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增感效应的研究:Ⅰ.增感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9种有机溶剂、3种表面活性剂和12种有机试剂对K,Na,Ca,Cr,Cu,Mg,Pb,Mn,Fe,Co,Ni,Zn等13种元素的增感效应,结果表明,在Air-C2H2焰中,它们中的大多数组合都有一定的增感作用。最大增感达到8.9倍。  相似文献   

2.
铁锰结核的元素组成及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钙质变性土中铁锰结核的矿质全量组成、微量元素丰度,微形态特征以及土壤和铁锰结核中各形态铁锰氧化物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铁锰结核中仍以SiO2含量最高,但Fe2O3含量增加超过了Al2O3、MnO含量大大超过了K2O、Na2O、TiO2和MgO的含量,所测定的9种微量元素中以Ba含量最高,其次是V、Ni、Co3种铁族元素,Cu和Pb含量也较高,但Zn和Cr含量较低,一般黑土层中的结核较小,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双峰驼羔全血和被毛Se、Fe、Zn、Cu、Co、Mn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计算出Fe/Zn、Fe/Cu和Cu/Zn的比值。结果表明被毛中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全血,当地驼羔处于低Mn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8年化肥、有机肥配合试验,研究Mo、B、Zn、Mn、Cu、F、Cd在土中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极显著提高有效Mo、Zn、Mn、Cu的含量;磷肥极显著降低有效Mn、极显著提高水溶性下的含量。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欲维持土壤中Mo、Zn、Mn、Cu的原供应水平,每年应施37.5t/hm ̄2优质厩肥或75t/hm ̄2土粪。有机肥施用量和土壤中Zn、Mn、Cu、F、Cd的消长值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拔节  相似文献   

6.
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B,Mo,Cu,Zn,Fe,Mn六种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水平,分布,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森林土壤中的全B、Zn、Mn含量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属于较低或很低的水平;影响全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质地和pH值.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Zn、Fe外,其它四种元素含量均低于临界值含量,属于很低水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质地、全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空气--乙炔炎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马氏珍珠进行了13个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优质珍珠与南珍珠主要在Zn、Mg、Cu、Mn、Pb、K、Cr、Sr等元素一方面有差异。珍珠在加工前兵变有大的是Zn、Mg、Cu、Mn、Cr、Sr是根据一些元素对珍珠显著影响,提出在尖注意对珍珠质量有利元素的加入和有损珍珠质量的元素的去除 。  相似文献   

8.
对试验和对照组鹅心、肝、肌胃、肌肉、片毛与绒毛中9种元素Cu,Mn,Zn,K,Na,Ca,Mg,Mo,Fe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鹅心、肝、肌胃与肌肉中这9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片毛与绒毛中的Cu,Mn,Zn,F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多13.8%,12.9%,18.5%,15.1%和13.6%,16.4%,15.2%,14.4%,说明鹅绒助长剂促进羽绒生长的作用与这4种元素在羽绒中沉积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山西省主要农业土壤中Pb、Cr、Hg、Cu、Zn、Mn,Cd、F、As9种元素的含量,并运用试验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元素含量分布迁移特征及生态效应作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地貌单元、不同亚类的农业土壤其重金属元素含量不同,按含量高低全省分为六个区,其中太原盆地及其它一些大中城市附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部分元素如Hg、Pb已出现污染问题,这为防治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鹅绒助长剂对鹅体9种化学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和对照组鹅心,肝,肌胃,肌肉,片毛与绒毛中9种元素Cu,Mn,Zn,K,Na,Ca,Mg,Mo,Fe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鹅心,肝,肌胃与肌肉中这9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片毛与绒毛中的Cu,Mn,Zn,F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多13.8%,12.9%,18.5%,15.1%和13.6%,16.4%,15.2%,14.4%,说明鹅绒助长剂促进羽绒生长的作用与这4种元素在羽绒  相似文献   

11.
焉耆盆地小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新疆焉耆盆地采集35个小麦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Cr、Cu、Mn、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NP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ER)对小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小麦地Cd含量平均值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1.12倍,Cd、Cr、Ni、Pb和Z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超出新疆灌耕土背景值的55.58、1.32、1.48、3.21倍和4.47倍。小麦地Cd、Pb和Zn呈现重度污染,Cr和Ni轻度污染,As和Cu轻微污染,Mn无污染;研究区NPI平均值为7.93(呈现重度污染状态),RI平均值为342.95(属于较强生态风险水平),IER平均值为5.68(属于重警级别),土壤RI和IER从研究区北向南部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小麦地Ni、Pb与Zn主要受到人为污染源的影响,Cu、Mn和Cr主要受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As和Cd可能受人为污染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综上认为,Cd是焉耆盆地小麦地主要的污染因子和生态风险因子,对研究区耕地Cd污染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华池县科学养羊,测定了该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和舍饲下的绒山羊毛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其日粮现状、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池县土壤中Cu、Fe、Zn、Mn、Se 5种元素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Fe、Mn、Co、Ni、Cr元素丰盈,可满足动物生长需要.Cu、Zn、Se、I不足,Cd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建议山羊日粮中苜蓿(最大量)占50%~60%,玉米青贮或玉米秸秆20%~30%,玉米、麸皮等能量饲料18%~20%,CaHPO4 1.5%,并适量补充Cu、Zn、Se、I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选取城郊梭梭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梭梭茎枝、根、凋落物及根际土壤样品,通过测定(Cd、Hg、Pb、Zn、Mn、Ni、As、Cu、Cr)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对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初步分析,量化梭梭各器官修复潜力,并根据生物量方程估算梭梭单位面积及单位空间重金属累积量,进而评价梭梭对各元素富集效能。结果表明,9种元素均低于土壤风险筛选值,除Mn、Ni、Pb含量低于新疆土壤环境背景值外,其余元素均不同程度超出背景值,其中Hg元素是背景值的4倍,表明研究区土壤产生不同程度重金属累计现象,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垃圾、秸秆焚烧有关。梭梭各器官表现出对Mn、Cd、Hg良好的富集能力,对Ni、Zn、Cr、Cu具备一定的修复潜力,对Pb、As表现出低修复潜力;单株梭梭对重金属元素累计总量大小顺序为Mn>Zn>Cr>Cu>Ni>Pb>Cd>As>Hg,地上部分对各重金属元素累积量均明显大于地下部分。梭梭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具备较强的修复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典型选样方法,在永康市城区采集了不同重金属质量分数土壤条件下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的树叶、树枝、树干以及土壤样品,利用ICP-OES测定植物和土壤中6种重金属(Mn、Cu、Zn、Pb、Cr、Ni)的质量分数,分析比较6种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梯度下广玉兰地上部分各器官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广玉兰地上部分重金属质量分数因器官、元素种类不同以及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6个不同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梯度下,广玉兰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总体趋势为Mn、Zn、Cr、Cu、Pb、Ni,各器官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最高是树干,其次是树叶,树枝最弱。玉兰地上部分各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其中树干对Pb、Ni两种元素表现出了高富集的特征(富集系数BC,F1),富集系数分别达到了1.256和1.188,对Cu、Zn、Pb、Mn、Ni重金属的富集系数随土壤中污染梯度的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广玉兰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估算得出,重金属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干在单株广玉兰地上部重金属积累总量中所占比最高,普遍达到60%以上,其中Ni、Pb元素积累量占比高,平均可达84.93%、88.50%。综合考虑广玉兰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富集系数以及积累量,建议可将广玉兰用于Cu、Ni、Pb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广西会仙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广西会仙湿地土壤环境质量。[方法]]研究广西会仙湿地表层土壤中Cu、Zn、Pb、Ni、Cr、As和Hg 7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会仙湿地土壤Zn、Pb、Ni、Cr、Cu、Hg和As 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1.25±126.62)、(46.99±20.14)、(39.60±13.93)、(110.71±30.84)、(38.76±27.51)、(0.18±0.16)、(17.32±6.92)mg/kg,除As和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广西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差异,含量高的地方相对集中于池塘和沟渠,其中河流湿地Hg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Zn与Ni、Cr、Cu、As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Pb仅与Cr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与其他重金属元素间均未表现出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河流湿地、林地、沼泽湿地属于中度污染,其他湿地类型为轻度污染。[结论]会仙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珲春市苹果梨主产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方法]在吉林省珲春市苹果梨果品基地采集32个表层土样和3个剖面土样,研究了微量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及在土壤剖面中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土壤微量元素Cr(K=0.894)和Co(0.904)平均含量与全国土壤平均值基本相当;As(0.341)、Hg(0.550)、Cu(0.659)、Ni(0.677)、Se(0.702)、Cd(0.774)和Zn(0.812)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Pb(1.029)的高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在3个剖面中,As、Cr、Co、Cu、Zn和Ni呈现出底土层>心土层>表土层的趋势;Cd呈现出表土层>底土层>心土层;Hg和Pb呈现出底土层>表土层>心土层;而Se基本呈现出下部含量高于上部。[结论]该区表层土壤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在3层剖面中未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u、Pb、Zn、Mn、Co、Ni、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41.3、102.6、704.6、14.4、37.4、83.2 mg· kg-1,均高于陕西省和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尤其是Cu、Pb和Zn.土壤中Cu、Zn、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的形式存在,Pb、Mn和Co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余态的形式存在,重金属的迁移顺序为Mn(63.91%)>Pb(60.08%)>Co (51.70%) >Ni (37.12%) >Zn (32.09%) >Cr( 30.58%) >Cu( 19.95%),其中,Mn、Pb和Co有50%~65%可以发生迁移,易被生物体利用,危害较大.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主要受到了Pb的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8.
位于崇明岛西侧的东风西沙水库是上海第二大饮用水水源地,为了解其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于2019年对该水库10个断面的表层沉积物样本作了粒径分析,对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作了测定和评估。分析显示,该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砂粒、粉砂和黏土平均含量分别为46.29%、42.63%和11.08%,整体属于细砂质。Hg、Cd、As、Ni、Pb、Cu、Cr、Zn和Mn 9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2、0.68、11.30、13.07、18.51、27.73、62.18、82.29和488.66 mg/kg。仅有Cd和As的平均含量为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的5.23倍和1.24倍,其余7种则低于该背景值。地积累指数法评价显示,Cd为主要污染元素,总体处于偏中度污染水平,其他8种元素则为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Cd为主要生态风险贡献因子,风险等级为强生态危害水平,其他8种元素则为轻微生态危害水平,水库总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顺全  赵烨  李强  孙雷  刘殿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37-4239
[目的]探讨山东省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了所采集样点土壤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含量,并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含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土母质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未对重金属含量产生明显影响。土壤未受到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污染,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规定的土壤质量环境要求,属于清洁流域。[结论]部分样点的Cr、Cu、Ni、Zn和Mn的含量已经高于该区域的背景值,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琼北农田土壤重金属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琼北高背景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03个样品,分析农田土壤中12种重金属(As、Cu、Cr、Zn、Pb、Ni、Hg、V、Mn、Co、Cd、Se)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该地区农田重金属累积程度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4类农田土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和火山灰土)中Ni、Cr、Co、Cu、V、Mn平均含量比海南省背景值高1.11~11.06倍,比全国背景值高1.01~5.92倍;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Ni、Cr、Cu、Co、V、Mn存在普遍的超标现象;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地累积指数表明Ni、Co、Cr和Mn存在累积现象;除火山灰土外,其余3类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均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重金属Ni、Hg和Co的累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