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应掌握以下管理要点:一、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要注意精、粗饲料及粗饲料的品种搭配,保证营养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水草类,青鱼要投螺蚬类等,鲢、鳙鱼还要适当施肥。入  相似文献   

2.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也是鱼类生产生长的黄金时期,应当加强管理,具体应掌握以下要点:一、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及粗饲料中的品种搭配,保证鱼饲料营养充分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3,(14):39
一、掌握投喂标准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如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则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  相似文献   

4.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也是鱼类生产生长的黄金时期,应当加强管理,具体应掌握以下要点。1.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及粗饲料中的品种搭配,保证鱼饲料营养充分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水草类,青鱼  相似文献   

5.
1. 选择营养物质合理、均衡、品质好的饲料。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饲料品质好,鱼类吃食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高,鱼类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反之,用品质差的饲料养殖鱼类则会大大加重养殖成本。2. 科学合理投喂。投饲要依据“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原则  相似文献   

6.
1选择营养物质合理,均衡、品质好的饲料。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饲料品质好,鱼类吃食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高,鱼类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反之,用品质差的饲料养殖鱼类则会大大加重养殖成本。2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减少饲料浪费,控制饲料成本的有效途径。投饲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节既是鱼类的生产旺季,也是一年生产中的关键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害的多发季节。这一时期鱼类养殖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应采取以下养殖管理技术。 一、饲料的投喂技术:一般实行“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并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活动与吃食情况来投喂饲料,饲料台应设于排水口附近,投精料或配合颗粒料一般要求吃食鱼半小时吃完,投喂青饲料要求草食鱼2小时内吃完略有剩余,让鱼类吃7—8成饱即可,同时  相似文献   

8.
兰天 《新农村》2008,(8):24-24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采食又渐趋旺盛,是养鱼的黄金时期。 1.加强饲养 秋季养鱼投饲要以精料为主,粗料为辅,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类饲草,青鱼要投喂螺、蚌料等.鲢、鳙鱼还要适当施肥,施肥要做到量少勤施,且以无机肥为主。  相似文献   

9.
一看吃食时间的长短投喂后在3小时内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投喂可适量减少。 二看鱼类生长大小四五月份,鱼开食后食量逐渐增加,在1周的投喂计划中,要观察周初与周末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5,(10)
秋末冬初,正是鱼儿长膘育肥的季节,不失时机地抓好成鱼的催膘育肥,是提高成鱼产量,夺取全年丰收的重要一环。1.合理投饲本阶段投饲的重点应放在底层吃食鱼类的催膘育肥上,所以对青、精饲料必须作适当的调整。一般从10月上旬开始,在投饲青料的同时,还必须补充豆渣、花生饼、菜饼、麦麸或豆芽等精料,也可将煮熟的红薯拌米糠或麦麸投喂,用量按鱼体重的5%投喂。到10月下旬,水、旱青饲料大为减少,此时应根据池鱼的吃食情况适当增加精料的投喂量。投喂精料必须搭好食台,食台应固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水温适宜,既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因此要注意鱼塘的消毒和投喂饲料的质量,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夏季水温升高,其理化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即取一定量的药物放入木桶内,加水溶化,然后在池塘内选2—4个小区泼洒,紧接着投喂人工饲料,吸引吃食,从而防病;当发病率大于10%时,要全池泼洒药物,水体估量要准确,用药浓度要低于常用量,且24小时巡塘。  相似文献   

12.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开始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  相似文献   

13.
洪声 《农家参谋》2008,(10):22-22
秋末初冬鱼塘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因此,加强成鱼池塘的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把好以下"四关"。一、投饵饲喂关此时投饵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料及粗料的搭配,保证饲料营养充  相似文献   

14.
<正> 1 测水体温度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0℃~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  相似文献   

15.
1、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如果在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正常投饲量),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2小时,说明饲料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或没吃饱,应该适当添加。如果每旬(10日为1旬,1月分3旬)投饲量一定,旬内日投饲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饲料在不到2小时内就被鱼  相似文献   

16.
鱼种饲养,日常管理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鱼种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一是巡塘 每天早晨要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情况。如果池鱼浮头过久,要及时加注新水。下午要结合投喂饲料.检查鱼的吃食情况.还要根据鱼的吃食.水质和天气情况.确定第二天的投饲或施肥数量。每月要检查一次池鱼的生长速  相似文献   

17.
1,测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鳊鱼等吃食鱼类体重的1%-3%,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饲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  相似文献   

18.
养鱼户在防治鱼病时,如要确保防治效果,必须注意十看用药。一看季节 5月中下旬以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青、草鱼肠炎等病的流行季节,此期是鱼类的主要吃食生长旺季,也是鱼类的多发病季节。因此,要搞好预防工作,5~9月份要求每月用药一次。二看天气要晴天用药。阴雨天要进行食台挂药,因鱼很少前来吃食,达不到消毒目的。泼洒药物时,有些药物会同时杀灭浮游生物,浮游动、植物死亡后会恶化水质,使池水溶氧降低,如若在阴天泼洒,更容易引起鱼类浮头泛池。  相似文献   

19.
1.放养品种搭配 池塘天然饵料生物提供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鱼产量,最高限量一般为400千克左右。要大幅度提高产量应靠加大吞食性(吃食鱼)鱼类的放养比例、提高饵料质量和强化增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1.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如果在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正常投饲量),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说明饲料量不足,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饲料或尚未吃饱,应该适当再添加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