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项目是以三岔河湿地范围内为工作区,针对三岔河保护区鸟类迁徙的特点,对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春季、秋季鸟类迁徙调查,2013、2014年共监测统计到鸟类28种,24 750只,期间监测到白鹭最大种群16只出现在2013年9月11日,并观测到4只丹顶鹤群体(丹顶鹤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三岔河湿地鸟类的种群和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该项监测初步掌握了三岔河湿地鸟类迁徙期的分布特点,基本了解三岔河湿地鸟类的本底,进一步对重要物种做出重要监测及观察,提出保护策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9年5~7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腾格里沙漠湖泊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4种,分属6目10科21属,水鸟以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白骨顶(Fulica atra)和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为优势种。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为蓑羽鹤(Grus virgo)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Aythya baeri)和濒危物种长尾鸭(Clangula hyemalis)。对月亮湖、黄草湖、天鹅湖、苏海图和哈日根进行水鸟多样性分析表明,月亮湖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较高,是腾格里沙漠中一个重要水鸟栖息地和繁殖地。  相似文献   

3.
2016年10月23日和11月6日,在甘肃苏干湖、党河水库、盐池湾湿地、张掖黑河湿地、民勤红崖山水库、黄河兰州段、黄河靖远段、尕海湿地,对迁徙鸟类开展同步调查。观测到国家重点同步调查水鸟25种161 824只,非国家重点调查水鸟23种,非国家调查鸟类18种,其中以凤头潜鸭个体数量占绝对多数,斑背潜鸭为近年首次发现。进而对重要水鸟迁徙、分布趋势,以及甘肃省重要湿地的基本情况、干扰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鸨栖息地生境不断的破碎化、斑块化,边缘效应已威胁到其种群的存活。为进一步了解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鸨生存状况,改善大鸨栖息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2005—2014年,对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鸨种群现状、分布区域及活动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7年9月和2018年6月,采用围栏陷阱法对榆林市刀兔大漠海子保护地的两栖爬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湿地面积的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威胁。监测历时36d,5组围栏陷阱共捕获2纲2目4科4种66只两栖爬行动物,捕获率为18.3%。通过1973年和2014年刀兔大漠海子面积的变化,发现人类活动对于湿地的侵蚀和淤积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两栖爬行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银川阅海湿地鸟类栖息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阅海湿地鸟类种群及栖息地分布类型和生态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有重要湿地生态景观、受威胁程度较大的燕鸥栖息地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措施,探析了燕鸥栖息地修复存在的问题,并对银川阅海湿地鸟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日,沅江市职业中专高级教师、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剑志在南洞庭湖漉湖拍鸟时,拍到14只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鸟类,体圆,头大。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雌鸟体羽纯褐色。冬季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湾、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泽地带。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边水生植物丛中或附近水面上。2003年,青头潜鸭在全球仅存不到5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国际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其受威胁等级定为"极危"。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点布设法对2019年辽河口湿地保护区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底质土壤理化性质、底栖动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对比分析黑嘴鸥繁殖习性和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①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植被为单一的翅碱蓬群落植被,翅碱蓬高度为4.3~42.6 cm,覆盖率为20%~100%。底部沉积物为滨海盐渍土,表层沉积物仍为较稠密的粉质黏土,沉积物盐度大,质地坚硬。黑头鸥栖息地只有大型底栖动物6种,占绝对优势种是二叉摇蚊的三段幼虫。黑嘴鸥繁殖区集中在本研究区,分布有繁殖黑嘴鸥9746只,占繁殖种群的98.48%。该地区全球濒危物种黑嘴鸥的繁殖活动已受到不利影响,应在受保护物种受到严重影响之前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棘胸蛙野生种群分布与景观生态稳定性的关系,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样带、样方法对炎陵县境内不同生境中的棘胸蛙野生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合湖南省"十三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应用稳定性评价模型对炎陵县景观生态格局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与棘胸蛙野生种群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棘胸蛙野生种群数量较少,为82811只±26279只,主要分布于炎陵县东部景观生态稳定性较好的天然阔叶林生境中;景观生态稳定性较差且生境破碎化严重的区域分布较少甚至没有。  相似文献   

10.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和2002~2003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历山保护区内猕猴主要分布于转林沟等7个区域,群体数总计7群,种群数量为480~572只,同时对猕猴栖息地特征、繁殖、食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截距法和样带法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6科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旅鸟1种,冬候鸟24种。湿地公园内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时间分布上物种多样性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间分布上居民及种植区物种数量较多,水域物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对鄱阳湖保护区湿地与候鸟监测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出发,谈对湿地与候鸟监测的几点建议,认为应该把湿地监测与候鸟监测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地面监测成本低、易于分辨鸟种的优势,空中监测范围广、时间跨度小的优势,定点监测在研究候鸟生活习性方面的优势,全面监测在研究种群动态方面的优势,候鸟个体习性研究在减少人为干扰对研究结果影响方面的优势等,结合多种方式加强湿地与候鸟监测,为保护湿地和候鸟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向海湿地鸟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2007年连续7a对向海湿地内迁徙和重要繁殖水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鸟类数量资源显著下降,由2001年的127644只降为2007年的58 216只,降幅达54.4%;鸟类种类由2001年的63种上升为2007年的64种,有小幅度上升。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功能正在逐步退化,缺水旱化和人为活动是两个主要因素;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植被、保证生态用水、适度移民是适宜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0—12月,采用样线法在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6种,数量累计1875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8科40种,占鸟类总数量的83.25%,非雀形目有10科16种,占鸟类总数量的16.75%.在居留类型中,鸟类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鸟类...  相似文献   

15.
湿地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阳建市20a来,虽曾救护过不少濒危水鸟,但该市的湿地水鸟资源不清。1999年2002年,3次对全市湿地区域内的野生水鸟种类、分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德阳市分布有湿地水鸟9目12科42属78种,大多属于旅鸟和候鸟,留鸟甚少,属中日保护协定水鸟50种,中澳保护协定水鸟16种。论文还就保护德阳市湿地水鸟提出了6条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保护湿地水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带法和定点观察法调查黑龙江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得知:该地区有鸟类142种,隶属于16目33科77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二级保护鸟类19种;分析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以及繁殖期鸟类的组成可知,保护区以迁徙的候鸟为主,繁殖鸟类对湿地生境有高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之一,针对其整体环境整治问题,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退化沼泽湿地急需修复、退养鱼塘急需生态修复、入湖河道急需治理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退化沼泽湿地、退塘还湿、入湖河段生态修复以及破碎化湖滨带治理、外来物种防控等生态修复方案。通过湿地生态修复,湿地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候鸟栖息地、食源地得到修复,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湿地景观得到优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面固定样地监测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共和县湿地生态成效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为社区群众从"驱赶农作物地栖息或寻食的候鸟"到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中得到补偿受益,解决了保护湿地造成的损失,达到了双赢的目的;鸟类迁飞节点农作物受损补偿制度,增加了鸟类食物供给和适宜的生活及寻食范围,为野生动物繁殖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生境。  相似文献   

19.
Zha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Zhalong) is an important stopover for migratory birds.In recent decades,Zhalo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ers and public discussion in relation to irrigation.We studi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rds and habitats at different water levels to guid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habitat management measures.We used line transects to survey bird numbers and distribution during April-May from 2005-2009 at Zhalong,and used cluster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s to analyze data.We recorded 139 bird species of 39 families and 13 orders during spring migration,including Anseriformes,Charadriiformes,Ciconiiformes,Columbiformes,Coraciiformes,Cuculiformes,Falconiformes,Galliformes,Gruiformes,Passeriformes,Piciformes,Podicipediformes,Strigiformes.Dominant vegetation and geographic region we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avian distribution.Different ecological groups preferred different water levels(p<0.01) and different habitat types(p<0.01).Grallatores,Natatores and Passeres were the main ecological groups in different wetland habitats,and reed marsh and lake are the main habitats for management.Grallatores preferred reed marsh and lake with water levels >30 cm and 5 15 cm.Natatores preferred lakes with deep water(>30 cm).Passeres preferred open forest and reed marsh with no surface water.Different avian ecological groups occupied specific habitats depending on water level and we recorded some overlaps in bird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20.
按现行湿地分类标准,吉林省湿地资源分为4大类16型,但从吉林湿地资源特点及全省湿地保护实际出发,吉林省湿地分类系统有必要进行细化调整。在原有湿地分类系统基础上,吉林省西部湿地地区增加更能凸显迁徙鸟类生境的湿地型,沼泽湿地类中增加泥炭沼泽型。鉴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现状,吉林省有必要划定湿地保护红线。本文对吉林省湿地保护红线划定原则、方法及相关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