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龙家店乡刘某饲养的600多只貉突然发病,发病日龄为60~80天(刚断奶仔貉),同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12只左右,3天死亡35只。发病后用过土霉素、磺胺嘧啶等抗菌素治疗均未见效。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我县甘南镇杨某饲养肉用仔兔700只,15日龄时,少数兔皮肤上出现脓肿、淤血、破溃、出血等病变。病兔日渐增多,曾用土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均不见效。前来就诊时,已经发病282只,死亡205只。发病率40.2%,病死率72.7%。  相似文献   

3.
张保发 《中国家禽》2001,23(9):31-31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品种鸡59日龄前生长正常,成活率为95.5%。60日龄发现2只鸡行走不稳,1只鸡一腿向前伸一腿后向伸,呈“劈叉”姿势。最后2只鸡均死亡。次日又死亡25只,死亡的鸡中以腿麻痹及一侧或二侧眼睛失明居多。尔后,每日死亡数不断增加,饲养至75日龄,即发病10天内共死亡655只,…  相似文献   

4.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2月19日,我市养兔户杨某从本市养兔专业户黄某处购入30~40日龄杂交兔38只,于2月21日下午突然发病死亡5只,体重1kg左右,并立即将全部病死兔送本站进行病理剖检,以求诊治。2月21日晚上和22日又分别死亡3只和1只,30多日龄,体重不足1kg。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畜主反映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并用丙硫咪唑片及时治疗,大部分康复,共死亡9只,死亡率为23.69%。1病原及其生活史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脏器,主要在肝脏和网膜上,呈球形,似绿豆或黄豆样水泡,透明,其中…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下旬,鸡西市某农场个体养鸡户共饲养10000多只新海兰鸡,分为三个舍,其中一个舍发病,共3200只105日龄鸡突然发病,第1d死亡2只,第2d死亡50多只,第3d死亡120只,第4d死亡270只,第5d死亡80多只。发病后第5d应用卵黄抗体肌肉注射4mL/只,2d后病情得到较好控制,整个病程7d,共死亡600余只鸡,死亡率为18.8%。该鸡群在5日龄、18日龄曾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12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新城疫IV疫苗同时滴鼻、点眼,25日龄用新城疫IV疫苗以3倍量饮水,35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52以2倍量饮水免疫,60日龄新城疫L系2倍饮水,80日龄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起因免疫失败而引发的疫情。在发病的两家养貉户中,存栏440多只,其中成年貉110多只,幼貉320多只。发病的多为幼貉(60~100日龄),老龄貉发病很少。幼貉死亡率高达80%以上,成年貉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 进入4月份以来,正值母貉产仔哺乳期,也是新生仔貉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月来我站陆续接到新生仔貉大批死亡病例,从3日龄到15日龄不等,但以3~10日龄最多。现仅把一例附红细胞体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畜主庞某有临产母貉25只,到4月21日已有12窝陆续产仔,共产仔108只。仔貉产下前3天表现非常活跃健康,吃奶正常。3日后仔貉叫声异常,出现拒食现象,拉白色、黄色稀粪,少数有角弓反张现象,仔貉多数在2日后死亡。现有病貉(母15只,仔28只)每窝仔貉死亡率在70%~100%不等。母貉多数表现少食、腹泻、呕吐、倦怠,但无死亡。检查已经产仔母貉乳房,无异常,挤压乳头泌乳正常。畜主给母貉口服环丙沙星粉、先锋粉、阿莫西林粉等均无效。2 病理变化仔貉外观体况良好,剖检可见皮下肌  相似文献   

8.
我市某养殖户饲养貉100余只,2007年8月12日有5只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后又连续数十只发病,死亡3只。发病期间曾用磺胺类药和常用抗生素效果不佳。于是畜主带3只病死貉来我实验室进行化验,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为貉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2001年2月19日,福建省邵武市养兔专业户杨某从本市养兔专业户黄某处购入30~40日龄杂交兔38只,21日下午突然发病死亡5只,全部都是40多日龄的,体重约1kg左右。杨某立即将全部病死兔送本站进行病理剖检,以求诊治。21日晚上和22日又分别死亡3只和1只,但都是30多日龄、体重不足1kg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畜主反映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并用丙硫咪唑片及时治疗,大部分患兔康复。二、临床症状豆状囊尾蚴少量寄生时常无明显病状,大量感染时可出现肝炎和消化道…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吴州市专业户共进雏番鸭1600只,饲养至18日龄开始发病。出现症状后第2天开始死亡,每天死亡15~25只,第4~5天达到死亡高峰,每天死亡60~70只,6d内共死亡213只。发病期间,曾用壮观霉素、恩诺沙星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未能控制死亡。  相似文献   

11.
发病情况 2004年6月底,我市寨里镇某养殖户网上养殖的6000只817肉仔鸡,健康状况良好,14日龄停水5小时后使用法氏囊组织活疫苗按说明量饮水免疫,17日龄开始发生大批死亡,当日死亡数量为60多只。临床症状:6000只817肉仔鸡,17日龄死亡60多只。鸡群中有20%以上鸡羽毛无光、松乱,缩颈、闭目,呆立或蜷缩于地上,翅膀下垂,  相似文献   

12.
苏琼 《兽医导刊》2013,(Z1):88-89
一、发病情况2013年3月20日,博白县江宁镇杨某从外地购进2500只雏鸡,1日龄时注射了马立克氏病疫苗,9日龄接种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21日龄时雏鸡有腹泻,发病后该场技术员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全群饮水,连用3d后下痢症状有所缓解,但是雏鸡出现了死亡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我场饲养的一批1.5万只海兰白鸡,从35日龄起,至44日龄,每天死亡鸡由正常的1-2只增至3-5只,稍超出正常死亡。由于死亡数量不大,没有采取治疗措施,只强调改善舍内环境,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潮湿度, 10 d内死亡数量没有变化。从45日龄起,死亡开始增加,最高日死亡36只,经诊治后好转。50日龄转群后,随着环境的改善,死亡停止。从35日龄至50日龄,因葡萄球菌病死亡136只,占入舍数0.86%。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仅个别病鸡打蔫,精神不振。在35日至44日龄期间,病死鸡有 1/ 3表现皮肤…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1 2月 ,我市花山镇 ,王某养有公鸡 1 5 0 0只 ,80日龄阉鸡 ,阉后 3天发病 ,死亡 1 5 0多只 ,死亡率 1 0 % ;严某养有公鸡1 2 0 0只 ,85日龄阉鸡 ,阉后第 2天部分鸡开始咳嗽或喘气 ,第 3天有鸡出现死亡 ,共死亡6 0多只 ,死亡率 0 .5 % ,第 5天到本站诊治。1 症状2养殖户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毛皮动物饲养业的不断发展,疾病也越来越多,病原和病因越发复杂。2009年4月,某养殖场出现了一种以2~6日龄仔貉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病例,发病仔貉以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经过对病死貉进行细菌学检验,包括细菌形态学特性以及培养特性等的鉴定,结果表明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选择高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与流行。1发病情况涉县某养殖场饲养母貉70只,已产10窝  相似文献   

16.
<正>养貉专业户刘某饲养200多只貉,2010年5月2日发现部分貉精神差,食欲下降,腹泻,病程5天左右有6只死亡。发病期间刘某用阿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殖户饲养貉100余只,2007年8月12日有5只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后又连续数十只发病,死亡3只。发病期间曾用磺胺类药和常  相似文献   

18.
鸡卡氏住白虫病在桂林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今年5月,我们在一群13日龄的杂交乌肉鸡中发现严重的住白虫病,并取得良好疗效。某养鸡户饲养的17to只杂交乌肉鸡于7日龄开始发病死亡。从每天死几只发展到每天死几十只,至13日龄已死亡178只,死亡率达10%以上。患鸡发病急,死亡快,  相似文献   

19.
<正> 致病性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动物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创伤是重要的传播途径,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污染的饲料、空气和饮水也极易促使本病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夏秋潮湿多雨季节多发。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乡畜主王某,共饲养貉260只,其中成貉86只,仔貉174只,仔貉65~80日龄不等,已全部分窝,6月10日全群进行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注射,注射完3天内兽群无异常表现,3天后部分仔貉出现厌食、精神沉郁的现象,随后逐步增多,表现脓性眼屎、眼球深陷、后躯运动不灵活,甚至后躯麻痹,部分有食欲,部分拒食,拉黄红色稀粪,呼吸困难,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及抽搐现象。10天共死亡20只,现仍有病畜35只,畜主用过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无效,遂来本站化验。2 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临沂某养鸡户,共养雏鸡100只,在20~30日龄过程中,发生鸡白痢死亡10只,75日龄时,数只雏鸡突然发病,拉稀便,带血,多次服用痢特灵、球虫灵都无效果,死亡了45只,死亡率为50%。某鸡场,共养鸡20,000只,4周龄时,发生过白痢,服用痢特灵基本好转,但在60日龄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