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草原23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2000年从引进的有叶豌豆资源中,发现长须半无叶豌豆,经系统选育而成。属Sativum亚种。2005年12月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半无叶型豌豆及生产和推广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和f基因是豌豆半无叶性状的控制基因,植株表现直立抗倒,属理想的抗倒伏株型,生产栽培效应明显,因此充分发挥青海的气候、地理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大力推广和发展,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草原276(半无叶)豌豆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常规新品种,也是国内首次育成的一个半无叶新类型豌豆品种.自2000年引入拜城县,经过两年的对照(与中豌4号、中豌5号对比)试验,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和成熟性,充分体现了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现将拜城县种植草原276(半无叶)豌豆的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稻券叶性状与理想株形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纳了水稻卷叶性状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正负效应,概述了卷叶的的遗传行为,提出在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生态地区利用合适的卷叶基因构建理想株型的思路,强调了对卷叶新株型的栽培体系进行配套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浙甜9号"于2007年10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浙甜9号属中早熟类型,浙中地区生育期(出苗至采收)春播85天、秋播75天。成株期长势强,叶浓绿色,株型半紧凑,株  相似文献   

6.
<正>"黔白9号"属中晚熟一代杂交新品种,2013年7月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越冬栽培生育期144天,早春栽培生育期85天;株型直立、矮小紧凑,株高29厘米,开展度42厘米×42厘米;外叶深绿,叶面皱缩,叶柄绿白;叶球矮桩合抱直筒形,心叶浅绿,抗寒性强,在冬春严寒条件下长势好,结球紧实,单球重1.33公斤,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4668公斤;抗病性强,冬性  相似文献   

7.
沈豆4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高产特异株型大豆新品种,1997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万hm2。沈豆4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具有植株高大,有效节数多,节间短等特异性,该品种的育成是大豆高产特异株型创新中的一...  相似文献   

8.
甜单21号     
《农家顾问》2004,(5):34-34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选育,2002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成株19片叶。株型平展,株高196厘米,穗位高59~72厘米,双穗率3.7%。果穗圆筒形,长18.0厘米,粗4.4厘米,子  相似文献   

9.
新疆春小麦品种较多,目前,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17号、新春27号、新春29号等品种为主栽品种,下面将以上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一、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1.新春6号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研究所育成,1993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已在我区种植多年,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在一些地区仍是较受欢迎的品种。该品种最大特点:早熟,丰产性好,适宜范围广,稳产性好,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抗倒性好,分蘖成穗率低,以主茎成穗为主,在栽培上应注重早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三北89是三北种业有限公司以D21为母本,A919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大穗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西南玉米区种植,于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1.
浙106是由浙江省农科院核农所选育的迟熟早籼新品种。苍南县于2002年引进,经3年试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材型较大、后期青秆黄熟、产量高等特点。2004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中南部及类似生态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12.
绿领1号为春播中熟鲜食大豆品种,由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徐淮地区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作为鲜食大豆种植,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⒈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播中熟品种,播种至采收92天左右,出苗势强,幼茎绿色,叶卵圆形,叶色淡绿、白花、灰毛,成株有限结荚习性,株型较紧凑。鲜荚弯镰形,绿色,株高28.7厘米,主茎8.3节,分和增施花荚肥的原则。高产田一般亩用复合肥35~40公斤作基肥,苗期分两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在开花期每亩追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市出口加工型蔬菜企业发展迅速,我市大葱栽培面积持续增加,需种量较大。利用半成株采种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大葱繁种方式。该采种方式周期短、投入少,简便省工,而且种性符合生产需求。但生产上常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种子产量低且不稳。笔者近年来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在此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秀水33系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2007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嘉善县引入试种,表现丰产性好、熟期适中、株型紧凑、抗性好等优点,适宜作单季晚稻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总结了秀水33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198f1年我县从龙南县引进了广东产的抄2×伦109、塘10×伦109杂交桑,经过多点栽培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1987年推广栽培面积已达600余亩,平均亩产桑叶1500公斤,最高达到2000公斤以上。实践证明,杂交桑具有投产早、产叶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据调查,杂交桑的产叶量比普通桑增产15~20%左右,桑叶成熟快,20~25天司采叶一次,养蚕批数多,一年可饲养8~12批,比普通桑增加3~7批。种子繁殖苗木系数大,成本经嫁接难能桑苗低70~75%。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寒地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本文对龙粳2305的选育经过、亲缘关系、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的栽培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龙粳2305的母本为高产资源龙粳39,父本为优异材料龙盾204,通过人工杂交手段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龙粳2305在2020年获得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27。2017-2018年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平均产量达9 281.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7.9%;2019年生产试验多点平均产量为8 563.2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8.2%。该品种为主茎11片叶早熟粳稻品种,全生育期日数130 d左右,适合种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有效活动积温2 400℃以上的地区,该品种在多年多点鉴定中丰产性突出,株型紧凑,不早衰,抗倒、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抗虫棉育种发展迅速,基本上跨越了以33B为代表的小株、紧凑、耐密型品种,向着大株、大铃、松散型品种发展,该类型的棉花品种增产潜力大,管理得当产量能达到350kg以上,从2003年至今,国内审定的棉花品种大都是这种类型,因此,在棉花的栽培管理方面要有所提高,才能发挥大株型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栽培管理此类棉花品种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邮编:110034。电话:024-62416807)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玉33号”.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审定。该品种在西北春玉米产区.从栽培出苗至成熟需134天。其株型半紧凑.株高303厘米.穗位高142厘米.成株叶片21~23片。果穗锥形.穗长21.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4.6克。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894.8公斤。  相似文献   

19.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2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单位面积穗容量大,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突出,适宜江苏淮北麦区种植.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优质旱籼稻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开始引入福清市试种,至今已种植8年,累计推广面积8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该品种再生能力较强,作为老品种的新应用,目前在闽南、闽北及福州地区作再生稻种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深受当地农民喜爱。自2009年起,作再生稻栽培,一股头季稻亩产400--4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475公斤;再生季一般亩产220—2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340公斤以上。由于该品种低节位分蘖力强,非常适合机收低留桩再生栽培.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具有省工、省肥、省药等特点,是目前我市推广面积最大的再生稻优质品种。现将试种结果和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