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鹌鹑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掌握畜禽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作者于2003年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了郑州、焦作2市7个鹌鹑养殖场429份粪便样品,结果有5个鹌鹑场隐孢子虫感染为阳性,根据卵囊形态初步鉴定1种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另1种为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总阳性率为14.69%(63/429),其中感染贝氏隐孢子虫的阳性率4.66%(20/429),火鸡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10.02%(43/429),并分别用2种卵囊试验感染鹌鹑和雏鸡研究其致病性,观察了2种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的排卵囊规律,以及火鸡隐孢子虫在免疫抑制雏鸡和非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排卵囊规律。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和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该场325头奶牛的粪样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在103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31.69%;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在88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27.08%。经鉴定,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Crtptosporidium muris。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郑州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分析虫株的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应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对郑州市不同县市采集的276份山羊粪便样品进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检测,并应用PCR扩增部分阳性样品的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所获得的隐孢子虫分离株的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郑州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26%。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获得的9个山羊隐孢子虫分离株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4%~99.9%,与已知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分离株的同源性超过98.8%,且分离株与牛隐孢子虫属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虫株所属分支相隔较远,表明获得的9个山羊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为牛隐孢子虫。综上,郑州市存在山羊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均为牛隐孢子虫感染,会对人畜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亟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牛群、鸭群和鸡群的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感染率为40%,随着牛的年龄增大,感染率有呈下降的趋势。经鉴定,郑州市郊奶牛场的隐孢子虫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家鸭的群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57%,1~8月龄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阳性鸭群粪中卵囊数均较少.郑州市郊8个猪场的粪样中有7个猪场粪样呈阳性.粪样的平均阳性率为17.7%,郑州猪场的隐孢子虫亦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地区12个鸡扬中没有发现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鸵鸟隐孢子虫病的流行范围和流行动态,以及研究鸵鸟源隐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鸵鸟新鲜粪样404份,详细观察、测量卵囊形态大小;收集纯化阳性样品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分别人工经口感染幼鸵鸟、雏鸡和小白鼠并利用组织病理学试验技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检测到阳性样品10份,总阳性率为2.48% (10/404),且感染率与鸵鸟日龄有一定的关系。其卵囊平均大小为5.43×4.38μm(4.0~6.0×3.7~5.0μm),形状指数1.24(长/宽),(n=50)。分离到的卵囊能成功感染雏鸡和幼鸵鸟,但不能感染小白鼠。受试雏鸡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幼龄鸵鸟呼吸道症状较轻微。此外,在两种动物体内的排卵囊规律差别较大,在鸵鸟体内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和幼鸵鸟的泄殖腔和法氏囊,引起法氏囊萎缩、微绒毛大量脱落等病理变化。【结论】根据其卵囊形态、宿主范围和虫体寄生部位等生物学特性,结合文献报道,笔者在国内发现并初步鉴定出鸵鸟源隐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  相似文献   

6.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鉴别我国常见的几种隐孢子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和猪隐孢子虫(C.s...  相似文献   

7.
河南猪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掌握河南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的感染情况,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调查了郑州、许昌、漯河和禹州等地市6个猪场共417份粪样,并进行了固始品种雏鸡和昆明系小白鼠和长大二元杂交仔猪的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形态大小初步鉴定为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平均感染率为10.95%,20日龄以前的仔猪未感染,21~40日龄的的仔猪感染率为12.20%,41~60日龄的仔猪感染率为21.19%;猪源隐孢子虫分离株(sucp)不感染5日龄固始品种雏鸡和18日龄正常的昆明系小白鼠,但是能感染免疫抑制小白鼠,对4日龄仔猪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且出现严重的拉稀、脱水等症状.组织切片用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sucp株寄生在小白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以及仔猪的盲肠、结肠和直肠.  相似文献   

8.
河南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郑州,洛阳,开封3个城市的7个奶牛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发现7个奶牛场均有隐孢子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40%,其中0-6月龄的犊牛,6-12月龄的育成牛,1周岁以上的产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6.67%,42。1%和36.1%。犊牛感染率高于育成牛和产奶牛。  相似文献   

9.
鸭源隐孢子虫种类鉴定及对鸡鸭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鉴定在河南地区鸭群中广泛存在的隐孢子虫种类及其致病性,我们将河南省鸭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传代增殖,10只鸡和10只鸭分别逐只接种上述分离株640万个卵囊,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样品进行观察。根据卵囊形态测定数据,排卵囊规律,寄生部位及其寄生特点鉴定该分离株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该分离株接种鸡、鸭后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法氏囊的炎症。病理形态学变化表现为气管纤毛脱落,杯状细胞排空,上皮细胞肥大或增生。除虫体寄生处之外,其他区域微绒毛尚保持完整。对虫体寄生密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比较的结果表明鸡对贝氏隐孢子虫易感性比鸭高。  相似文献   

10.
合肥地区鸡隐孢子虫感染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合肥地区4个鸡场的120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鸡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0.83%;每日检查1次(30个粪样),连续12个月对同难鸡场鸡隐孢子虫感染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观察,发现鸡隐孢子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秋感染率较高,冬季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对7个不同地点、不同品种和日龄的17头犊牛及54头成年牛的粪样检查,结果显示犊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52.94%,成年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2.96%:平均感染强度以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计,犊牛为6个:成年牛为1.5个。上述数据表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群中有隐孢子虫感染,而且犊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安氏隐孢子虫肌动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并在Hela细胞中真核表达。[方法]根据筛选安氏隐孢子虫T7噬菌体展示文库获得的肌动蛋白(CA42)部分编码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CA42,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A42,将其转化入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 blotting检测CA42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能在Hela细胞中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了安氏隐孢子虫肌动蛋白基因,并在Hela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红原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采自红原县的216头份牦牛粪便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腹泻粪便样本18份)。该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4.8%,其中Cryptosporidium bovis 感染率为3.7%,C. ryanae感染率为5.1%, C. andersoni感染率为6.0%, 而腹泻样本并未检出隐孢子虫。以上结果表明,牦牛是隐孢子虫的天然宿主,但该实验中未见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之间的关系需要后续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即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隐孢子虫感染组、非免疫抑制隐孢子虫感染组。免疫抑制感染组和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一次口服接种1×103个/ml卵囊1ml,空白对照组口服1ml生理盐水。于感染前(0d)和感染后2、7、13、19d采集血样,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接种隐孢子虫后,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CAT活性在感染后缓慢下降,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GSH-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沈阳地区鸡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鸡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方法]从沈阳地区9个鸡场采集450份鸡粪便样品,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对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鸡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11.3%(51/450),其中雏鸡的感染率为13.6%(28/206),成鸡的感染率为9.0%(22/244),蛋鸡的感染率为11.6%(40/346),肉鸡的感染率为10.6%(11/104)。[结论]雏鸡的感染率高于成鸡,蛋鸡和肉鸡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应用PBS液计数法、孔雀绿染色计数法和3种甘油卵囊原液(甘油∶卵囊原液分别为1∶2,1∶1,2∶1)计数法,对同一样本中牛安氏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了计数和比较。结果表明,孔雀绿染色计数法具有灵敏、特异和易操作等特点,是一种比较好的隐孢子虫卵囊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安氏隐孢子虫肌动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和在Hela细胞中真核表达。[方法]根据筛选安氏隐孢子虫T7噬菌体展示文库获得的肌动蛋白(CA42)部分编码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CA42,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1-CA42,将其转化入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 blotting检测CA42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能在Hela细胞中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了安氏隐孢子虫肌动蛋白基因,并在Hela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壁蛋白(COWP)的免疫原性,为建立安氏隐孢子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安氏隐孢子虫COWP同源基因序列(DQ060431)设计引物,克隆COWP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扩增获得的COWP基因片段为549bp,其序列与GenBank已公布CO WP同源基因序列(DQ060431)的同源性达100%,将其插入pET-32a载体可构建pET-32a-COWP表达载体.重组菌在30℃下经0.5 mmol/L IPTG诱导5h后,其表达形式以可溶性表达为主;NTA-Ni亲和层析柱层析时用200 mmol/L咪唑洗脱液洗脱,即能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40 kDa.以抗His标签鼠单克隆抗体或鼠抗安氏隐孢子虫高免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能获得预期的目的条带.[结论]重组COW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安氏隐孢子虫病免疫学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