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西式火腿类产品(熏烤火腿)保质期内优势微生物的种类构成,对西式火腿类产品进行生产指导,以市售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西式火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A培养基、MRS培养基、MSA培养基等对熏烤火腿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离纯化,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确定了6株细菌;依次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腐生葡萄球菌(Staph saprophytics).结论是西式火腿保质期内以乳酸菌为主,其次是假单胞菌以及少量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川渝两地传统腊肉货架期内主要微生物的菌相变化和种类构成,以本地市售的川味腊肉为研究对象,利用PCA平板、MRS平板、PSA平板、MSA平板分离了其在货架期内的优势微生物,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进行鉴定,以期更好地指导川味腊肉的加工和生产.结果表明:从腊肉中分离得到10株优势菌株,分别为肉葡萄球菌(S.carnosus)(2株),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乳酸乳球菌(L.lactis)、弯曲乳杆菌(L.curvatus)、肠膜明串珠菌(L.mesenteroide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结论是腊肉产品货架期内优势菌是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其次是乳酸菌,假单胞菌和肠杆菌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3.
番茄酱中好氧细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疆番茄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90;,近年来外商对其安全卫生提出了许多技术要求,国内番茄制品生产企业也陷入番茄制品胖听、平听的技术障碍,至今国内尚无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标准.采用锰营养、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嗜热耐酸杆菌、脂耐热嗜酸杆菌、溴甲酚紫葡萄糖肉汤、平酸菌增菌和液体硫乙醇酸盐7种液体培养基对供试番茄酱在37和55℃下培养.通过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液的O.D值、pH值、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的研究,确定出锰营养和平酸菌增菌培养基为该类菌的最适液体培养基,嗜热耐酸杆菌和平酸菌增菌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经VITEK-32生化鉴定,主要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矮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均为产酸不产气可导致平酸腐败的好氧芽孢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生物有机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构建一种高效便捷的 液体菌剂。【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肥料中分离出菌种,并通过菌落观察、革兰氏染色法及 16SrDNA 基因同 源序列比对方法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同时运用菌饼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各菌种之间的拮抗作用及培养条件 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 4 种菌落,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这 4 种菌之间均无拮 抗作用。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按 1∶1∶1∶1 添加到不同 pH 的牛肉膏蛋 白胨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有效活菌数,最终得到最适 pH 为 7.0。【结论】 从生物有机肥中分离得到 4 种菌种,它们之间均无拮抗作用,采用等比例的菌种配比,在 pH 为 7.0 的牛肉膏蛋 白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各菌种都能很好地生长,从而得到一种高效的液体菌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筛选厨余垃圾高效腐熟降解菌.采用秸秆平板培养基、刚果红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初筛,利用秸秆降解试验、滤纸崩解试验以及酶活性的指标进行复筛.结果表明,通过初筛获得了5株降解菌,其中菌株Y 1、Y3的水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H/D)较大,分别为4.4、3.8,秸秆降解率分别达到42.50%、40.94%,而且2株菌株纤维素酶活性协同性较高.通过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种属的鉴定,菌株Y1、Y3均属于芽孢杆菌菌属(Bacillus),其中菌株Y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Y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唐山市周边地区平菇栽培基地的制种间空气中分离筛选到4株严重抑制平菇菌丝生长的细菌杂菌菌株,微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4株细菌分别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短状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中,葡萄球菌对平菇菌丝的抑制程度最高,其次是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短状芽孢杆菌的抑制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40d稚鱼和70d早期幼鱼消化道可培养菌群.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均从稚鱼和早期幼鱼消化道分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消化道细菌可归为3类:γ-变形杆菌纲γ-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纲β-Proteobacteria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稚鱼和早期幼鱼消化道的优势菌相似,稚鱼消化道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而早期幼鱼消化道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不动杆菌、嗜冷杆菌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芽孢杆菌为稚鱼与早期幼鱼消化道的最优势菌,分别占可培养细菌总数的78.6%和75.6%,而弧菌在稚鱼和早期幼鱼消化道中的数量均较低,分别仅占消化道可培养细菌总数的2.8%和1.1%.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等3种乳酸菌仅见于早期幼鱼消化道.  相似文献   

9.
聂凌鸿  樊璐  季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036-1038,1122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控制宋河酒曲的制曲过程和发酵进程,对宋河酒曲中产淀粉酶芽孢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研究筛选菌株的产淀粉酶特性。结果表明:从宋河酒曲中共分离到12株产淀粉酶芽孢菌,均属革兰氏阳性杆状菌,初步鉴定归为1个属5个种,即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硬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中,坚硬芽孢杆菌是宋河大曲产淀粉酶芽孢菌的数量优势菌群,获得1株地衣芽孢杆菌SQ2为中温型高产淀粉酶菌株,其液态发酵产酶特性为37℃培养,前24h产酶较弱,此后,酶活力迅速上升,72h达到最大值为89μg/(mL.min),产酶旺盛期发生在菌体成熟期和衰亡初期,产酶过程pH值先稍偏酸性后接近中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合渔用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从池塘边发酵鱼肉汤中分离芽孢杆菌,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及gyrA、gyrB、rpoB和purH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产淀粉酶、产蛋白酶能力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6株芽孢杆菌分属于4个种,1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为阿氏芽孢杆菌(B.aryabhattai),2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6株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均具有产蛋白酶能力,其中4株具有产淀粉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8株有机磷细菌和7株无机磷细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磷细菌菌株PO1、PO3、PO4、PO5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菌株PO2、PO6和PO7鉴定为Bacillus megaterium(巨大芽孢杆菌),菌株PO8为Bacillus badius(栗褐芽孢杆菌),而本试验筛选到的无机磷细菌菌株均为Pseudomonas sp.(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3.
出口浓缩杏酱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平酸菌增菌、嗜热耐酸杆菌、酸性肉汤3种培养基对供试浓缩杏酱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得到6株纯培养物,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分别为放射根瘤菌、缓慢葡萄球茵、沃氏葡萄球菌、巴氏葡萄球菌、花域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通过对样本生产企业建立的HACCP体系关键限值的比对,初步确定了腐败微生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年糕内部和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观察、生化测定的方法来鉴定微生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年糕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有6种细菌、3种霉菌和2种酵母菌。细菌中4种是芽孢杆菌,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2种是非芽孢杆菌,分别为乙酰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cetylicum)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霉菌分别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酵母菌分别为茁芽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年糕内部的微生物有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无霉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体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为利用微生物防治该害虫打下基础.[方法]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结合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刚羽化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体内可培养细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分离出11株细菌,经鉴定归类于3个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3个纲(芽孢杆菌纲、放线菌纲和γ-变形菌纲)4个目(芽孢杆菌目、微球菌目、乳酸杆菌目和肠杆菌目)8个科(芽孢杆菌科、微杆菌科、葡萄球菌科、乳酸杆菌科、纤维单胞菌科、微球菌科、肠杆菌科和类芽孢杆菌科)8个属(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片球菌属、纤维单胞菌属、微球菌属、埃希氏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6株,为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3株,为优势菌属.[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MRS培养基平板钙溶圈法结合琼脂扩散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性能评估,获得一株具有产酸和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CA04121。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模拟胃液中处理180 min存活率达到72.7%,在0.6%的胆盐溶液中处理6 h存活率达到54.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gyrB基因进化分析结果,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该菌种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244。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鉴定辣椒枯萎病主要致病菌,探寻能够有效抑制该致病菌的生防菌株.[方法]采用植物病害组织致病菌划线分离方法分离致病菌,经形态学以及ITS区域PCR检测,确定菌株属性,通过平板拮抗筛选,确定对该致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农用生防菌株.[结果]初步鉴定该致病菌为尖孢镰刀(Fusarium oxysporum),将该致病菌与11株农用微生物芽孢杆菌和3株农用微生物木霉菌进行拮抗试验,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marin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6株芽孢杆菌对该致病菌拮抗效果明显,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2株木霉菌对该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效果.[结论]筛选到了8株能够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生防菌株,为以后研究生防肥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提供优良菌种,采用MRS平板分离、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 L.)中乳酸菌的种类、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青贮玉米分离到10个菌株,其中,2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niformis),2株为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4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2株为干酪乳杆菌(L.casei),均为异型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niformis)在pH 3.0~3.5能生长,其他菌不生长或者生长较弱,但在pH 4.0~8.0均能生长;10个菌株均可在6.5%和8.0%NaCl条件下生长;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niformis)的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可作为制作青贮饲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畜禽粪便堆肥降解效率和堆肥质量,比较不同堆肥时期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堆肥前、中和腐熟时期样品的优势细菌,通过检测油脂、淀粉、纤维素、明胶分解性能和生理生化特性,筛选堆肥中的优势菌株,并优化优势菌株的培养条件和筛选最佳的菌剂载体.结果 表明:茅孢杆菌是堆肥过程中的优势菌,成功筛选出具有堆肥微生态菌剂优势的3株茅孢杆菌,分别是D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5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D7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3株菌在环境温度为41℃时,pH为6.5~7.5,以酵母提取物为3株菌氮源时,酶活性最高,各菌同组产酶差异显著(P<0.05);以玉米芯粉为载体更能有效保护菌株活性.筛选优质高效的微生物和制备固体堆肥复合菌剂,有利于揭示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本质规律,为加速畜禽排泄物资源化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腹皮蠹幼虫肠道环境中的细菌种类,从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6个细菌菌株,对其培养性状、染色反应、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上述6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气微菌属(Aeromicrobium Miller,Woese and Brenner,1978)、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Rosenback,188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从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分离出6个菌株,鉴定出分类地位,菌株之间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巨大芽孢杆菌数量最多(5.32×1019),需要进一步研究该6个菌株在白腹皮蠹肠道环境中的具体作用,以期寻求有效防治白腹皮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