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钙肥处理对金冠苹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金冠果树为试材,在套袋前及套袋前、摘袋后分别喷施不同种类的钙肥:氨基酸钙、荷皇液钙,分析不同钙肥处理对金冠苹果果肉、果皮钙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对金冠果树喷施氨基酸钙和荷皇液钙,其果皮、果肉的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喷钙后单果重增加,果形指数和去皮硬度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增大,Vc含量提高,但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结论]不同钙肥间,喷施氨基酸钙的效果最好,荷皇液钙次之,并且套袋前、摘袋后喷施钙肥的处理对金冠果实品质的影响极为显著,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软化的影响,探讨香梨果实硬度下降的机制,为香梨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经1-MCP处理,贮藏于常温(20±1)℃条件下,研究果实软化过程中果实硬度、果胶、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MCP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香梨采后果实的硬度,降低果胶、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明显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的活性.[结论]1-MCP处理能够保持香梨采后果实的硬度,延缓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1-MCP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MCP和1-MCP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货架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延缓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出汁率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保持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但1-MCP处理果实在货架期间软化较慢,口感下降,食用品质降低,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处理,在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基础上,改善了货架期果实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钙和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和萼端黑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善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筛选适宜的田间喷钙浓度和采后1-MCP处理浓度,为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分别通过采前喷施液钙(0.014;、0.017;、0.020;)和采后1-MCP处理(1.0、2.0和3.0μL/L),研究钙和1-MCP对库尔勒香梨黑斑病和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相比,采前喷施一定浓度(0.014;、0.017;)的液钙并结合采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库尔勒香梨果实软化,保持果实内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减少萼端黑斑病的发生,改善果实的贮藏品质.[结论]果实坐果2~6周内,喷施0.014;液钙,结合采后2.0μL/L 1-MCP处理果实,不但能使库尔勒香梨果实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且能降低贮藏期间果实萼端黑斑病的发生;喷施0.017;液钙,结合1.0 μL/L 1-MCP处理果实,能保持较高的VC;喷施0.017;液钙,结合2.0μL/L1-MCP处理果实,能使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  相似文献   

5.
采前喷钙对库尔勒香梨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增加果实的钙含量,提高采后果实品质.[方法]通过对库尔勒香梨采前喷施0.014;,0.017;,0.020;钙肥,研究采前喷施不同浓度液钙对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钙肥浓度越大,对抑制果实质量损失,保持果实硬度的作用越明显.[结论]0.020;的钙肥喷施效果最好.此外,0.020;的钙肥还有利于果实保持总酸含量,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但其抑制保鲜袋内CO2的释放效果较差.此外,0.017;的钙肥对于保持果实细胞的完整性,抑制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防止果实褐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1-MCP对猕猴桃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催熟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为完善1-MCP在猕猴桃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用1.0μL/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1-MCP处理),出库后取部分1-MCP处理猕猴桃,用750倍液的乙烯利浸果催熟(1-MCP+乙烯利处理),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1-MCP处理、1-MCP+乙烯利处理和对照处理猕猴桃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货架期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有效延缓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保持果实的营养价值,但1-MCP处理果实在货架期间软化较慢,味道偏酸,食用品质降低。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催熟,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介于对照和1-MCP处理果实之间,与对照相比,延长了贮藏期和货架期,与1-MCP处理相比,改善了货架期果实的风味。【结论】冷藏与1-MCP结合处理能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但1-MCP处理对果实货架期食用品质有不利影响,采取出库后乙烯利处理可以改善果实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叶面喷施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定期叶面喷施不同种类液体钙肥,分析成熟果实相关品质指标与施钙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相比,幼果期喷施康扑液钙对提高单果重的效果最好,提高了12.04;.不同时期喷施四种液体钙肥,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果形指数,但只有膨大期康扑液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形指数,降低了6.09;.幼果期喷施四种液体钙肥,都提高了果实硬度,仅有极量钙处理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提高了19.65;.除极量钙处理外,膨大期喷施氨基酸钙、果蔬钙和康扑液钙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1;、1.32;和2.26;.[结论]幼果期喷施康扑液钙和极量钙,分别对提高香梨果实单果重和果实硬度的效果最好.膨大期喷施康扑液钙对提高香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降低果形指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常温(20℃)和冷藏(0℃)条件下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采后贮藏品质及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能强烈抑制岳帅苹果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延迟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降低乙烯峰值,保持果实硬度,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能较好保持果实的外观颜色和风味。常温下(20℃)1-MCP处理果实货架期比对照延长2~3倍。冷藏条件下(0℃)对照果实仅能贮藏120 d左右,而1-MCP处理果实贮藏期在180 d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1-MCP间歇处理对采后李果实色泽的影响,以绿熟期"大石早生"李果实为材料,室温(25±1)℃下用1μL/L的1-MCP处理1次、2次、3次,1-MCP处理间隔期为3 d,以未处理果做对照,研究1-MCP间歇处理对李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果实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间歇处理可明显延缓李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果实转色进程,抑制了"大石早生"李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花青苷的积累。综合品质、口感与色泽,1-MCP间歇处理2次效果最好,能够在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基础上有效地延缓李果实的成熟衰老,使"大石早生"李果实的常温货架期延长6 d。  相似文献   

10.
1-MCP对不同施肥方式丰水梨常温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丰水梨(Hosu 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MCP(1-M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施肥方式丰水梨的影响,室温条件下1-MCP处理12 h后,室温贮藏。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明显延缓果实硬度、果实失水率的下降,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并阻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增加速率,延缓丰水梨在常温下的后熟衰老进程,从而较好地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精确定量施肥和常规施肥1-MCP处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成都平原采用精确定量施肥法能延长丰水梨果实货架期9~12 d,果实贮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秋季生长季中草地早熟禾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密度的分布动态。[方法]采用土钻法在生长季内对草地早熟禾草坪取样,研究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化,以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在秋季生长季中,草地早熟禾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密度的变化规律相同,8月底达到峰值,分别为0.18g/cm2、5.75×10-3g/cm3和114.64cm/cm3。根系各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少趋势。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草坪草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根系分配不同的光合产物。[结论]该研究为认识根系周转规律,C、N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循环、再分配的过程及根系不同时期的吸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抗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保鲜剂抗坏血酸、CaC l2对马铃薯的保鲜功能。[方法]用不同配比的保鲜剂浸泡处理马铃薯小块,5℃下贮藏10 d,分别对马铃薯进行褐变强度、硬度值、失重率的测定。[结果]0.5%抗坏血酸+0.3%CaC l2处理贮藏效果最好。[结论]抗坏血酸、CaC l2作为保鲜剂能较好地对鲜切马铃薯进行保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钙处理对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钙化合物,在不同时期对巨峰葡萄夏造果进行叶面或果穗喷施处理,测定各处理夏果果实钙素含量、日灼病发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日灼病发生率,降低幅度为17.9%~25.9%;钙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钙含量,增加幅度为11.6%~24.6%;钙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钙制剂处理能显著降低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增加果实风味和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在广西巨峰葡萄夏果生产中,可在幼果膨大期用1.5%的硝酸钙溶液进行喷穗处理,10 d后再处理一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方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16-118
[目的]研究能够提高桃果实品质的合理喷肥浓度。[方法]以豫农二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豫农二号桃喷施不同浓度、不同次数的氯化钙,分析喷施氯化钙对豫农二号桃果实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喷施钙肥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实硬度,还能使桃果实可溶性酸含量降低,提高果实风味。[结论]综合考虑,对桃果实喷施0.3%氯化钙1次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药用大黄在云杉林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于马尔康市梭磨乡毛木初沟云杉林下播种野生药用大黄种子,观察并检测其生长状况。[结果]药用大黄在生长季节,株高的变化幅度相对一致,根长、生物量的月间积累及年间积累均呈先慢后快的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线为幂函数方程;在生长季初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高于地下部分,说明地上部分生长速度较快,而在生长季后期,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率超过了地上部分。[结论]该研究为探讨药用大黄在云杉林下的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段居琦  王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09-1510
[目的]了解广西来宾市甘蔗生长季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春植蔗阶段需水特点,分析了广西来宾市甘蔗种植区1965~2007年3~11月逐月降水资料。[结果]广西来宾市有2/3的年份降水不能满足甘蔗需水,特别是9~10月几乎年年发生干旱,甘蔗生长季月降水变率大,春植蔗生长季总降水有随年份减少趋势,但主汛期6—7月降雨量随年份增加,这将导致来宾市春植蔗易发生干旱,特别是秋旱,且干旱发生机率和强度变大,同时也存在着主汛期6—7月发生局地渍涝灾害的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与建议。[结论]该研究对科学安排蔗田灌溉与人工增雨作业,提高甘蔗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为农业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177个站1971~2008年主要作物生育期(4~9月)的降水为研究资料,运用小网格插值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生长季降水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东北地区生长季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为-8.6mm/10a),1971~1980年是少雨期,1981~1990年是相对多雨期,1991~2008年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但这种减少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并不一致,总体表现在降水量相对少的地区稍有增加趋势,而降水量相对大的地区则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结论]由于生长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的地区为东北的主要产粮带,因此,由此引发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橡胶林通量观测数据质量。[方法]根据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试验站50米高通量观测塔2010年前6个月连续的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1994)的FSAM(Flux-Source Area Model)模式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橡胶林干季通量足迹与源区分布特征。[结果]不稳定条件下,传感器测得的通量信息源区比稳定条件时源区面积相对小;相同水平下非生长季的信息源区比生长季的信息源区大。在主风方向130°~270°,生长季不稳定条件下,通量测量的信息源区(P=80%)迎风方向范围在100~758m之间,垂直于迎风方向范围在-251~251m之间,非生长季不稳定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大些;生长季稳定条件下,分别为173~1858m,-534~534m,非生长季稳定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小些。风向在0°~130°、270°~360°时,相同大气条件下,其范围与主风向生长季的范围近似。[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通量计算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锡林河湿地土壤呼吸日变化及温度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土壤呼吸的特征和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有助于理清碳循环过程,进而对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结果做出预测。[方法]监测了内蒙古锡林河湿地3个群落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同时对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结果]锡林河湿地群落土壤呼吸强度与温度呈指数变化。土壤呼吸强度与温度具有极高的相关性(R2=0.92),但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其相关性存在差异。锡林河湿地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强度存在巨大差异。生长季呼吸强度是非生长季呼吸强度的510倍。[结论]该研究证明湿地群落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存在,并且其特征与生长季存在相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及脱蛋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玉米须多糖含量的差异及蛋白质的纯化。[方法]采用热回流法提取多糖及木瓜蛋白酶除去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找到木瓜蛋白酶的最优条件。[结果]吉林和松原乳熟期多糖含量为9.87%、10.15%,成熟期为4.85%、4.55%,乳熟期平均产率花柱为7.90%,柱头为12.58%,成熟期平均产率花柱为4.91%,柱头为3.51%。酶水解正交试验最优条件:酶底比1.00%,pH值5.5,体系在水浴中水解1.5h,温度为40℃。[结论]乳熟期多糖含量高于成熟期;乳熟期柱头含量最高,酶法可作为玉米须多糖的脱蛋白的工艺,除蛋白率60.31%,损失率为14.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