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紫娟特种茶特征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娟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植物(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茶种(Camelliasinensis)中的普洱茶变种(C.sinensis var.assamica),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5年在云南大叶群体品种中发现的一株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干茶和茶汤皆紫色的茶树品种,故取名为"紫娟"。紫娟茶是云南大叶群体种中的一种稀有茶树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11月28日被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  相似文献   

2.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际林 《中国茶叶》1990,12(4):12-13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理条件特殊,境内具有寒、温、热气候带,已知的高等植物种类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物种极为丰富,其中山茶科植物就有19个属。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981~1984年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联合考察结果表明,云南茶种占世界茶种的80%(根据张宏达的山茶属植物分类系统),在茶树形态结构上有着从原始  相似文献   

3.
一、茶组植物分类的历史和现状茶组植物(Section Thea)分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转折点:一、茶属茶种(Thea sinensis)的命名;二、山茶属(Camellia)与茶属(Thea)的合并;三、R·Sealy的《山茶属分类的订正》的发表。1753年,林奈首次命名茶种Theasinensis Linn,他是根据德国医生Kae-mpfer,的材料命名的。同年也命名了山茶种为Camellia japonica Linn。1818年,R·Sweet首次提出了Camellia属与  相似文献   

4.
茶种的起源1.茶种的原产地茶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许多植物学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茶树原产地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Camellia L.)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及植物标本,对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共4个亚属、10组、48种,占中国山茶属种数的20.6%;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50~1 800 m。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家往往采用植物分类的方法对茶的起源进行考证。按照植物分类,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植物属群,发生在中生期末至新生期早期,而茶在山茶属中又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种,按此推算,茶的起源是在6000万至7000万年以前。然而,茶是在起源很久后才被发现,被发现很久后才被利用的,至于用作记录和传达语言书写符号的文字即“茶”字则是在茶被利用很久以后才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6份茶组植物及4份其他山东属植物包括红茶组、油茶组共计30份材料进行了花粉形态及其中6份材料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其他山茶属植物所具有的花粉粒大、隐沟型萌发孔、外壁表面纹饰光滑、穴大、脊平和外壁内层厚度大等特征均比茶组植物原始,其中红山茶、白毛红山茶和落瓣油茶的表面纹饰与较原始的茶组植物广南茶、圆基茶、老黑菜及属大理茶中的巴达大茶树极为相似,均属穴网状纹饰,因此,茶组植物与其他山茶属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文中还对苦茶的演化位置、较原始的条组植物花粉表面纹饰的类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国的西南部是山茶属植物的起源地。山茶属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已见报导的种就196个。研究该属植物种间的遗传变异,对于确定茶树在该属的进化地位、探讨茶树的起源以及寻找新的茶树育种材料等,都具有一定意义,而同工酶的研究,则为这方面的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以同工酶为遗传标记研究山茶属植物,尤其是研究茶、红山茶、白山茶三个山茶属植物种,在目前还比较少,因为山茶属的大  相似文献   

9.
二、云南新茶种的不断发现国内许多单位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的茶树品种资源,于50年代初开始,先后进行过不同形式的植物考察和茶树品种资源考察,发掘出大量茶树地方品种和野生茶树,并且还发现20多个新茶种(变种)。下面将不同时期考察结果作一简述。 (一)植物综合考察这是指多科、属性的植物考察。因在云南各地海拔1100~2800米范围内,山茶科植物常与壳斗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等科植物共同组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类型,因此,在进行上述科、属植物考察中常可同时发现一些茶树资源。例如,50年代的中苏联合植物考察和以后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多次植  相似文献   

10.
君品之茶是茶也非茶,此语何意?且三分而后论。一、茶的起源(一)茶的生物学起源茶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高等植物。据生物学  相似文献   

11.
大理茶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栽培大叶茶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大理茶的分类与分布 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为山茶科(Teaceae)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分布于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中段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1500—2400m的中山地带,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大理茶的模式标本由G.Foreest采于大理点苍山感通寺附近(G.Forrest 13477),最早定名为Thea taliensis W.W.Smith(1917),1925年合并入Camellia属中。该种与栽培的大叶茶在形态特征上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顶芽、幼枝及叶片均无毛,花柱5裂,子房5室,  相似文献   

12.
茶[Camellia sincnsis(L.)O.Kuntzc.]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较为原始的种,其花器的分化水平虽然低,但较其他山茶亚属进化,茶花有梗,苞片和萼片大部分已分化,子房3~5室均能发育形成茶籽,但其他部分仍保持较原始的性状,因此,研究茶树花器,具有很重要的植物分类学上的意义。此外,由于茶花是两性花,茶树又是异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界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茶树基因库,研究花器在不同生  相似文献   

13.
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亮  童启庆 《茶叶科学》1997,17(2):183-188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山茶属Camelia8个种1变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为中粒或大粒,多为长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3孔沟,沟较细长,内孔有多种形状;表面多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网眼和网脊的大小、形状在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是一个自然类群。茶组植物花粉形态是从表面较光滑的小穴网状类型向较为突起的网状演化的。  相似文献   

14.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个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3.4%,分析揭示茶组植物的Nei氏遗传距离(He)为0.295 1,Shanon多样性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茶属4种植物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山茶属4种茶组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根据Levan的命名系统,各个种的核型简式为大苞茶2n=30=24m 6sm,大厂茶盘2n=30=22m 8sm,老黑茶2n=30=20m 6sm 4st(1 SAT),高树茶2n=30=20m 10sm。它们约核型都为Stebbins核型分类的2A型核型。其中大厂茶、老黑茶和高树茶的核型与高树茶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本文还讨论了这几种植物之间核型的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按照席勒的观点,山茶属有82个种,分成12个亚属性的组Section,但是他认为解决种间的亲缘关系是很不容易的。茶C.sinensis中含有特殊的化合物咖啡碱、儿茶素和茶氨酸等。茶作为一种饮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化合物的作用,这些化合物与茶的品质和功效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茶树杂种和亲缘植物中的这些化合物,不但在茶  相似文献   

17.
杨世雄 《茶叶科学》2021,41(4):439-453
茶组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也是山茶属内分类学问题最多的类群,由于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其组的分类学范围和物种的界定均存在不少的争议.系统地回顾了茶组植物分类的历史,并基于植物分类学者的立场,对造成茶组植物分类学混乱的原因及如何改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11):41-43
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个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3.4%,  相似文献   

19.
南川大叶茶野生植被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我国西南地区茶属植物(Genus Came-llia)分布很广。已知的四个亚属17个组220个种当中,90%在本地区均有分布。其中茶(Thea)组更十分普遍。本区中的南川大叶茶野生植被以前未见  相似文献   

20.
五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涛  梁涛  张梅莉 《茶叶》2001,27(2):17-21
本文研究了5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都是二倍体,核型分别为马关茶C.makuanica 2n=30=22mm 8sm;厚轴茶C.crassicolumna 2n=30=22m 85m;广南茶C.Kwangnanica 2n=30=22m(2SAT) 8sm;假秃房茶C.gymnagynoides 2n=30=22m 6sm 2st;圆基茶C.rotundata 2n=30=20m(2SAT) 10sm(2SAT)。厚轴茶和圆基茶的核型为2B型,其余3种为2A型。本文还对茶组(sect.Thea)植物的核型作了讨论。圆基茶和广南茶的核型为本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