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晋北地区近年来种植范围较广的5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抗性、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分析,以筛选出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坝莜3号生育期最长,达100 d;参试燕麦品种的各植株形态特征均以坝莜18号最佳;晋燕17号、坝莜1号和坝莜18号的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病性都较强;坝莜18号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均最大,分别为1.8、26.0 g;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坝莜18号产量最高,为2 703.0 kg/hm~2;坝莜18号的淀粉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41.69 mg/g和4.85%。综合分析认为,坝莜18号最适合在晋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18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皮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茎数、株高、穗长、穗粒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生育期苗数穗长小穗数株高成穗率单株穗数分蘖茎数穗粒重千粒重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与分蘖、穗数、成穗率、单株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成穗率千粒重单株穗数分蘖穗长生育期株高小穗数穗粒重穗数苗数茎数穗粒数。在裸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生育期、茎数、穗数、单株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穗长小穗数单株穗数生育期穗数株高穗粒重千粒重茎数分蘖苗数成穗率穗粒数,籽粒产量与茎数、小穗数显著正相关,与苗数、分蘖、生育期、穗数、株高、穗长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小穗数穗长茎数单株穗数苗数成穗率穗粒数株高生育期千粒重穗粒重分蘖穗数。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来看,皮燕麦和裸燕麦品种表现不尽相同,在品种选育时,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确定相应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晋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种的16个胡麻品种的14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胡麻品种中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同亚白1号、陇亚杂1号、轮选2号、NORLIN和宁亚14号;而US1662、繁峙胡麻、US2921、定亚23号和晋亚11号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差;各项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产量亚麻酸含量含油率硬脂酸千粒质量株高亚油酸含量木酚素含量粗脂肪含量单株秆质量棕榈酸含量单株果数单株粒质量。试验结果可为晋北干旱生态区胡麻育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燕科一号     
审定编号:燕科一号 品种来源:8115-1-2×鉴17 特征特性:燕科一号裸燕麦田间表现整齐一致,长势好,抗倒.穗呈周散型,长25cm,小穗串铃型,植株形态与穗部特征特性明显.田间现场鉴定没有发现病株.株高97.9cm,主穗铃数53.7个,主穗粒数168粒,主穗粒重417g,籽粒纺锤形、黄色,千粒重23.4g.籽实单产154.3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45.7%.秸草单产500.3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3.6%.燕科一号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单株性状好,结实小穗、单株粒数、粒重高,抗旱、抗倒,稳产性好,品质好,符合目前裸燕麦的生产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给晋北区裸燕麦生产提供合理利用依据,根据2011—2013年度燕麦新品种生产试验,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对供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冀品1号、坝莜13号、燕2009平均产量分别为2 236.7,2 188.3,2 208.3 kg/hm2,分别比对照晋燕8号增产33.93%,31.04%和32.24%;高稳系数分别为112.12%,110.95%和99.50%,均高于对照晋燕8号;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7.92%,6.86%和17.23%,坝莜13号变异系数小于对照晋燕8号。由此得出,坝莜13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的燕麦新品种,在晋北燕麦种植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旱地小麦育种中可选择的表型性状,以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长6878×长4738)F3的220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在旱作雨养(drought stress,DS)和正常灌溉(well-watered,WW)2种条件下种植,在旱作雨养条件下测量成株期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分蘖数、千粒质量和小区产量,正常灌溉条件下测量其小区产量,计算抗旱指数,并分析农艺性状与旱作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群体各性状指数表型变异广泛,由大到小依次为抗旱指数>不育小穗数>干旱产量>灌溉产量>分蘖数>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每穗小穗数;旱作雨养条件下的产量与株高、千粒质量、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0.331,0.169,0.211,与分蘖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8;旱作雨养条件下株高与千粒质量、穗长、不育小穗数、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1,0.193,0.138,0.242;旱作雨养条件下分蘖数与产量、千粒质量、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8,-0.155,-0.157,-0.242,-0.326;抗旱指数与株高、千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分蘖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42,0.306,0.141,-0.212。表明旱作条件下的株高、千粒质量、穗粒数、每穗小穗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可以作为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的表型指标;旱作条件下分蘖过多会影响小麦穗部性状的发育,降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在旱地品种选育中,应选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的品种;旱作条件下品种的抗旱性对最终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旱地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应选择旱作丰产性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地区白燕2号,张北地区坝莜8号,乌兰察布地区旱地主栽品种"一把抓",新引进品种白燕11号、燕科2号、坝莜1号共6个燕麦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利用抗旱指数法,对参试燕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对燕麦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品种对干旱的反应能力不同,其中"一把抓"与白燕11号抗旱性最强,坝攸1号抗性最弱。  相似文献   

8.
11个燕麦品种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西市进行的燕麦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皮燕麦定燕2号、白燕14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病性强、抗旱、挤倒伏,产量较高,品质优良,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子和饲草生产的品种;裸燕麦坝莜13号、坝莜14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产量较高,品质优良,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子生产品种;定燕2号和远杂2号蛋白质含量较高(19.55%),白燕15号脂肪含量较高(8.55%),是适合粗饲料加工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22个彩粒小麦新品系为试材,测定株高、穗长等13个农艺性状,分析影响彩粒小麦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并明确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彩粒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选择依据。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单株生物产量、穗粒质量、穗粒数、每小穗粒数、单株籽粒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影响彩粒小麦特征特性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生物产量、穗质量、穗粒数、穗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单株籽粒产量;22个彩粒小麦新品系共聚为三类,其中,第III类包括CW18-11、CW18-16共2个品系,表现突出的性状是株高、单株生物产量、穗质量、穗粒数、穗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及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生物产量、穗质量、穗粒质量与单株籽粒产量显著相关,株高、穗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间也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在彩粒小麦高产育种的早期世代,应注重对与籽粒产量相关性大的性状进行考察与选择。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种质库提供的774份春小麦地方品种9个主要性状进行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春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总体较高(126.1 cm),生育期较长(135.2 d),穗长9.5 cm,单株有效分蘖5.9个,单穗小穗数19.9个,每小穗粒数平均3.5粒,穗粒数51.8粒,穗粒质量2.0g,千粒质量38.1 g。其中,有2份的每小穗粒数>6.0粒、2份单穗粒数>100粒、2份的穗粒质量>4.0g、11份的千粒质量>50 g。除生育期外,其他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表现为有效分蘖>穗粒质量>穗粒数>穗长>小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小穗数。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生育期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穗长与粒数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与穗粒数极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穗粒质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质量极显著负相关;千粒质量与穗粒质量极显著正相关。9个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总结为粒数、粒质量、穗长、分蘖、生育期5个主成分因子,根据5个主成分值综合评价,ZM019573、ZM019849、ZM019730、ZM018745、ZM019657、ZM019891、ZM020533、ZM018508、ZM019074、ZM020026等50个品种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