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5月19日,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邀请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工程院院士董玉琛,山东省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和我省小麦专家杨永光、吕德彬等数十人,对洛旱2号小麦进行了现场观摩。专家组通过现场考查和抽查复核,认为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多,结实性较好,抗旱、耐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能力强,落黄好,成熟较早。现场对孟津县姚凹村丘陵旱地2000亩洛旱2号示范田进行了抽样测产,平均亩穗数32.4万,穗粒数30.4粒,千粒重按常年40g计,亩产393.4kg,八五折后为334.9kg;平原旱肥地(洛阳农科所内),平均亩穗数36.1万,穗粒数34.3粒,千粒重按常…  相似文献   

2.
日前 ,本刊记者从“河南省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 49- 986优系示范座谈会”上了解到 ,豫麦 49- 986优系被定为“河南省重点示范小麦新品系”。该品系是育种家吕平安先生从豫麦 49号变异单株中优选育成 ,属优质面包、面条等综合专用型小麦。它克服了小麦优质不高产 ,高产不优质 ,高产不抗病等弊端 ,比原豫麦 49号大有改进和提高 ,使纹枯病和旗叶干尖明显减轻 ,抗麦蚜。千粒重较豫麦 49号高 2~ 3g ,穗粒数多 2~ 5粒 ,亩产达 60 0kg。粗蛋白1 6.1 9% ,湿面筋 33.5% ,沉降值 45.5ml,吸水率 54.8% ,形成时间 3分钟 ,稳定时间1 3分钟 ,评…  相似文献   

3.
豫麦 4 6号 (原名豫西 8930 )系洛阳农专于 1 989年以豫麦 2号作母本 ,偃师 4号为父本杂交 ,经多年系谱法处理和早代测产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 994~1 99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1 997年 1 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4 6号。1 丰产性该品种属多穗型小麦品种 ,单位面积成穗数 ,每公顷平均 52 5万~ 555万 ,穗粒数 34~ 38粒 ,千粒重37~ 4 2 g。在 3年校内品比试验中 ,产量均居第一位 ,比对照豫麦 1 0号增产 8.1 %~ 1 1 .1 % ;1 994~ 1 995年度参加省区域试验 ,省内 9个试验点平均比对照增产 1 …  相似文献   

4.
利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专家大田测产有关资料,对皖麦29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皖麦29的产量变异主要由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变异引起;皖麦29产量构成因素对其产量均有正向作用,各产量构成因素对其产量贡献大小的排列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皖麦29每公顷6750kg以上的产量结构为:穗数600~675万/hm2,平均每穗30~33粒,千粒重42~43g。同时指出为达到上述群体结构,皖麦29在高产栽培中应注意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豫麦 6 6号 (兰考 90 6 )是一个典型的大穗、多粒、竖叶、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近几年的栽培经验 ,其合理产量结构为 :亩成穗 30~ 35万 ,穗粒数 5 0~ 5 5粒 ,千粒重 40 g以上 ,产量 5 5 0~ 6 5 0kg/亩 ,高产达 70 0kg/亩 以上。由于该品种是一个崭新的小麦新类型 ,所以 ,在栽培措施及管理上有别于其他品种。为使豫麦 6 6号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针对该品种特征特性 ,提出以下春季管理意见。1 及早进行春季管理即早施肥、早浇水。豫麦 6 6号分蘖力虽强 ,但其成穗率较低 ,在大播量、高群体的情…  相似文献   

6.
<正>本报讯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专家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技人员对印台区种植的2000亩铜麦6号示范田进行了田间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27公斤,是当地小麦平均亩产的2倍多。在此之前,铜麦6号彬县示范田测产数字达到亩产600公斤,有望成为今年陕西省旱地小麦最高记录。铜麦6号是陕西大唐种业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机中心按照"专家牵头、企业主体"组建育种联盟培育推广的旱地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旱、抗病、抗倒伏的突出优点。在今年雨水较多的年份,铜麦6号不  相似文献   

7.
丰优 6号 (郑州 975)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 ,利用周口市农科所穿梭组合 (周8864/汴 8579- 2 )F1 经多年系谱法选择育成 ,系谱号为 8934- 0 - 6- 3- 2 - 1 - 1。丰优 6号在多年春水组鉴定和多点联合品比试验中 ,产量均名列前茅 ,较对照豫麦 1 8号增产2 0 %以上。 1 998~ 1 999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试 ,1 2个试点除原阳点平产外 ,点点增产 ,亩产 50 8.6kg ,较对照豫麦 1 8号增产1 4.32 % ,是仅有的两个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品种之一 ,在焦作、许昌、周口等地产量位居第一。丰优 6号为弱春性 ,分蘖成穗率高 ,苗脚干净…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养分高效且稳定性好的小麦基因型材料,对连续多年(1991-2001)的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磷钾配施(PK)、氮磷钾配施(NPK)6种施肥处理下的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构成在年际间的变化幅度及变异系数(CV)均受施肥方式影响,缺素施肥处理(N、NP、NK、PK)中豫麦13亲缘系、临汾7203、郑州941以及豫麦47群体穗数、穗粒数在年际间变化较大;NPK处理中临汾7203、郑州941群体穗数及豫麦47穗粒数在年际间变化依然较大;各基因型小麦的千粒重在6种施肥处理中年际间变化均较大。6种施肥处理中临汾7203、郑州941以及豫麦47群体穗数CV较小,而豫麦13亲缘系、郑麦9023则在NPK处理中CV较小;缺素施肥处理中各基因型小麦穗粒数CV均较大;千粒重CV仅有临汾7203的NP处理、豫麦47的NK处理和郑麦9023的CK、NP、NPK处理略高,其他基因型小麦较小。除亲缘系豫麦13和郑州8998外,其他基因型小麦年际间产量变化趋势在6种施肥处理中相近,且均在施氮肥处理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豫麦49、豫麦18为对照,对豫麦66及其优系和矮早系的花器构造、散粉特性和穗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豫麦66各系的花药大,穗子较长,开颖角度较大,开花持续期较长,而且穗粒数、穗花数、外露花药数、中部穗粒数都较多,是理想的杂交小麦父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正> 1996年,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担了省科委招标项目“亩产小麦500公斤——10万亩连片高产优质高效示范。”任务。该示范区由藁城市的廉州、南营、岗上、丘头四个镇连片种植了15.7万亩小麦各示范镇综合测产,全示范区平均亩穗数49.8万,穗粒数30.3个,千粒重40.0克,亩产513公斤。经省科委组织专家对三个镇九块麦田现场实打验收,全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了503.9公斤。荣获省科委科学进步二等奖,成为全省首家大面积千斤示范区,整个技术实施过程采取的关键措施如下。 一、更新品种 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1.
以半冬性品种豫麦2号和春性品种豫麦7号为参照品种,对豫麦10号的幼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豫麦10号的冬春性介于两个参照品种之间,且明显倾向于春性。它的穗分化后期较长,奠定了其穗大粒多的基础。豫麦10号幼穗分化全过程历时天数因播期不同而有差异,而播期早晚对其穗分化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越冬前的生长,相对而言,早播的幼穗分化前期短,后期长,晚播的前期长,后期短。通过对豫麦10号不同播期下的穗分化观察和外部形态的对照研究,确定了本品种穗分化时期和叶令及生育期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丰优3号丰优3号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由新乡地区农科所组配的豫麦2号×百泉3199组合的F1代中选育而成。1991~1992年参加本室春水组鉴定试验,亩产516.09kg,比对照豫麦17号增产11.9%。1992~199...  相似文献   

13.
平衡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62-967
对氮磷钾配施(NPK)以及与有机肥(NPKM,NPK1.5M)或秸秆(NPKS)配施4种平衡施肥措施下小麦(豫麦47、郑麦9023、郑州941、临汾7203)的产量构成在年际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探索施肥与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年际间的变化特点,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提高小麦抵御不良因子的能力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NPK,NPKM,NPK1.5M,NPKS施肥措施均能增加临汾7203、郑州941、豫麦47、郑麦9023的群体穗数,增加豫麦47、郑麦9023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减小郑麦9023的群体穗数在年际间的差异性;NPK施肥措施能减小郑州941的穗粒数在年际间的差异性。在NPK,NPKM,NPK1.5M,NPKS施肥处理中,临汾7203和郑州941群体穗数的总变异(CV≤10%)较小,郑麦9023、豫麦47分别在CK,NPK处理中的群体穗数总变异较大,分别为27.1%,14.4%;临汾7203、豫麦47在NPK1.5M处理中穗粒数总变异较大,分别为10.4%,16.3%,郑州941(NPK1.5M,NPKS)、郑麦9023(NPKM,NPK1.5M)部分处理中穗粒数总变异较大;郑州941、豫麦47的千粒质量总变异较小,临汾7203、郑麦9023分别在NPKS和CK,NPK1.5M处理中的总变异较大,分别达到了16.2%,19.1%和11.6%。  相似文献   

14.
杂交小麦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灰色分析,对20个K型杂交小麦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单株穗数,主茎小穗数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的影响较大,K豫3A*豫麦2号等6个组合的评判值较高,是有苗头的杂交组合。K型不育系中K豫3A和恢复系中豫麦2号的平均评判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徐晓磊 《中国农资》2014,(22):18-18
<正>近日,在河南新乡长垣县,由金正大集团与河南邮政共同举办的"金大地小麦高产示范方现场观摩会长垣站"活动热烈举行,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三级邮政系统领导,豫邮金大地公司领导,河南省农科院专家以及当地老百姓共百余人共同观摩了使用金大地硝基双效肥小麦的长势,见证了现场的测产。在长垣蒲北大殷庄村金大地硝基双效肥500亩小麦示范方测产现场,经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552公斤,比普通麦田增  相似文献   

16.
正豫审旱地新品种鹤麦801,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品种来源为99-6/周麦18,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经过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洛旱27号增长6.8%。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28万~33.9万,穗粒数31.9~38.3粒,千粒重35.8~41.4 g。其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把握最佳时期播种旱地小麦生产受当地土壤墒情限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主栽小品种(系)抗穗发芽能力存在差异,穗发芽轻的品种(系)有:96中672、豫麦57号和豫麦54号。  相似文献   

18.
新麦 11号  新麦 1 1号是新乡市农科所以周 882 6为母本 ,新乡3 57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系。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系 ,株高 80cm。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株紧叶直 ,抗寒、耐旱、抗倒伏。长方大穗、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 3 8~ 4 0万 ,穗粒数 3 6~3 8粒 ,千粒重 4 2~ 4 5g。灌浆快 ,落黄好 ,抗干热风。中抗条锈、白粉、叶枯和纹枯病。品质符合国标中筋小麦标准。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 2年 ,1 999年度 1 2个点汇总 ,各点均增产 ,平均亩产 51 1 .0kg,比对照豫麦1 8号增产 1 4 .8% ,达…  相似文献   

19.
由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和省农科院举办的旱地小麦"中麦175"现场观摩会在泾川县举办。来自全国和本省的小麦专家一致看好穗多粒大的冬小麦新品种"中麦175"。经测产,大旱之年,当地试种的地膜"中麦175"预计单产为6 525 kg/hm2,比其他品种的地膜小麦产量高出23%。"中麦175"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分别通过北部冬麦区水地和黄淮旱肥地两次国家审定及北京、山西、河北、甘肃和青海品种审定。它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1987—1990年的研究表明,豫麦10号是适于水肥地和旱肥地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在不同年型下,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劣,豫麦10号生育期缩短,根茎叶的生长,分蘖成穗、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旱作条件下,豫麦10号高产的关键,是在进一步稳定与提高亩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稳定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