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梦  胡容  蒲玉琳  张世熔  李婷  贾永霞  李云 《草地学报》2021,29(5):1025-1033
为明晰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氮矿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本研究采用淹水培养法研究相对原生沼泽(RPM)向轻度退化沼泽(LDM)、中度退化沼泽(MDM)、重度退化沼泽(HDM)退化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特征及温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土壤铵态氮累积量、氨化速率和氮矿化势的大小都是MDM>RPM>LDM>HDM;退化沼泽土壤氨化速率相较于RPM在5~15℃时减慢,在20~25℃时加快;4种湿地土壤铵态氮累积量和氨化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沼泽退化降低了氮矿化的温度敏感系数,且HDM显著高于LDM和MDM。因此,在若尔盖多年月均气温低于15℃的条件下,高寒沼泽湿地退化降低了土壤氨化速率、供氮潜力和氨化作用的温度敏感性,减小了土壤氮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2.
陈自峰 《饲料工业》2006,27(16):18-19
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的好处,从80年代开始在饲料工业中应用酶制剂,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叶,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生产实践中,酶制剂的使用尚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机微量元素的优越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红  黄健  陈永惠 《饲料工业》2006,27(20):6-9
有机微量元素(Organic Trace Minerals)是金属元素与蛋白质、小肽、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衍生物等配位体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络合物或螯合物。有机微量元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意大利、丹麦、荷兰等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有数十种产品问世。我国研究此类产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已有部分产品上市销售。有机微量元素由于其稳定性好、吸收利用率高、作用效果显著等优点,已大有取代无机盐(如硫酸盐)的趋势,文中将就有机微量元素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贝类蛋白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诗娟  王维娜 《饲料工业》2005,26(18):27-29
我国海水养殖业在20世纪40年代前几乎是空白的,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养殖牡蛎、蛏等一些贝类,全国产量很少,到1960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仅21.16万吨。但20世纪90年代起海水养殖迅速发展,1990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284.22万吨,到1995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721.92万吨,以后逐年有所提高。到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钒是动物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钒自从1830年被瑞典化学家Sefstrom从铁矿中发现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确定为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钒的化合物开始被应用于糖尿病、贫血、结核、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国家兔的营养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着重于家兔常用饲料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营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肉兔和皮兔。进入21世纪,皮用兔(獭兔)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其营养需要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研究得到广泛开展。笔者就近年来獭兔蛋白质营养研究成果作一综  相似文献   

7.
瘦肉精的有害性研究及检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仑特罗,英文名Clenbuteral(CLB),属于G一肾上腺类激素的一种。盐酸克仑特罗是由美国Cyanamid公司经化学合成而制得的一种呼吸系统药物,临床用于治疗哮喘病。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发现,将一定量的克仑特罗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瘦肉率,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引入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家禽抗病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报道了不同鸡品种对马立克氏病敏感性存在差异,并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对包括鸡在内的畜禽抗病育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的发展,大部分传染病都通过预防接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抗病育种受到一定的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使人们重新重视对抗病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建立起了以鹿茸为主产品的养鹿业,这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的养鹿行业。1987年国际鹿茸市场形成后,我国鹿茸独步市场成为先驱,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鹿茸出口的颠峰时期。但是随着新千年的到来,世界鹿茸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后来居上的新西兰、加拿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雅欣  王红英 《饲料工业》2005,26(21):37-4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spectroscopy,简称NIRS)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成分分析技术。该技术首先由美国农业部(USDA)的Norris开发,最早用于谷物中水分、蛋白质的测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深入,加之近红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步转入应用,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猪人工授精率大概在30%左右,离发达国家(人工授精率占60%~85%)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还必须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19世纪初,艺术歌曲凭借其以著名诗歌作为自身歌词,充分诠释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强劲的曲调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作曲技法、表现方式等特征,得到欧洲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推崇。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十分珍贵的艺术瑰宝,自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家创作出中国近代第一首将古诗词曲谱为歌词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文章通过分析艺术歌曲创作在中国的发展,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探讨我国艺术歌曲的特色与发展,旨在更进一步强化中国艺术歌曲作为音乐文化独立研究内容的学术价值,从而全面有效的为探究中国艺术歌曲艺术个性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的人工授精是利用优良种公猪的优秀生产性能,通过与母猪杂交来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可减少疾病的传播。我国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但猪人工授精的规模和效益较低,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江苏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县设站开展县级生猪统一供精,规模和效益有一定的提高,加快了全省猪品种改良的步伐。但近年来随着苏南地区城市化进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养猪业不断萎缩,现有以县设站供精的模式受到冲击,供精量急剧下降,影响了规模及效益,也影响着新猪种、新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69年航片数据、1986,2000,2007年以及2013年TM数据建立的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空间数据集,结合该地区近5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人类活动状况,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呈现以覆盖度降低、破碎化与干旱化加剧为主的退化趋势,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的速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迅速增加趋势,2000年后退化速率逐渐降低;气温升高引起的区域的暖干化是导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是导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加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水产用微生物产品应用最早的应该是光合细菌.如果从这一点上来讲。国内使用水产微生物产品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推广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那时也仅仅是以试验推广来带动销售.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产用微生物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开始出现急剧上升的苗头.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当我接到畜牧专业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曾经犹豫过,那时的基本想法就是觉得自己仿佛一下子从城市到了农村。20年后回首往事时觉得当初的选择挺有意义,因为那时的选择,我已和畜牧业结下不解之缘;因为那时的选择,我一直从事着人类美好的事业。20世纪80年代,畜牧业是农村的家庭副业,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普遍存在着品种差、技术缺、效益低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畜牧业大发展的时期,伴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畜牧业突飞猛进,在农业产业中异军突起;进入新世纪,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而在当今时代,畜牧业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产业,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部分发达国家畜牧业约占农业的70%,更重要的是畜牧业的产品如肉、奶、蛋等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畜牧业的发展将会不断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05,26(17):59-59
鸭茅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名字为cocksfoot。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并加以培育,成为适用于我国各地种植最优质的牧草之一。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养鳗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我省养鳗生产迅速发展,但鳗鱼病害一直威胁养鳗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介绍鳗鱼常见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的作用,80年代开始在饲料工业中应用酶制剂.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得到了普遍认可。1996年.欧洲80%的肉鸡饲料(使用麦类等粘性谷物作为能量来源)中使用了相应的酶制剂,从此强化和加快了饲料产业对新技术的应用。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65%的含有粘性谷物的家禽饲料中添加了饲料酶制剂.而在猪饲料中应用比例要低得多,不到10%。10多年来.尽管酶制剂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这项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迄今为止,全球所有单胃动物饲料仅有10%左右使用了酶制剂,总价值约1.5亿美元。所以Sheppv(2004)特别指出:“饲料酶的发展为什么不能更快些,  相似文献   

20.
蓝耳病(PRRS)是目前对猪场经济影响最大的疾病,1989年分离到PRRS病毒后,越来越多地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猪场存在,且病毒扩展的速度也非常快。20世纪90年代初,业内认为蓝耳病阳性的猪场应该引进蓝耳病阳性的猪,但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蓝耳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