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是目前公认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策略。本研究利用水稻功能基因组已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回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9、Bph14和Bph15单独和聚合导入到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获得了一系列含有单基因、双基因、三基因和四基因的改良系。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评价这些基因在旱恢3号背景下的效应及相互作用。表明单基因改良系中, Bph9的抗性最强,且Bph9 Bph6 Bph15 Bph14;在聚合改良系中,抗性均优于单基因改良系,四基因聚合改良系的抗性最强,不同基因型组合的抗性效应是Bph6+Bph9+Bph14+Bph15Bph6+Bph9 Bph6+Bph9+Bph14 Bph6+Bph9+Bph15 Bph6+Bph14+Bph15 Bph9+Bph14+Bph15 Bph14+Bph15。在自然条件下,改良系与旱恢3号在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与旱恢3号相仿或略差。本试验表明单独和聚合导入Bph6、Bph9、Bph14和Bph15基因能显著提高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这4个基因的加性效应明显,可为今后节水抗旱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
稻褐飞虱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各省稻区中稻晚熟品种及晚稻品种的主要害虫。培育抗性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接虫鉴定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分别导入到自选恢复系赣恢2688、赣恢4864和中组14中,最终获得遗传稳定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三个改良恢复系都携带纯合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三个改良恢复系R1、R2和R3皆高抗褐飞虱;改良恢复系与4个不育系配制的组合之间抗性存在差异;农艺性状分析显示,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单穗重共7个农艺性状与受体恢复系差异不显著。证明本研究已成功获得了抗褐飞虱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为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在杂交稻抗性改良中的育种利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恢复系桂339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并观察近等基因系与不育系良丰A配组的表现。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提高Bph14和Bph15的育种改良利用效率。恢复系桂339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及其与良丰A所配的杂交组合,在苗期鉴定中,只有带有双抗基因的等基因系达到中抗水平,平均抗性指数为4.30,其余近等基因系和相应的组合均感虫,平均抗性指数介于7.43和8.57之间,但在大田种植中与对照相比,除桂339(Bph14)外,均表现出明显的褐飞虱抗性,说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与成株期田间抗性表现相结合可更加客观地评价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遗传改良效应。  相似文献   

4.
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和稻白叶枯病基因聚合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利用优良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基因聚合系对于防治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分别导入主栽杂交水稻品种的保持系先B、天B、盟B、龙特甫B和桂B中。结果表明,获得稳定的单抗性基因导入系1436份和双抗性基因聚合系144份。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Xa2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对抗稻白叶枯水平达到中抗和接近高抗的水平(1.1~3.0级),Bph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抗褐飞虱水平达中抗到抗的级别(3.2~4.0级)。农艺性状分析显示多数抗性基因聚合系的株高、剑叶长宽度、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与受体差异不显著,只有少数聚合系有1~2个性状的差异。SSR标记分析表明抗性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达89.6%~97.8%,等位性位点纯合度达95.6%~99.9%。初步证明本研究已成功地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的聚合系,这些抗性改良保持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建立完善的分子设计育种平台提供了重要育种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褐飞虱基因改良桂农占的BPH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来源于栽培稻的抗褐飞虱基因Bph3、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分别转入到华南高产水稻品种桂农占中,在BC3F3获得了含单个抗性基因的稳定株系和含Bph14和Bph15的稳定株系,其遗传背景与桂农占相似达95%以上。这些株系苗期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表明,在含单个抗性基因的株系中,含Bph3的株系抗性水平最高,含Bph14的最低,而含Bph14和Bph15的株系抗性水平高于含单个基因的株系。对农艺性状的调查发现,含抗性基因的株系与桂农占在抽穗期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单株产量方面,含抗褐飞虱基因的株系与桂农占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抗褐飞虱基因高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6.
培育水稻恢复系抗稻褐飞虱基因导入系和聚合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培育优良的抗性基因聚合系对于防治稻褐飞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接虫鉴定三者相结合的办法,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分别导入主栽杂交水稻恢复系广恢998、9311、R15、明恢63、R29中,最终获得遗传稳定的Bph3导入系32份和Bph24(t)...  相似文献   

7.
‘大粒香’是著名的香稻品种之一,但对稻瘟病敏感的缺点限制了其推广。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YY5-YY8、Bph14P/Bph14N、MS5、Pibdom、Pi-ta、pTA248、Sub1-1,从课题组选育的129株‘大粒香’改良系F4代中筛选同时聚合香味基因badh2,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及耐涝基因Sub1的单株,并从中选择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进行对应基因的表型鉴定,以期获得具有多种抗性的香稻育种新材料。通过PCR技术对改良系F4代的badh2、Bph14、Bph15、Pita、Pib、Xa21和Sub1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从129个单株中筛选出同时聚合以上7个基因的植株30株,从中选择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17C1389-4-4W进行表型鉴定。咀嚼实验和KOH浸泡-嗅闻实验结果表明17C1389-4-4W具有香味,褐飞虱接种实验结果表明17C1389-4-4W抗褐飞虱级别为3级,稻瘟病菌株Gally接种实验结果表明17C1389-4-4W抗稻瘟病级别为1级,白叶枯菌株PXO86接种试验结果表明17C1389-4-4W抗白叶枯病级别为1级,苗期淹涝实验结果显示17C1389-4-4W耐涝性显著强于亲本。大粒香改良系17C1389-4-4W聚合了多达6个抗性基因,将在多抗香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和田间鉴定的方法, 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基因Pi-GD-1(t)和Pi-GD-2(t)(分别简称G1和G2)、CBB23中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 (简称X)和IR65482-7-216-1-2-B(简称IR65482)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8(t) (简称B)导入温恢845、温恢117和温恢143等3个中籼恢复系,获得了8个兼抗稻瘟病和褐飞虱聚合系,温恢845-G1-G2-B-4、温恢845-G1-G2-B-5、温恢117-G1-G2-X-B-3、温恢143-G1-G2-B-3、温恢143-G2-X-B-9、温恢143-G2-X-B-10、温恢143-G1-G2-B-11和温恢143-G1-G2-B-37。这些聚合系及其与不育系五丰A的测交种,对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水平接近或略低于稻瘟病抗性亲本三黄占2号和稻飞虱抗性亲本IR65482。部分改良恢复系如温恢117-G1-G2-X-B-3、温恢143-G2-X-B-9和温恢143-G2-X-B-10及其测交种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抗病或中抗。改良恢复系及其测交种在正常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与原始恢复系及其测交种相仿或更优,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Xa23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抗性表达完全,而Pi-GD-1(t)、Pi-GD-2(t)和Bph18(t)对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的改良效果与恢复系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9.
1984~1986年,用168个对褐稻虱抗性1~3级的东南亚血缘的水稻品种和38个抗性7~9级的品种作父本,用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及红莲型不育系青四矮A作母本,组配303个组合。鉴定结果,抗性1~3级的组合共11个仅占3.6%,其中汕优早(珍汕97A×外选35)抗性3级,多抗性,丰产性较好,有推广价值;抗性5级丰产性又较好的组合有7个;抗性7~9级有262个。这些F_1各具不同的遗传背景,符合抗性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认为:直接应用外引抗源组配成抗性组合,成功的可能很少。只有将抗性基因导入母本或将含有Bph_5或Bph_6显性抗性基因,能抗多个褐稻虱生物型的种质资源,进行广泛杂交,育成新的抗性品种再作恢复系或保持系才有可能组配出更多的抗褐稻虱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是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害虫之一。开发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用于抗性分子育种是减小褐飞虱危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根据抗褐飞虱基因Bph3序列与其等位基因序列差异,利用PARMS技术开发Bph3的共显性的荧光分子标记MM3T,并利用该标记对31份水稻亲本材料及52份BC2F2代杂交后代进行检测,验证分子标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MM3T在包含有Bph3基因的水稻中均能检测到抗褐飞虱荧光信号,在无Bph3基因的水稻中均检测到感褐飞虱的荧光信号,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水稻褐飞虱抗性提供了高效、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烟蚜茧蜂繁育及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探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653100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许家湾路26号(农职院生活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山东省宁阳县立足实际 ,长远规划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法制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培育建设种子技术市场 ,营造良种业发展的最佳环境 ,大力发展良种产业 ,使农作物制种业迅速成长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目前 ,全县制种已有 6大系列30多个品种 ,面积达 2 6万亩 ,年产量 4 0 0 0万公斤 ,年产值 4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 19% ,其中 ,黄瓜制种占了全国需求量的 70 %以上。 1998年 8月被国家特产经济委员会授予“中国蔬菜良种之乡”称号。1 坚持产学研结合 ,加快自主创新 ,提高制种科…  相似文献   

13.
张彩凤 《种子科技》2004,22(1):43-44
扦样是种子检验的首要环节,是开展种子检验工作的第一步,扦样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种子检验结果.如果扦样有问题,扦取样品缺乏代表性,那么无论后来检测多么准确,都不会获得符合实际的检验结果,从而对整批种子质量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探讨如何才能扦到具有代表性的种子样品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所扦样品具有代表性呢?  相似文献   

14.
Greenhouse technique to evaluate onion resistance to pink roo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An assay for resistance of onion to pink root Pyrenochaeta terrestris was developed, employing infested vermiculite medium with an adequate inoculum concentration of the fungus to minimize escapes of susceptible plants.Plant material other than seed was used. Either root-excised 6–8 week-old seedlings or onion sets were planted in infested vermiculite, and kept for two successive 2-week periods of growth differing in light and temperature regimes. During the first phase a short-day regime of 10 h and 17±1°C was kept, under which a vigorous root system was obtained. For an additional 12–14 days under 26±1°C and 12 h light the prolific roots were then exposed to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disease development.This technique enables one to distinguish easily between susceptible Allium cepa material and a resistant line of A. fistulosum.Contribution from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e Volcani Center, Bet Dagan, Israel. No. 1022-E, 1984 series.  相似文献   

15.
丁义 《中国种业》2005,(6):31-32
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品种维权要依法进行,规范操作,并注意时效性.凡<农作物品种保护名录>公布后繁殖的新品种,必需在 1年内申请保护.无论是垄断生产、独家经营,还是有偿转让的保护品种,进入市场必需要具备"三号"、"两证".销售价格要兼顾农民利益.保护品种的有偿转让,不能变相卖包装、标签、标识.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农药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原因,分析了农药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类型,进而提出了预防补救措施和正确使用农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承试人员素质是基本要求具备德才兼备的试验责任人员,是搞好区域试验工作的可靠保证。一个好的试验责任人员,首先要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做到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其次要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  相似文献   

19.
石桂双 《种子科技》2005,23(3):169-169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每年冬季都有很多陆地区的育种单位和个人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条件进行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不仅使新品种、新组合的育种周期大大缩短,而且促进了我国主要农作物推广品种的更新和换代,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和"菜篮子"的丰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曾多次去过海南进行玉米新品种自交系的选育和繁殖,现结合本人工作实践,浅谈玉米南繁育种应注意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充分发挥种子在振兴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改革、理顺种子管理体制,推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种子管理法制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