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刍议农民法律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六栓 《农业考古》2006,(6):110-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建设新的农村硬件环境,也要在法律服务、管理民主、权益保障等方面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对保障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法律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新型农民的法律素质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农民法律素质现状,并对农民法律素质偏低进行了成因探讨,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法律素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法律意识是农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落后,主要是农民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情感淡漠,法律信仰危机。我们应该通过增强立法的亲和力,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开展普法教育来培养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当前,中国的农民教育素质不高、科技素质落后、经营理念陈旧,且农村现有的农民精华流失现象普遍,这与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数量和素质要求相差都较大,需要从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等角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关键;而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塑造新型农民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本文阐述了塑造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的差距及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原因,提出了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下,要求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文分析了新农村要求与农民素质现状的差距,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素质教育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素质、农民素质、新型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对素质的内涵、现阶段我国农民素质的状况以及新型农民素质的特征依次作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民培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新型农民,关键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动力。通过对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呈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建设新农村视野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改变农民现状的迫切需要。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三农"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等因素,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质、民主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戴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36-1837,185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出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梅 《现代农业》2008,(8):100-1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民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应立足农村实际,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要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等方面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徐新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23-2525
新型农民素质状况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首位。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有相当差距。培养新型农民要切实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全面改革农村教育,搞好农村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令人担忧。法律信仰缺失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要克服农村的法律信仰危机,最根本的是要重塑法律在农村的权威,要多渠道培育农民法律信仰,使法律成为农民的必需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夏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30-9431,9433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再加上优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滞留在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关键是广大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成为当前农村最迫切的需要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论农民素质偏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民。但是,从农民素质现状来看,当代中国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农民素质偏低既影响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也制约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因而,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农村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定不公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应完善相关农村教育法律制度,以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20.
夏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30-943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再加上优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滞留在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