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盆栽微型月季离体培养繁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盆栽微型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以诱导腋芽增殖为繁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1.0mg/L);以茎段为继代材料的增殖系数均优于以顶芽为继代材料的增殖系数,同时顶芽的继代增殖系数以外源激素组合6-BA(1mg/L)+NAA(0.01mg/L)为优,而茎段的继代增殖系数以外源激素组合6-BA(1.5mg/L)+NAA(0.05mg/L)为优;壮芽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3~0.1mg/L)。  相似文献   

2.
梁小敏  朱朝晖  胡细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56-17357
[目的]建立白术茎尖的离体快繁体系,筛选最佳培养基。[方法]以白术的茎尖为外植体,设置7种附加NAA、IBA、6-BA不同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进行茎尖诱导分化与增殖培养,设置5种附加不同浓度NAA的1/2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将驯化后的试管苗置于草木灰与草炭土(1:2)的混合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结果]7种诱导分化与增殖培养基中,MS+6-BA0.4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白术芽的萌发,芽成活率达100%;MS+6.BA0.5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诱导丛生芽增殖。5种生根培养基中,以1/2MS+NAA0.1mg/L+活性炭0.5g/L诱导白术生根的效果最佳,生根率达66.7%。驯化后的试管苗在草木灰和草炭土的混合基质中培养,试管苗成活率高。[结论]该研究为白术实现工厂化育苗及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季节的云南拟单性木兰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探讨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激素配比对腋芽萌发和生长以及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于6月份的木兰幼嫩茎段不适宜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2.5%NaClO15min+0.2%HgCl28min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最好;最适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2,4-D0.1mg/L+KT0.5mg/L+蔗糖5%+琼脂0.6%,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1mg/L+GA30.1mg/L+蔗糖5%+琼脂0.6%。  相似文献   

4.
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用腋芽启动的幼嫩花梗,以MS+3.0mg/L6-BA培养出芽率最高,达90%以上;MS+5.0mg/L6-BA+0.5mg/LNAA诱导茎尖原球茎状体,诱导率最高,达100%;原球茎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mg/L6-BA+0.2mg/LNAA+1.5%o活性炭,增殖系数达2。3;添加6-BA和NAA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生根,平均根数达到3.2条;过渡培养能够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欧李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正德  庞发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97-17798
[目的]研究欧李脱毒快繁技术。[方法]以欧李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微茎尖组培脱毒研究,探讨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欧李茎尖脱毒快繁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4mg/L+IAA0.5mg/L;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3mg/L+IAA0.4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2/3MS十IAA0.5mg/L。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显示,0.3~0.4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V)的脱毒率分别为71.6%和73.0%。[结论]试验表明,利用欧李嫩梢为外植体进行茎尖组培脱毒快繁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玉果蔗组培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玉果蔗脱毒后长出的茎类组织作为外殖体进行离体培养,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 6-BA+0.1mg/L NAA;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5.0mg/L6-BA+0.2mg/LNAA;壮苗培养基为MS+0.2mg/L6-BA+0.5mg/L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NAA+1.0mg/LIBA+2.0mg/L多效唑,在继代增殖及壮苗培养阶段用液体浅层培养。在培养期间,苗势较好,苗体粗壮,生长均匀,充分证明组培脱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陈泽雄  刘奕清  黄登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50-17352
[目的]为印度橡胶榕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印度橡胶榕“黑金刚”茎尖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组合进行组织培养,选择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初代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诱导率达69.7%;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增殖系数达2.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IBA0.1mg/L,其生根率为100%。[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印度橡胶榕“黑金刚”的离体再生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谭甜  季勤  张云峰  孙彩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67-9868
[目的]大花蕙兰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方法]以茎尖和带有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大花蕙兰茎尖的原球茎诱导率高于侧芽,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2.0mg/L6-BA+0.2mg/LNAA+1.0%芦荟汁;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1/2MS+2.0mg/L6-BA+0.2mg/LNAA+150g/L香蕉泥+1.0%芦荟汁;“井”字形切割(底部不分开)是原球茎增殖较为理想的切割方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大花蕙兰大规模工厂化育苗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慈菇茎尖为外植体,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及激素配比探讨茎尖分化率以及慈菇的增殖系数。结果表明,用10%安替福民浸泡2min,75%乙醇表面消毒30s,再用0.1%升汞处理10min的方法消毒效果最好;茎尖分化的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BAP+0.2mg/LIAA+30g/L蔗糖,pH值5.8;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4.0mg/LBAP+0.2mg/LNAA+30g/L蔗糖,pH值5.8,增殖系数为4.55。  相似文献   

10.
茉莉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比较了不同6-BA和IBA配比对茉莉茎段芽诱导的影响,及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6-BA和IBA配比对茉莉芽增殖的影响;并以1/2WPM为培养基,比较了不同NAA浓度处理及不同生根方法对离体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2.0mg/L+IBA 0.1 mg/L处理诱导率最高,达96.75%,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35℃下6-BA1.0mg/L+IBAO.2mg/L组合对试管苗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为5.31;最佳生根培养方式为1/2WPM+NAA 1.0 mg/L处理7 d后转入空白培养基,进行两步法生根,生根率为98.41%。从而初步建立了茉莉的离体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叶连翘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技术。[方法]以细叶连翘的茎及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细叶连翘试管苗进行分化与诱导、增殖与生根培养试验,并对试管苗进行炼苗与移栽。[结果]经分化与诱导培养后的无毒茎尖分化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10d后分化出丛生芽,20d后苗高3~4cm,将3~4cm的丛生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7d后有不定根形成,20d后丛生苗生根率达100%,根长2~3cm的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8%。[结论]获得了细叶连翘茎尖培养的启动培养基(MS+6-BA0.5mg/L+IBA0.2mg/L)、增殖培养基(MS+6-BA1.5mg/L+IBA0.2mg/L)和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s/L),建立了细叶连翘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缩短枇杷繁育周期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枇杷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冠玉”枇杷的种子、茎尖、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研究。[结果]种子萌发率高,可达100%。茎尖在培养基MS+6-BA1.2mg/L+NAA0.6mg/L+GA30.5mg/L上展叶最好。茎段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GA30.5mg/L上萌芽最好,萌芽率达68.9%,其次为MS+6-BA1.2mg/L+NAA0.4mg/L+GA、0.5mg/L。茎段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GA30.5mg/L上诱导不定芽最好,其次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2mg/L。初代无菌苗在培养基MS+6-BA1.5mg/L+NAA0.3mg/L上增殖最好。[结论]培养基成分的调配对外植体的萌发、增殖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激素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以芽繁芽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广西铁皮石斛良种选育及种苗繁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广西桂平种、容县种和西林种3种野生铁皮石斛后代材料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和壮苗生根培养,探讨不同消毒时间和不同激素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培养等过程的影响。【结果】3种材料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10min,污染率仅10.0%-20.0%;桂平种丛生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6-BA+0.2mg/LNAA+10%椰子汁,丛生芽诱导率7.8%;容县种和西林种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6-BA+0.2mg/LNAA+10%椰子汁,丛生芽诱导率分别为23.1%和30.8%。3种材料丛生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0.2mg/LNAA+10%椰子汁,平均增殖倍数为3~5倍;壮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5mg/LNAA+0.2mg/LIBA+10%香蕉泥,生根率在95.0%以上;以松树皮为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在90.0%以上。【结论】以桂平种、容县种和西林种3种野生铁皮石斛后代材料茎段为外植体均可建立以芽繁芽离体培养技术体系;在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中增加继代次数,可提高铁皮石斛的诱导率和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生姜品种竹姜与黄姜幼嫩根茎经高温预培后,剥取茎尖分生组织在MS 1.0mg/L 6-BA 0.5~1.0mg/LNAA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30~40d后分化出1.9个小芽,此时将细胞分裂素6-BA浓度增加到2.0~3.0mg/L,培养30d小芽增殖4.2个以上。生长素NAA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激素,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平阳霉素处理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一代品种雪山椰菜花和自交系SZ-7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平阳霉素处理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效果以及不同平阳霉素处理浓度对离体培养茎尖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BA2mg/L和NAA0.25mg/L诱导茎尖产生不定芽的效果优于子叶和下胚轴;6-BA0.2mg/L+NAA0.02mg/L+MET0.2mg/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佳;平阳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明显,处理浓度越高,种子萌发后真叶抽出率越低;随着平阳霉素处理浓度的提高,茎尖存活率下降,且异常苗和玻璃苗增加,平阳霉素80mg/L、30min的处理对茎尖的诱变效果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6.
建德锋  孙良岩  陈凯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60-17361
[目的]筛选球根海棠叶培养中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方法]通过组织培养试验,从接种、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3个阶段对球根海棠叶离体培养中的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结果]在Ms+6-BA1.00mg/L+NAA0.20mg/L+Ade5.00mg/L的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分化丛生芽,诱导成芽率达100%,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添加6-BA有利于芽的形成,在配方中添加Ade能促使诱导;在MS+6.BA0.10mg/L+NAA0.01mS/L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增殖系数高达40,且丛生芽整齐、健壮,最适用于生产;在1/2MS+IAA0.80mg/L培养基上生根壮苗,生根时间短、根系位置适宜、根系条数偏多,最为理想。[结论]筛选出了球根海棠叶离体培养时诱导阶段、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在MS+6-BA1.00mg/L+NAA0.20mg/L+Ade5.00m∥L的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分化丛生芽,然后在Ms+6-BA0.10mg/L+NAA0.01mr/L的培养基上快速增殖,在1/2MS+IAA0.80mg/L培养基上生根壮苗.再出瓶培养成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17.
以切花多头菊茎尖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浓度的 MS培养基上进行茎尖离体培养,通过对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丛生芽和生根的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0.1 mg/L NAA+2.0 mg/L 6-BA ,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0. l mg/L NAA ,组培幼苗在1/2 MS+0.5 mg/L NAA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草莓(Fragaria vesca)EMC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对其茎尖培养及获得的组培苗的快繁和叶片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EMC茎尖培养的培养基为MS+0.5mg/L6-BA+0.2mg/LGA;适合组培苗快繁的培养基为MS+1.0mg/L6-BA+0.2mg/LGA+0.02mg/L IBA;将EMC草莓叶片近轴面向下接入MS+2.0mg/L TDZ+1.0mg/L2,4-D培养基中,暗培养20d后,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可分别达到100%和73%。本试验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野生草莓EMC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及叶片再生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东方百合试管成球和种球低温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外源激素、蔗糖和低温处理,对东方百合品种索蚌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其茎尖分生组织分化、试管成球和种质保存。结果表明,鳞片诱导小子球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 0.2mg/L;茎尖诱导和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 0.5mg/L;试管成球的最适蔗糖浓度为75g/L。8周5℃低温处理对组培苗的生长有利;-1℃低温对百合种质保存有利。  相似文献   

20.
以山葡萄“双优”品种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不同处理时间、不同茎尖长度对组培苗脱毒茎尖成活率的影响,同时筛选茎尖脱毒培养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葡萄茎尖脱毒培养中,最适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05mg/L+蔗糖30girl+琼脂9g/L.采用热处理20~30d的茎尖成活率较单纯茎尖培养(0.2mm)成活率也有增加,且热处理时间20~30d,茎尖大小在0.4mm左右时的组培苗长势好,死亡率几乎为零,茎尖成活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