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开始于1974年,1983年成立了省刺槐良种选育攻关协作组,制订了刺槐良种选育的统一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了刺槐无性系的扩大繁育、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及刺槐无性系测验林的营造、观察和优良无性系的区域性试验等工作。经过6年的观察比较及试验研究,选育出豫刺1号、豫刺2号、豫刺3号及豫刺4号四个优良无性系品种。豫刺1号(8048)是由南阳地区林技站1979年选育出的表型优树。树冠圆锥形,主干明  相似文献   

2.
对3个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无性系人工林生长量进行调查并对其生物量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在荥阳地区,生物量排名前3的分别为:23号,豫刺槐4号和13号;在民权排名前3的分别为:13号,3-I和豫刺槐4号;在洛宁排名前3的分别为:3号,14号和豫刺槐4号。综合分析表明,豫刺槐4号在这3个地区生长最好,生物量最稳定,适宜在河南省作为能源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豫刺饲1号(Robina pseudoacaci cl.‘Henan 1 for forage’)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 cm左右,最长可达72 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倍至3倍。叶片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目前收集的刺槐无性系中叶片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无性系,是作为饲料型刺槐极佳品种。  相似文献   

4.
豫东刺槐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东开封8个刺槐无性系9年生试验材料表明:参试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用布雷津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进行排序,选择出1个刺槐优良无性系3—Ⅰ,9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豫刺槐1号22 75%、27 38%、73 14%。  相似文献   

5.
为给花椒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武选2号’‘武选3号’2个无刺优树嫁接繁育的无性系作为试验对象,与原品种‘大红袍’在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及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个优树无性系其物候期、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与对照基本一致,且皮刺明显减少,能够提早丰产,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我国辽西等气候干旱地区沙漠化治理中种植的刺槐品种,从外地引入了匈牙利刺槐7号、豫刺4号、香花槐、长叶刺槐、鲁刺68几个刺槐品种与本地普通刺槐品种进行造林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槐品种造林后的效果有所差异。造林当年成活率依次为匈牙利刺槐7号(84.2%)、豫刺4号(82.3%)、本地普通刺槐(80.0%)、长叶刺槐(60.2%)、鲁刺68(50.1%)、香花槐(47.4%);造林当年高径生长量均是匈牙利刺槐7号最大,分别达22.2 m和3.82 cm;造林后第2年萌芽后的抽梢长度以豫刺4号最长,为24.92 cm,显著长于本地普通刺槐品种。匈牙利刺槐7号、豫刺4号2个刺槐品种的无性系苗较适合本地生长。  相似文献   

7.
北京石质山地燃料型能源树种刺槐无性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因其抗性强、生长速度快、薪材产量和热值均较高而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燃料型能源树种.针对北京石质山地优良高产燃料型能源刺槐无性系的筛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造林成活率、林木萌芽物候期、两个采薪周期树高和地径生长、两个采薪周期产薪量等方面对鲁刺12个无性系、豫刺6个无性系以及当地刺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豫8059号、豫8033号和豫8017号等是适应北京石质山地立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无性系,豫8026号、豫8062号和鲁9号也有潜力.建议在华北石质山地通过试验推广所选出的豫8059号、豫8033号、豫8017号和鲁9号等刺槐无性系,并推广其优化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平原沙区高产表现突出的无性系X9,在适生发展区8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3.25 m、16.60cm、0.1176 m3,比3-(I第3期鉴定品种)分别增益16.57%、12.50%、48.59%;比豫刺槐1号分别增益29.18%、15.21%、93.73%。  相似文献   

9.
1985年引进山东1号等刺槐良种在河南民权林场试验,经6年的观测、比较及多性状综合分析,确定了适宜豫东发展的无性系有山东10号、18号、1号、32号等。它们与河南选出良种的总平均值比增益为:树高平均5.3%、胸径平均2.4%、材积平均为10.7%。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较适合生产燃料乙醇的刺槐无性系,选取8044、8048(豫刺1号)、83002(豫刺7号)、84023(豫刺8号)、速生刺槐(无性系3-Ⅰ)、四倍体刺槐、匈牙利大叶刺槐和普通刺槐8个无性系或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洗涤法,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各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部分无性系纤维素平均含量在速生期最高,半纤维素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木质素含量在速生期最低。且各无性系在同一生长时期,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刺槐和84023在生长末期的综纤维素含量最高,均达到55%;其中,纤维素含量分别为34.7%和34.4%;木质素相对较低,分别为20.7%和18.8%,较适合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4 a生香椿18个优良无性系的区域化试验、对比、分析,最终结果表明:‘豫林1号香椿’为早期速生特性一直表现优良的无性系,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3~2.8 cm,两年生嫁接苗平均高可达4.1 m左右;平均胸径是对照的1.52倍,平均树高是对照的1.49倍。该品种比本地表现最好的香椿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39%和29%,且遗传性状稳定,抗性更强。2016年1月,经河南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菊花桃’的抗旱性,为观赏桃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观赏桃品种‘菊花桃’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4个处理组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的影响.[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菊花桃’幼苗与对...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沿海3个试验点对24个刺槐优良无性系进行了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刺槐优良无性系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变异,各无性系在树高、胸径指标上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刺槐优良无性系较对照(CK)有较大的速生优势:省沿海防风林试验站内试验林各无性系的主要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如东县海堤站试点仅鲁59、鲁13两无性系树高、胸径及鲁78胸径低于对照,其余无性系均高于对照;新洋农场试点除鲁78树高、胸径及小叶槐、鲁59树高低于对照外,其余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SR的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进行检测;利用所得结果分析49个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基于亲缘关系的无性系聚类分析。【结果】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15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375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不同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很大,在0.092~0.879之间,平均PIC值为0.509 8。使用组间平均数联结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9份无性系没有严格按照不同区域聚类到一起,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来自临沂的‘鲁刺8’和‘鲁刺13’、青岛的‘鲁刺40’和‘鲁刺42’以及日照的‘鲁刺10’和‘鲁刺86’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所使用的9对引物中,其中2对Rply109和rops16可以区分开45份无性系,鉴定率达到91.84%。检测到22个刺槐无性系在1个或者2个位点得到3个等位基因,表明这些无性系可能是发生自然变异的多倍体。【结论】山东省刺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引物Rply109和rops16对49份无性系的分子鉴定率为91.84%,可作为刺槐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鉴定的高效分子标记。利用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为刺槐遗传资源管理、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刺槐的引种和遗传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4个油茶品种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梓琼  王慧  陈铭  袁军 《经济林研究》2019,37(2):104-113
为给耐旱性油茶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华鑫’‘华硕’‘长林40’和‘长林4号’这4个红壤丘陵区主栽油茶品种2年生嫁接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设置了重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对照3种处理进行试验,对4个油茶品种在不同干旱条件下11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油茶品种苗木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和干旱时间的延长,4个油茶品种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华硕’的下降幅度最大,为40.96%;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都呈下降趋势,其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2.81%、48.03%、42.54%;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随着干旱条件的变化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其丙二醛含量则呈持续增长趋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4个油茶品种抗旱性的强弱顺序为:‘长林40’>‘长林4号’>‘华硕’>‘华鑫’。  相似文献   

16.
选育抗逆适应性强、生物量大、抗虫易管的新能源良种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对收集的刺槐资源进行2级筛选,经多点区域化试验,选育出的'豫刺槐3号'在平原沙区表现突出,单株生物量最大,7 a生单株生物量达46.23 kg,比'豫刺槐1号'增益73.34%,在荥阳发展区比'豫刺...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刺槐无性系光合生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皖1号(W1)、鲁1号(L1)、鲁59号(L59)和鲁78号(L78)4个刺槐无性系在持续土壤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所有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都迅速降低。而无性系之间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其中,W1和L1对干旱胁迫反应敏感,在胁迫初期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迅速下降,水分利用效率迅速增加,有着很强的水分控制能力;而L59和L78气孔导度在胁迫后期才明显降低,而且蒸腾速率下降幅度较低,但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说明有着高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山地造林的速生黑木相思和卷荚相思无性系,在长泰岩溪国有林场开展了9个黑木相思无性系、5个卷荚相思无性系造林试验,9年生时进行了生长量测定对比。结果表明:速生黑木相思无性系有M6、M1、M7,这3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增加了3.3%~23.5%、2.0%~8.1%和9.4%~59.1%,不同黑木相思无性系之间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速生卷荚相思无性系有J1、J3、J5,这3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群体均值相比分别增加了3.1%~17.3%、3.0%~11.8%和12.0%~55.7%。  相似文献   

19.
选用刺槐品种‘多彩青山’、‘绿满青山’、‘蜜源1号’、‘大青山1号’和优良无性系‘鲁刺10’1年生硬枝插穗,经600ppm浓度ABT1生根粉溶液浸泡处理24h,进行倒置催根和轻基质容器育苗,以常规正置催根作对比。结果表明,倒置催根平均生根率为84.6%,最高为96.6%,比常规催根生根率平均提高28.56%,最大提高32.8%。倒置催根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最高为93.1%,比常规催根育苗成活率平均提高27.32%,最大提高30.5%。  相似文献   

20.
选择黑杨派5个母本和7个父本组成杂交组合,采用花枝室内水培、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开展杂交育种研究。通过对杂交子代无性系苗期测定和选择,选用21个无性系加7个对照品种开展表型测定和区域化造林试验。通过多点多年栽培试验、观测调查和统计分析,筛选出‘鲁林9号杨’、‘鲁林16号杨’2个雄性新品种。在莒县7年生试验林中,‘鲁林9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5.0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0.8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38833m~3,超过对照I-107杨34.6%,超过L35杨49.3%。‘鲁林16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4.1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0.8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35949m~3,超过对照I-107杨24.6%,超过L35杨40.2%。2个新品种树干通直挺拔,顶端优势强,分枝均匀,层轮明显,树姿优美;且为雄性美洲黑杨,不结实,无飞絮,无环境污染,适宜培育纸浆材和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