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东省11种杜英属植物园林观赏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研和分析筛选出广东省11种杜英属植物,运用层次分析法和1-9比例标度法对其观赏特性进行综合评分后,得出结论是:绢毛杜英、中华杜英和显脉杜英等的观赏特性优于其他杜英属植物,适宜园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杜英类杜英属树种约有200种,中国产38种。广西的东兴、防城、上思、灵山、龙州、宁明、博白等山区均有自然分布。广西常见的栽培种有薯豆杜英、尖叶杜英、海南杜英、山杜英、绢光杜英、狭叶杜英、锡兰杜英。杜英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树高30米,胸径达1米,冠幅10~15米,主干明显,树冠伞状扁球形或呈层塔状。树皮浅黄色至灰褐色,单叶互生,叶形多变。花期4-8  相似文献   

3.
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贵州西部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关系到其保护区的价值。经过调查研究,该保护区计有杜鹃属植物33种(含变种),分属于5个亚属,占贵州现有杜鹃属植物种类111种的29.73%;并发现了西昌杜鹃和白花杜鹃两个贵州的新分布种;进而从园林的角度,论述了这些杜鹃属植物种类花的颜色、大小及花期等的观赏特性。  相似文献   

4.
滇藏杜英系杜英科杜英属植物,果实又名克地老、野桃子,为多年生常绿乔木。云南主要分布在保山、德宏、思茅、临沧、西双版纳等地、州;是杜英属在云南分布较广的一种植物。除我国云南、西藏有分布外,印度、缅甸、泰国等也有分布。滇藏杜英一般生长在海拔800—2400米的沟谷、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年均温在14—20℃的地区。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其生长范围极广,阴坡、阳坡、土壤贫瘠的地方均可生长。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汉中市林学会与汉中市秦岭园林有限公司合作,从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引进500株优良绿化树种杜英幼树,定植在宗营花木基地,经过3年多的栽培观察,表现十分良好,有关专家认为该树种值得在汉中市推广。杜英别名山杜英、羊尿树、胆八树,系杜英科,杜英属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南部,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树冠紧凑,近圆锥形,枝叶茂密。其叶披针形,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  相似文献   

6.
披针叶杜英(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Roxb.)别名克地佬,为杜英科杜英属植物中果实较大的一种,具有消炎、解毒、止咳、清肺、润喉、生津之功效,食时味微苦后回甘。木材可做胶合板材,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开发潜力的树种,通过种子质量检测、温湿度控制、分段式育苗和水肥管理等技术措施,缩短了育苗时间和成本,1.5年苗生高可达35~40cm、地径可达0.6~0.8cm。  相似文献   

7.
杜英引种育苗与栽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介绍适合苏南地区引种的杜英属优良常绿阔叶树种基础上,论述了杜英播种和扦插育苗主要技术及其在城镇绿化中的栽植配置应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藤蔓类植物共计245种(包括22变种、2亚种),分别隶属于62科、159属。通过对植物形态、生境及生物学习性的调查研究,筛选了适宜园林应用的7类97种,其中缠绕类35种、卷须类14种、吸附类7种、棘刺类11种、依附类1种、匍匐类25种、垂吊类4种。同时探讨了各类植物在园林中的用途,提出了野生藤蔓类植物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杜英(杜英、胆八树)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为杜英科杜英属常绿乔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中低海拔山区。山区、半山区、平原均适宜栽植,即使贫瘠山地也能生长,是荒山造林先锋树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很早就将其作为园林绿化树种。该树种枝繁叶茂,秋冬至早春,部分叶片变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夺目,增添了树态美色。在园林绿地中,宜于丛植、群植、对植,有隔声防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槭树科树木资源极其丰富 ,开发利用槭树科秋色叶树木资源对河南省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元宝枫、茶条槭、鸡爪槭等 11个槭树科所属种及其变种的秋色叶植物的观赏特性 ,探讨了它们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观赏特征、形态、生境、分布、应用特点等方面介绍海南尖峰岭的海南梧桐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方枝蒲桃Syzygium tephrodes(Hance)Merr.&L.M.Perry、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Hemsl.)Makino、显脉杜英Elaeocarpus dubius A.DC.和银珠Peltophorum tonkinensis(Pierre)Gagnep.5种适宜在南方园林中应用推广的野生植物,以期为乡土园林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新的资料,并引起相关工作者对乡土观赏植物的重视,促进乡土植物在南方园林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实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山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性质.本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种子植物)122科379属722种(变种、变型),其中乔木189种、灌木224种、藤本67种、草本231种、竹类11种,分别阐述了它们的资源现状、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珠海市典型区域生态景观林树种资源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5-2009年间营建的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与理论、调查与评价的研究方法,对该地区的植物区系、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的24个典型样地以及沿途路线中,共有39种乔木,分属于19科31属;(2)有24种观赏性比较突出的植物:南洋楹、樟树、黎蒴、红锥、青冈、铁冬青、海南红豆、杨梅、红花荷、醉香含笑、大头茶、木荷、灰木莲、蓝花楹、海南蒲桃、银桦、山杜英、尖叶杜英、南酸枣、乌桕、山乌桕、木蜡树、枫香、楝叶吴茱萸;(3)将选取的24个样地利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平均距离连接法聚类,划分为6个群系:米老排群系、樟树群系、金合欢属群系、木荷群系、山杜英+马占相思群系、大头茶群系。  相似文献   

14.
经过15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树木36科、74属、142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树木11种,占保护区观赏树木种数的7.75%。从观赏特性看:观花类、观果类及观叶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树木种数的45.07%,59.15%,33.80%;从园林用途看:园景树类、盆景类、花灌木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树木种数的49.30%,37.83%,33.10%。69.90%的种类属于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优势科主要是蔷薇科、忍冬科和械树科等。文中还介绍了观赏树木其它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室外观贫树种几乎全部受蚧虫为害。其中,花灌木普遍受害,乔木受害不均衡,竹类受害较轻。在室外观赏树秤上为害的蚧虫有6科38种,以盾蚧科、蚧科、粉蚧科种类为主。最后,给出了以田间识别特征为主的主要观赏树秤蚧虫种类识别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构成与美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市11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的123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景因素,建立植物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植物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公园观赏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观叶植物35科58属60种、观花植物30科56属66种、观果植物8科11属11种、观枝干植物有4科6属6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主要受植物群落郁闭度、生活型构成、生长状况、季相变化、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可达性、基础设施情况和空间可用性8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观赏草的特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赏草是一类新型的植物造景材料,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各种景观设计中。我国应用观赏草的时间较短,对观赏草的认识还不够,为在园林中更好的应用观赏草类,通过对观赏草的概念、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等的研究阐述,提出观赏草的11种应用形式,并探讨观赏草在园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彩叶植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千岛湖彩叶植物分为常色叶植物、单春色叶植物、单秋季色叶植物及春秋两季色叶植物4类,分别阐述现有的种类.对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且适应性强的蓝果树、灯台树、厚皮香、黄连木、盐肤木、三角枫、金钱松、柿树、枫香及乌桕共10个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观赏价值、园林绿化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彩叶植物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踏查的方法对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的观赏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认为:①本区观赏植物种类繁多,有355种;②本区观赏植物类型多样,有2大类10小类,即:观赏树木和观赏草本2大类,观赏树木类又分为赏树形树木类、赏叶树木类、赏花树木类、赏果树木类、观赏木质藤本类,观赏草本类又分为观叶草本类、观花草本类、观果草本类、观赏草质藤本类和混合观赏草本类。③重点对金线兰、小果冬青等18种观赏植物进行了介绍和观赏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