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陆优质鸡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我国优质鸡生产迅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1980年全国饲养数仅2.4亿只,到1998年已增长到26亿只,优质肉鸡占禽肉的比重也由20%提高到50%;2000年全国优质肉鸡出栏量达19亿只(不包含农村散养数),其中黄鸡生产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出栏达15亿只(预计黄鸡约占肉鸡70%-80%)。仅佛山大力家禽批发中心,每天批发黄羽肉鸡可达30多万只;广东省人均占有禽肉14.5公斤,比全国人均水平(9.15公斤)高45%。  相似文献   

2.
一 我国依然是鸡肉产品进口大国 1 我国鸡肉生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2009年,中国家禽出栏106亿只,禽肉产量1594.9万吨,均比2008年增加了约4%。其中,肉鸡出栏约78亿只,鸡肉产量1105.4万吨,占同年禽肉产量的69.3%。美国依然是鸡肉生产的第一大国,2009年肉鸡出栏91亿只,鸡肉产量达1667.7万吨。  相似文献   

3.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0):17-17
我省是家禽生产大省,也是禽肉消费大省。2003年,全省家禽饲养量为128233.16万只,出栏95093.22万只,其中肉鸡出栏65575.99万只,鸭出栏19935.09万只,鹅出栏4730.22万只;禽肉产量112.09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1.3%;禽蛋产量则不断下降,2003年只有32.52万吨,其中鸡蛋18.67万吨,鸭蛋13.39万吨,鹅蛋0.46万吨。我省家禽业的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因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的巨大增长,我国优质鸡生产进入了旺盛发展时期,以江苏为例,1996年全省生产优质鸡0.5亿只,2005年全省优质鸡的生产已达4亿只左右。我国优质鸡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及育种  相似文献   

5.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家禽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一是市场禽蛋禽肉供应充足.现在全省年人均鲜蛋8.86公斤,禽肉3.8公斤,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结束了我省禽蛋凭票限量供应和南蛋北调的历史;二是家禽存栏、出栏和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家禽存栏7567万只,比1978年增长三倍;尤其大中城市蛋鸡和肉鸡生产增长的幅度更大。1990年全省12个大中城市家禽存栏达1424万只,比1978年增长近100%,肉鸡出栏2500万只,填补了我省肉鸡生产的空白;1990年禽蛋产量34.9万吨,比1978年增长200%;禽肉产量9.6万吨,比1978年增长200%;三是全省大中城市养禽基地已基本形成.国营、集体现代化养鸡场已发  相似文献   

6.
谈谈优质鸡     
一、数量及规模 近20年来,我国优质鸡生产迅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1980年全国饲养仅2.4亿只,到1998年已增长到26亿只,优质肉鸡占禽肉的比重也由20%提高到50%;2000年全国优质肉鸡出栏量达19亿只(不包括农村散养数),其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养鸭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鸭业生产大省。据2000年统计,全省鸭的饲养量达1.41亿只,人均饲养量4.06只,居全国首位。其中年末存栏5032.6万只,出栏9061.8万只。在我省2000年出栏的20633万羽家禽中,鸭子的出栏量占44%。鸭肉产量12.16万吨,占禽肉总产量26.2万的46%。鸭蛋产量19.65万吨,占禽蛋总产量40.69万吨的48.3%。由此可见,我省鸭肉及鸭蛋已完全可以与鸡肉和鸡蛋平分秋色,占据了全省禽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家禽生产增速大幅放缓据FAO预测,2013年世界禽肉产量预计达到1.064亿吨,但自2010年以来肉鸡生产增速大幅放缓,已从年增量4.5%降至今年的1.溉。其中,鸡肉产量占世界禽肉产量约88%。2013年世界鸡肉(包括肉鸡、散养鸡和屠宰的蛋鸡)总产量可能超过9300万吨。而据美国农业部估计,2013年单纯的肉鸡肉产量将达8460万吨左右,比2012年的8280万吨增长了2.2%(见表1)。  相似文献   

9.
贵州家禽业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增长,由农村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畜牧业经济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2000年,全省家禽存栏量7 434.58万只,其中鸡5 903.55万只(蛋鸡800.14万只),占家禽总数83.36%;鸭1 335.71万只,鹅219.41万只;禽蛋产量9.5万吨,人均2.86千克(六盘水市达6.4千克);禽肉产量8.6万吨,人均2.58千克(黔西南州达4.47千克);家禽业产值(1990年不变价)9.3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14.06%.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家禽资源十分丰富,2001年出栏量达80.8亿只,禽肉产量1228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56亿只和906万吨,上升2.26倍和2.81倍。其中鸡肉占70%,鸭肉占15.5%,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