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产优质的食用油料树种—油橄榄,引入我省五年,今年首次在郑州开花结果。油橄榄是一种著名的术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由于它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产量高、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的优点,所以世界上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广泛地进行了引种栽培。十多年来,我国油橄榄引种  相似文献   

2.
申旭红  朱万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95-997,1004
[目的]为四川省更好地种植油橄榄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四川省主要油橄榄引种地与原产地地中海的气候条件,分析引种地的气候利弊因子,提出相应的引种建议。[结果]四川省油橄榄引种地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温度与原产地较接近,极端最低温度不会导致冻害发生,适合油橄榄生长。四川引种地夏季降水量为178.3~215.5 mm,远远高于原产地的0~30.0 mm,利于油橄榄的营养生长。除西昌外,其余引种地年日照时数为1 300~1 400 h,低于原产地的2 493~2 783 h。引种地年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为72.2%,高于原产地的平均值69.0%。[结论]四川省油橄榄引种地的年日照时数不足、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限制了油橄榄的生长,可以通过阳坡种植,整形修剪,种植耐湿性较强的油橄榄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弥补。  相似文献   

3.
许芝 《乡村科技》2019,(7):96-97
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美容、化工等行业,有"植物油皇后"的美誉。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山地,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暖,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适生油橄榄地区分布范围广,具有种植油橄榄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结合油橄榄引种经验,对其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开展研究,以助力凉山州油橄榄产业发展,规范油橄榄引种种植技术,提高油橄榄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木樨科木樨榄属的小乔木,为利用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树种,用其鲜果榨取得到的橄榄油,是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用植物油。[1-3]迄今,全球五大洲有46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油橄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食用橄榄油。为亚热带树种,典型地中海气候植物,喜光,耐高温,耐烟尘,不耐水湿。安宁河谷流域为中国最适宜油橄榄种植区域,西昌是四川省最早引种油橄榄的  相似文献   

5.
据悉,油橄榄在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奉节县引种成功,而且将得到大规模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国的油橄榄种植面积不足50万亩。在奉节县试种取得成功,油橄榄特别适宜在库区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地种植。目前,奉节县决定发展10万亩油橄榄基地,种苗将全部从甘肃引进,除了建种植生产基地外,还包括深加工基地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Rouy)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原产地中海地区,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栽培,但集中产区仍是地中海沿岸各国。油橄榄果实有油用、餐用两类。橄榄油是唯一的鲜果冷榨油,它营养丰富、包味俱佳,不含胆固醇而含有多种维生素,在欧美被视作最优食用油。橄榄油在医药、纺织、化妆、电子等工业方面,也有广泛用途。餐用橄榄果可制造盐渍、糖渍果品或制造罐头。我国解放前曾在台湾、福建、云南等省进行过少量的油橄榄引种,解放后于1959—1962年纳入国家引种计划,从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引入12个品种和部分种子;1964年由阿尔巴尼亚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为木犀科油橄榄属常绿乔木,树龄可达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常绿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的品质及价值居食用植物油之首位。西昌市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栽植油橄榄,通过30多年的种植,油橄榄在该区钙质沙壤土中生长较好,产量高(部分单株单产已超过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用极端最低气温-20℃作为引种的北限,以一月平均气温15℃为引种南限,又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春季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五个因素,用20个中国站和地中海站求相似程度,把中国适宜引种油橄榄的区域划分为四类适宜引种区。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是四川省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作为油橄榄核心产区之一,在国内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又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代表,是决战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发展油橄榄作为全州"1+X"林业生态产业主导产业之一,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强州、生态立州"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凉山州当前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油橄榄产业发展优势和前景,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凉山地区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宗旺 《农业与技术》2014,(11):144-145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白水江流域油橄榄引种栽培的表现调查,选择出适宜该区域发展的品种,期望对白水江流域油橄榄栽培发展有所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个引种和选育的油橄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11条筛选出的引物共扩增出106条DNA谱带,其中有9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3.40%。数据表明所分析的油橄榄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各品种的Nei’s遗传距离,运用UPGMA方法构建了所有品种的聚类图,结果 48个油橄榄品种被聚成了4个大类;84.6%的国内选育品种聚于2个类群中;多数引种品种并没有按照地理起源而是依据引种材料来源地和主要用途聚类。研究结果为油橄榄种质资源的利用以及进一步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橄榄适生区划与立地条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上世纪前期,一些植物学者认为地中海沿岸生长的野生油橄榄是油橄榄的祖先;到20世纪中期,有人认为金叶榄为油橄榄的唯一原始种。四川西南部有其地理小种尖叶木犀榄的自然分布。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出现了种植油橄榄的热潮,特别是在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参与下,正逐步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帮助广大种植户了解油橄榄的生态学特性,科学指导油橄榄的种植,本文就油橄榄的适生环境和立地条件作以下简要介绍:一、油橄榄的引种栽培历史远自唐代的《酉阳杂俎》(公元860年)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根据城固县的气候资源,分析该地引种油橄榄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文章首先分别分析了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地区和引种地陕西省南部城固县的气候特点,并从热量、水份和光照等三方面作了比较。虽然地中海地区与城固的气候带同属副热带,二地的热量条件相仿,但它们的气候型截然不同,前者为夏干气候型,后者为冬干气候型。城固夏季降水量与原产地相比偏多约一倍,这时正值油橄榄结果期,阴雨日多,日照时数少,6—9月四个月的总日照时数仅727小时,只有地中海地区的一半或一半稍多一些,而且城固的年日照时数也很少,只有1635小时,相当于西班牙哈恩的年日照时数的59%,意大利卡塔尼亚的66%,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其它国家生长油橄榄的地区的日照时数没有比城固更低的,这对栽培油橄榄是一个极不利的因素,因为光对油料植物来说更为重要。它不仅对产量有影响,对含油率和油脂成份也会有影响。此外,果实成熟期时,城固的相对湿度太大,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楚雄州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楚雄、禄丰、大姚、姚安等县(市)零星引种栽培油橄榄。近年,油橄榄的应用前景逐步为世人所认识。2003年,按照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的产业发展要求,在永仁县进行油橄榄种植试验。鉴于楚雄州油橄榄种苗供应紧缺的现状,2005年3月起,楚雄农业学校与楚雄州林科所进行课题合作,从楚雄、禄丰、大姚、姚安等县(市)采集零星栽种的油橄榄穗条,在楚雄农业学校对油橄榄进行扦插育苗技术试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油橄榄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科作物,原生于欧洲地中海地区,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油橄榄具有喜温、耐旱、耐瘠、抗寒力差、根系娇嫩等特点。油橄榄在我国栽培较早,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地区。陕南汉中由1962年开始引种,目前已成为栽植较多的地区之一。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4℃左右,绝对最低气温-7℃,高于油撖榄的冻害上限;雨量充沛,年降雨量700—900毫米,完全可以满足油橄榄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从汉中地区栽培油橄榄的实践来看,油橄榄在不同土壤上表现很大的差异,尤其是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引种的39个不同品种油橄榄果为材料,通过索氏抽提法提取其粗脂肪,采用GCMS法定性和定量分析该粗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差异。结果表明:39个品种油橄榄均为高油酸型,其油酸质量分数为54.52%~80.19%,变异系数为9.92%;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差异不大,为12.45%~20.87%,变异系数为12.45%;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差异显著,最低为5.97%,最高可达26.19%,变异系数为35.31%;油橄榄果中鲜果含油率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56;8种橄榄油脂肪酸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5。总体上来说,云南引种的油橄榄油质组成比例合适,是人体理想的食用油。  相似文献   

17.
<正>集约栽培,就是应用近代一切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使油橄榄达到优质、早实、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栽培管理方法。据西班牙报导,集约栽培使油橄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7倍,收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果。油橄榄引种国都开始采用集约化栽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用集约化栽培发展我国油橄榄生产正是一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属于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小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和果用树种.陇南1975年引种油橄榄,20世纪末在扩大栽植规模时引进了大批苗木,进入结果期后部分品种产量低而不稳、品质差,经过多年试验研究,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选育出莱星、鄂植8#、阿斯、奇迹、城固32#和科拉蒂6个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在全市进行推广.截止2011年底,陇南油橄榄栽培面积达到1.775万hm2,其中需要改造的低产园面积0.53万hm2.因此,进行油橄榄截干换优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对促进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油橄榄中脂肪酸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引种的13个不同品种及8个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通过索氏抽提法提取其粗脂肪,再以气-质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该粗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3个品种油橄榄果油的油酸含量差异不大,而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度的3个品种油橄榄的果油随成熟度提高,品质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2日,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际论坛暨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举办,同时举行"油橄榄产业博览会"。陇南市是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被列入国际油橄榄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武都区被命名为"中国油橄榄之乡"。目前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54.66万亩,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