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免疫程序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种公猪、种母猪每年2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猪瘟疫苗,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进行二免,每头猪接种3~4头份。仔猪的断奶时间为21~28日龄,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时,母猪若出现繁殖障碍问题如流产、死胎、返情复配,就会出现首免失败。如果母猪的猪瘟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猪瘟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体形和健康状况相近、未免疫猪瘟疫苗的14栏50~55日龄保育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2栏,每栏20~21头。7组猪于55~60日龄分别免疫猪瘟细胞苗A 1头份/头和2头份/头、猪瘟细胞苗B 1头份/头和2头份/头、猪瘟细胞苗C 1头份/头和2头份/头与猪瘟兔源脾淋苗D 2头份/头。在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对采集的784份血清检测猪瘟抗体。不同类型的猪瘟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细胞苗B、C的免疫效果较好,不同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细胞苗以1头份/头与2头份/头的剂量免疫后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某猪场为年生产 50 0 0头仔猪的现代规模化养猪场 ,品种有大约克夏、长白和杜洛克。该场猪瘟免疫程序为 :仔猪 2 0日龄首免 2头剂 ;6 0日龄二免 4头剂 ;后备猪配种前 ( 9月龄 )免疫 4头剂 ;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 0d免疫 4头剂 ;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 4头剂 ;2 0 0 0年开始成年猪免疫剂量从 4头剂增加到 6头剂 ,种公猪由每年两次增加至 3次。 1 998年 8月以前该场生产正常 ,猪群稳定 ;1 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三年间两次发生猪瘟 ,猪群及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 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从 1 998年 8月 8日开始 ,先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4.
苏保全  陶嵘 《兽医导刊》2016,(8):120-121
为掌握规模养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现状,对7个存栏基础母猪4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每场分别采样60头份以上进行该病免疫效果监测,为以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成市凉州区随机选择的4个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母猪进行猪瘟免疫程序试验,结果:3个剂量组的母猪猪瘟抗体水平都在7.1以上,都具有有效保护力。4头份组母猪平均抗体水平最高为8.2,5头份组抗体水平为7.45,6头份组平均抗体水平最低,只有7.1。结果表明:4头份组的猪瘟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1流行病学调查我区几个猪场和散在小养殖户共计存栏生产母猪2 750头,实行自繁自养,商品育肥猪采用杜长大三元杂交。个别猪场还引进皮特兰公猪进行商品代杂交。各猪场和小养殖户普遍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是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春季、秋季各免疫1次,剂量2头份。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为了查清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课题组采用ELISA试剂盒,对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465头哺乳猪、456头保育猪、436头育肥猪、419头母猪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查明了哺乳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11%,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0.57%,育肥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22%,母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9%,证明被检猪群免疫抗体不理想,尤其是保育猪抗体水平较低。同时对12个规模化种猪场,4类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猪瘟疫苗的133头哺乳猪、110头保育猪、105头育肥猪、135头母猪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乳猪在吃奶前超免猪瘟高效细胞苗6头份,21日龄时二免猪瘟高效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三免猪瘟高效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1 d跟胎免疫效果最好,使保育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9.29%,有些猪场使用该方法免疫后,使保育猪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生长发育逐渐走向正常;而采用仔猪在断奶后28日龄至35日龄时首免猪瘟普通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8 d跟胎免疫的方法效果最差,不宜推广应用。通过对山西一些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的调研,基本查清了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和最佳免疫方法,可为养猪场防控猪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瘟免疫程序筛选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控制方法是免疫。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特进行本试验。试验主要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于不同日龄、不同剂量对母猪、生长育肥猪进行注射免疫,然后定期采集试验猪血清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母猪于产后30d4头份剂量免疫,其抗体水平保持最好,至分娩前2周抗体仍保持在7d以上,其所生仔猪母源抗体log2值4以上持续到40日龄以后;生长育肥猪30日龄4头份剂量首免,60日龄6头份剂量二免。应坚持猪瘟抗体水平监测,依据本场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猪瘟免疫程序,从而达到控制猪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市多个规模化养猪场陆续发生猪伪狂犬病,造成严重损失。今年8~9月,我们采用ELISA试验对我市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普查,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样品采自全市23个规模化养猪场(存栏2000头以上)的猪血清共495份,其中生产母猪177头份,后备母猪99头份,种公猪95头份,不同日龄肉猪124头份。1.2诊断试剂及主要仪器诊断试剂为西班牙海博莱大药厂生产的ADVgE-ELISA试剂盒。主要仪器有酶标仪,单道、多道移液器,洗板机等。检测试验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A、B两种商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免疫猪后病毒血症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在后备母猪场随机选择100头35日龄后备母猪,分为A、B两组,分组后猪混养14 d。试验猪50日龄时,对A组50头后备母猪免疫A疫苗(1头份/头),B组50头后备母猪免疫B疫苗(1头份/头),疫苗免疫后0、1、2、3、5、7、10、14、21、28、35 d各组猪随机采集血样10份,荧光定量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载量,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结果显示,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血症期持续时间更久,持续至免疫后35 d; A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载量更高;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N蛋白抗体水平变化趋势更稳定;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PRRSV GP蛋白抗体水平更高。试验结果表明B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A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生产实践中规模化和散养猪场仔猪免疫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择饲养和环境相同的同群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分别进行猪瘟细胞苗、猪瘟脾淋苗及不同免疫剂量试验,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各组试验猪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规模场、散养户猪瘟脾淋苗2头份/只首免,4头份/只二免的免疫效果较好(出栏前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抗体保护率分别为86.67%,76.67%);规模场、散养户猪瘟细胞苗3头份/只首免,6头份/只二免的免疫效果较好(出栏前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抗体保护率分别为76.67%,70.67%)。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使用2头份/只首免,4头份/只二免的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13.
1免疫技巧1.1疫苗的选择以经典毒株为主猪蓝耳病与猪瘟疫苗的使用,需间隔2周以上,最好先免猪蓝耳病疫苗,再免猪瘟。1.2注意事项紧急免疫接种后,待猪群稳定后再免疫1次。重视滴鼻免疫的重要性。2推荐免疫程序2.1阳性猪场商品猪:仔猪3~5日龄滴鼻0.5~1头份,40~50日龄肌注1头份种猪:普免3~4次/年。初次免疫25~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1头份。后备母猪:配种前免3次种公猪:普免3~4次/年。  相似文献   

14.
苏保全  陶嵘 《兽医导刊》2016,(13):67-68
正近几年,猪伪狂犬病的发病规律有所变化,除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较高的死亡率外,2~3月龄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亦有所升高,尤其是,按程序化免疫的该病净化场也有疫情发生。为掌握规模养猪场该病的防控现状,我们对7个存栏基础母猪4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每场分别采样60头份以上进行该病免疫效果监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新疆乌鲁木齐垦区猪瘟免疫程序较为混乱,各场免疫效果亦不同。为探讨一种适合本地区的猪瘟免疫程序,有效预防猪瘟,进行本试验。本试验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进行跟踪监测,对不同日龄仔猪免疫猪瘟疫苗,然后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效价。根据效价不断校正,最终确定为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其免疫程序是:猪瘟的超前免疫,剂量1头份;根据抗体效价下降情况,35日龄进行二免,剂量4头份。仔猪常规免疫:一免30日龄,剂量2头份;二免50日龄,剂量4头份。生产母猪免疫:配种前(后)15d进行免疫,剂量4头份。  相似文献   

16.
1公猪的数量及引进 养殖场(户),一般按1:50~100的比例配置公、母猪。在正常情况下,1头公猪1周采精1次,按30亿精子/头份的密度稀释至5~8头份;1年可获精液260~416头份,按母猪每个情期配种2.5次,则可配104~166头母猪。考虑异常情况下公猪的精液品质变化,按1:50~100的比例配置公、母猪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乡养殖户蔡某从外县购回150头体重约为40-60kg的商品猪进行饲喂,购回前一周,猪群状况较好,偶有1-2头发热,但经治疗后都能痊愈,到第2周畜主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按1头份/头的剂量进行肌注免疫,一切亦正常。到第3周畜主又用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按1.5头份/头剂量进行注射免疫,但免疫后一连3-4d气温都很低,且阴雨连绵,该猪合为开放式猪舍,畜主又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免疫后第3天猪群采食量开始下降,一些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少部分猪出现后肢关节肿大、跛行,严重者不能站立,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病症状的猪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猪瘟免疫程序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不同日龄的猪用不同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表明 ,用 1头份猪瘟弱毒疫苗在配种前 1 5d免疫母猪可保证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较高 ;对仔猪首免用 1头份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在 60日龄用 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二免的免疫效果最好 ;阉割等应激反应可降低仔猪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猪瘟免疫效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场 (户 )对猪瘟免疫较为重视 ,公(母 )猪实行每年免疫 2次 ,生长猪实行哺乳期免疫和断奶后免疫。为摸清猪瘟的免疫效果 ,2 0 0 1年 9~ 1 1月 ,我们对金华市区 8个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 ,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材料和方法1 .1 检测对象 经免疫的经产母猪 50 2头、断奶仔猪 1 3 6头、育肥猪 78头 ,检测对象分别来自 8个规模养猪场 ,随机抽样取得。猪瘟疫苗由金华市畜牧兽医站动物保健科技服务部统一提供。1 .2 试剂来源 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抗原、阴性和阳性血清、稀释液 ,均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层实际情况,选取2种免疫剂量(1头份和6头份)的政府采购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接种6个场的试验猪。比较免疫后不同时间的抗体合格率,结果显示2种免疫剂量的政府采购猪瘟活疫苗在一免后(40-50日龄)抗体水平较低,二免后(81日龄)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均达到全群保护的合格率,且2种免疫剂量无差别。1头份免疫剂量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