所增加,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根据吉林省西部土壤、气候条件,结合土壤pH值、EC值的变化与紫花苜蓿的出苗率、生物量、株高等数值指标,建议脱硫石膏施用量为15 000 kg/hm2,以改良白城市重度苏打盐碱土。  相似文献   

9.
施用氰氨化钙对土壤pH值·EC值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氰氨化钙CaCN2预处理土壤,研究了施用CaCN2对盆栽黄瓜土壤pH值、EC值及对黄瓜生长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aCN2可以使土壤pH值上升,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大pH值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施用后对EC值的影响不大;施用10 g/盆CaCN2可以明显增加黄瓜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促进黄瓜生长,但施用30和60 g/盆则不同程度影响了黄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万荣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对万荣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万荣县10个乡镇的50个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0~40 cm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以及pH水平。结果表明,万荣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及碱解氮平均值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大部分果园有机质含量处于低水平;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处于高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上的果园分别占果园总数的100%、82%;全氮含量平均值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27.04 mol/kg,其处于高水平的果园占果园总数的88%;土壤pH平均值为8.41,属于弱碱性土壤。万荣县苹果园在施肥中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降低土壤pH值,平衡使用化肥。  相似文献   

11.
以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施用脱硫石膏后不同年限土壤改良效果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将脱硫石膏一次性施入盐碱农田,分别在第1、第3、第5年定点检测土壤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后土壤pH值、电导率较未施用有所降低,而有机质含量高于未施用处理.随着施用年限增加,土壤pH值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未施用处理.盐碱荒地复垦后第3年土壤电导率明显大幅度降低;施用脱硫石膏土壤EC第5年高于未施用处理,但仍低于复垦前.施用脱硫石膏后第1年和第3年土壤砷、镉、铜、铅的含量有所降低,变化差异不大,第5年有所升高,高于土壤背景值,但都低于GB 15618—2018中的限量.得出脱硫石膏施用5年内能够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土壤pH值与养分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通过对新晃县水稻土壤0~30cm层取样,用以研究新晃侗族自治县水稻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之间,养分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晃地区土壤pH值在5.15~6.28,略显酸性。线性关系研究表明,pH值与有效磷,pH值与速效钾,有效磷与速钾,碱解氮与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应当施用石灰及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pH值和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聚磷酸铵(APP)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性,为APP的合理施用及高效磷肥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土柱试验和模拟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对比APP和传统磷肥磷酸二铵(DAP)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土层(0~5,5~10,10~20,20~30,30~40 cm)以及施用不同时间后土壤pH、有效磷含量和无机磷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2种磷肥对石灰性土壤pH的影响均能达到0~10 cm土层,APP降低pH的能力较DAP更强。AP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迁移深度可达0~10 cm土层,且有效磷含量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DAP处理仅显著提高了0~5 cm土层的有效磷含量,且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施用2种磷肥总体上均可增加各土层有效磷源含量,其中APP能在不同的土层形成更多的Ca8-P、Al-P和Fe-P,中高活性磷源Ca8-P和Ca2-P含量随施用时间的延长总体升高;培养60 d时,2种磷肥处理O-P和Ca10-P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结论】施用APP不仅能显著降低石灰性土壤0~10 cm土层的pH值,而且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有效磷的迁移深度,能形成更多的中、高活性磷源,能降低或延缓土壤无效态磷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硫磺以及农业有机废弃物对菇渣基质发酵过程中的pH值和电导率(EC)进行调节。结果表明:添加硫磺能够降低菇渣发酵基质的pH值,但基质EC值有明显升高,综合pH和EC两方面结果,最佳处理为硫磺添加量(4kg/m3);木屑、中药渣、棉花秸这三类材料同菇渣进行1:1比例的混合发酵,在发酵第5天及其延长发酵时间后均对菇渣的pH值以及电导率的调控能力较好,适宜各类型的栽培基质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pH值及速效磷与苹果梨树栽植年限、土层深度和季节更替的变化规律,在苹果梨园内布置剖面点,按照土壤自然分层采集样品,采用电位法和Bray法分别测定土壤pH值与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pH值与速效磷的变化分别为4.13~6.64与0.16~46.59mg/kg;土壤pH值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但随着土层加深,pH值升高,且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种植25年的土壤pH值最低;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土层越深,速效磷含量越低,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速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且与pH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滨海盐土盐分高、肥力低和结构差等问题,通过施用沸石和腐殖酸等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滨海盐土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腐殖酸和沸石-腐殖酸调理剂的施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值,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促进水稻增产。其中,施用沸石30 t·hm-2处理土壤pH下降0.31个单位,EC值下降22.7%,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提高2.21百分点,水稻增产36.4%。因此,施用沸石可作为滨海盐土改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ALA增强小麦抗盐性及硫磺改良碱性盐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硫磺及ALA(氨基乙酰丙酸)为试材,对硫磺(石膏作为对照)改良盐碱土,以及ALA提高小麦抗盐性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硫磺和石膏的施用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土壤pH,促进了小麦生长;ALA的施用对土壤pH和EC值无明显影响,但对小麦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明ALA显著增强了小麦的抗盐性。3种供试物料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效果依次为硫磺>ALA>石膏;而硫磺的改土效果优于石膏,ALA喷施在茎叶上的效果则优于直接浇于土壤表面。不同用量相比,高量硫磺(11.48 g/盆)或喷施高量ALA(4.5μL/盆)的效果则分别优于各自的较低用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淮安市不同农域、不同土壤类型1982年以来土壤p H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全市省级监测点耕层土壤p H值在5.4~8.1,平均值7.0,平均值与1982年相比减少0.8个单位;1982—2013年,土壤p H值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2013年,土壤p H值基本趋于稳定。氮肥过量施用是农田土壤酸化加速的首要原因,其次作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导致根际土壤p H值降低。另外,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也会引起土壤p H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玉溪市设施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葡萄种植土壤0~30 cm层与30~60 cm层相比,土壤pH明显下降,EC值、全N、全P、有效N、有效P及有效K的含量显著提高,全K仅表现明显的提高,交换Ca上下两层差异不明,但交换Mg显著下降。设施葡萄种植0~30 cm层的土壤,从距茎20 cm→距茎50 cm→沟中央顺序,pH相应明显提高;EC值、全N、全P、有效N、有效P、有效K及交换Mg的含量相应显著降低,全K则仅有相应降低的趋势;距茎20 cm的0~30 cm土壤EC值高达0.865 ms/cm(达到中度盐化程度),土壤有效N、有效P及有效K的含量分别为217 mg/kg、274.3 mg/kg、1671 mg/kg(均达很高水平),分别比相邻露地种植地块提高2.14倍、10.98倍、13.66倍。因此,针对设施葡萄种植区土壤养分含量极高而导致盐分积累的实际,要合理减少肥料特别是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民广场园林土壤理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民广场园林土壤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民广场园林土壤以多砾质壤土为主,土壤石砾含量高;表层土壤容重大(平均值达1.62 g/cm3),总孔隙度低(平均值40%);土壤pH值较自然土壤明显增高,pH平均值为7.79;68%的土壤电导率不达标,平均值为1.3 mS/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处于缺乏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6.9 g/kg和4.3 mg/kg;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处于极缺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35 g/kg和29.0 mg/kg;土壤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101.4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