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内有一口塘,在塘的西北角,合肥市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石碑,说明塘的名称及其成因。碑文认为此塘名称为"斛兵塘",又称"量兵塘""站塘",是曹操大军南下时为"清点人马"所挖的"土坑"。然而碑文存在失实之处,"斛兵塘"是曹魏当年屯田的水利设施,"量兵塘"应为"粮兵塘"之讹,"站塘"实为"占塘"之误。斛兵塘及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魏晋时期屯田的兴衰和国有土地演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之一。行稳致远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对当前各级政府正在推行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设计做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深入研究。当前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设计有其创新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取向及制度框架应是"两权分立、一户一宅、多元化配置",这既避免了与现代产权理论相冲突、相背离,又避免了"资格权"与现有法律不衔接、不相容,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育种创新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障育种创新就需要完善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体系。正启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有关植物新品种权内容中对"农民特权"的具体规定较为模糊,导致农民超越"特权"而侵犯品种权人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即品种权人权利与"农民特权"一直存在博弈。建议通过界定享有自繁自用权利的主体、限制自繁自用的种植规模、限制自繁自用的品种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繁自用种子销售监管方案等措施完善"农民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4.
就20世纪左翼文艺的发展看,"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左联"的探索经过了局部讨论、组织性讨论和回应性讨论三个阶段,其探索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文艺大众化"由观念变成一种运动,并通过多种途径,将文艺真正"大众化";二是通过多方面的理论探索让"文艺大众化"在具体内容、如何创作及大众语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两条路径的结合使得"左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文艺大众化"融为一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滦南县寺城镇张士坎村,人均耕地少,且土地贫瘠,惟一让村民们扬眉吐气的是该村生产的蜡烛名声很大,吸引了众多客商纷至沓来,小小蜡烛为村民“照”出了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6.
《农家科技》2011,(11):36
<正>近日,在新疆叶城县第四届核桃采摘节上,该县妇联和团委组织评选出了6名"长辫子姑娘",其中买力克木-买买提获得了冠军,其头发长达128厘米。据悉,买力克木-买买提是叶城县萨依巴格乡卫生院的一名护士,这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对鹤的描写始于鹤鸣,先秦文献记载认为鹤鸣有求友引朋之意。后来蔡邕的《琴操》与鹤意象相结合,形成了表达夫妻分离的"别鹤"意象。唐代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使诗人离别逐渐常态化,唐诗中"别鹤"意象过渡为友人离别。唐代诗人整体更积极入世,被贬谪的情况也更常见,使诗歌的情感在传统离别之情外增添了知识分子"仕"和"隐"的人生抉择之苦,深化了别鹤意象。文人们敏感地在"羁鹤"与"困士"中建立同构对应关系,逐渐形成了鹤悲情结。文人在鹤悲情结中产生了对生命的喟叹,对命运无常的拷问和对生命有限性与追求的无限性之矛盾的思索,让诗歌中的鹤悲情结上升到哲学高度。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高度的契合性,该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现了灌输启发统一论、接受与态度改变论和素质素养要素论的要求。线上教学重在对"五观""是什么"的灌输,线下教学重在对"五观""为什么"的启发以及对"五观"情感的培育。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使学生改变错误的态度,确立正确态度,接受"五观"并内化与其相应的意识,为提升运用"五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鲁庸兴 《农家顾问》2009,(12):20-20
"异想天开"一词的名声欠佳。其实,很多人很多事的成功,恰恰得益于此。就说在人的肚皮上装拉链吧,算得上异想天开了。然而,美国一位医学博 士为了解决胰腺病人手术后打开缝合线换取药棉不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春秋公羊传》云:"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其中"讳"因所指未尽其义,致后世理解多有歧义。后《春秋谷梁传》云:"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为尊者讳"表面是"讳名",而实际是"讳耻",意在通过"义讳"揭示"不耻"。从文化认知视角看,"为尊者讳"及其释读均是文化认知的产物。春秋以前,"讳"的文化认知价值主要是"讳名";春秋至秦政期间,"讳"的文化认知价值主要是"讳耻";秦皇汉武以后,"讳"的文化认知价值不仅在于"讳名",更在于"讳耻"。今天应科学认识"为尊者讳"的儒学义涵,重估"为尊者讳耻"在当代的文化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些诗歌中的"桑麻"指桑树、麻或泛指农作物,有些则指农事,其指涉多与典故相关,有些可具植物与相关典故双重意义。植物特性或种植习俗及诗人创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诗歌中"桑麻"的运用。相较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诗对于"桑麻"的美感与文化意蕴有进一步开拓。有些诗写出了"桑麻"的生机,有些诗善于营造关于"桑麻"的视觉美,一些宋诗对于"桑麻"的书写则更细致。从唐至宋,诗歌中与"桑麻"相关的典故更加丰富。作为植物入诗,"桑麻"不仅是农作物,也可映衬不同环境,即得意趣。从用典角度而言,"桑麻"有横亘千载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知滁期间建三亭:醉翁亭、丰乐亭和醒心亭,留三记:自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嘱曾巩作《醒心亭记》。欧阳修自号"醉翁",戏笔抒怀,自乐其乐;恪守知州之责,正论言志,与民同乐;借曾巩之笔以自醒自警,并彰显儒学宗师的自信自励。合而观之,"三亭三记"遵循"建亭—作文"的相同模式,建构了欧阳修醉翁、太守、儒学宗师"三位一体"的人格形象,反映了欧阳修贬滁期间思想的变化和深化,是其践行儒家"与民同乐"政治教化的文化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3.
李岩 《农业考古》2013,(3):51-55
春秋中期晋国因韩原之败对已有的井田制进行了变革,此即为"作爰田"。其主要内容是赏国人以田,改变田界,重新确定土地占有权。"国人"是此次赏田的对象,然而,对于受赏赐的"国人"范围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通过详细分析史料,笔者认为受赏赐的"国人"只包括卿大夫和士,而不包括国中的农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这一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更好 的渗透三权分置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宏观的掌握。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相关关键字,将文章从 检索现状分析;三权分置的起源与发展;三权分置的意义;三权分置的防范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梳 理,接下来,“三权分置”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多地从微观个体(如土地流转的交易双方等)、流转意 愿等主观因素、地域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对“三权分置”的影响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修辞学现代衍进的典范形态,图像修辞不仅体现出其理论延展的族群特征,同时也赋予争议已久的"图—文"互文以合法身份。以"图—文"互文的修辞视角审视明代小说插图的文本实践,在剖析小说插图三种基本范式的基础上揭示小说插图"图—文"之间的阐释、批评、预述与时空并置关系,这不仅是对小说插图"图—文"互文实践的深度确证,对当代视觉语境中的"图—文"争议乃至视觉叙事本身无疑都具有一种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早年坚定地信奉儒家思想,认为"仙翁释子"皆为"异说",但晚年开始倾心于道教,以儒者的身份吸收道教思想。这种思想转变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而产生的。从时代环境来看,宋代三教合流的背景为欧阳修思想的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从个人身体条件来看,晚年身患"消渴症"、双目眊昏的他已经不能再担任要职;更重要的是,欧阳修晚年乞求致仕不成,出知亳州之后,受这一空间的触动,心灵和情感得到了升华,使他对道教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欧阳修在亳州时期创作的诗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在遣词造句方面极具道教特色,大量使用与道教相关的典故和人物,反映出他对道教养生思想的接受和推崇。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持守"道""事"并举的文化理想,明确提出以"道"为本、以"事"为变的价值原则,力图来解决终极玄思之"道"与现实规制之"事"间的对立分野。由此构筑完整的生命意义,实现"与化游息"与"与世浮沉"相统一的人生境界。这种文化理想的建构既是先秦以来道论的逻辑演进,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呈现。"道""事"并举,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化理想形态,更体现出《淮南子》对于大汉王朝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建构需要。《淮南子》所承担的对大汉王朝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想象和认同,是一项"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要略训》)的宏伟思想创造。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供销社党支部书记张松柏,在一拉溪镇乃至永吉县,甚至在邻近的几个县里都可以说是个名人,这名声就来自他变"草"为"金"的本事上,是他组建了一拉溪苏叶合作社,让昔日一文不值的苏叶成了韩国市场上的热销货,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靠种苏子走上了富裕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报》4月10日刊登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张德元的文章说,我们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村委会选举上,很多地方都是选了就算了,似乎村民自治工作就是这项选举工作,不到换届选举,村民自治就几乎没有人提了。实践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我教育”确实被大大忽视了。我认为,“选举后怎么办”可能才是村民自治更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村民自治的本意不是为选“官”而选“官”,更重要的是要使“官”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去做事。假如选举后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工作没有做好,“官”就可能“不做事”或“做坏事”,  相似文献   

20.
康拉德是一位非常有非洲情结的作家,在其《黑暗的心》和《文明的前哨》两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非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既有个体形象也有群体形象。作家对小说中出现的非洲人物形象描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一描绘,而是复杂的、富有张力的多元化书写。而且,这一书写还隐含着一定的规律:没有接受欧洲白人"驯化"的非洲人物多以负面形象书写为主,鲜有正面描写,而对接受过白人"驯化"的非洲人物的正面书写则明显增多。这一规律反映出康拉德对待殖民主义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