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栽培食用菌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秸秆带来的污染与传统秸秆利用方式两方面,分析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综述了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香菇、木耳、平菇等为主的秸秆栽培的食用菌,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菌筒制备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以青霉和木霉为害最重。要提高食用菌产量,在菌筒培料过程中应采取以下10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主料生产食用菌。本文介绍了秸秆基料化栽培平菇和黑木耳(挂袋栽培)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料配方、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科学挂袋(黑木耳)、采收标准、采收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苎麻秸秆栽培鸡腿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腿菇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食用菌,其栽培适宜温度在5~25℃。我省有大量苎麻栽培,每亩苎麻每年可产秸秆500kg左右,苎麻秸秆大都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此我们介绍一种将苎麻秸秆粉碎后栽培鸡腿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登 《广西农学报》2008,23(4):80-81
文章介绍了广西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概况,其中2007年栽培面积最大的双孢蘑菇(约占食用菌总面积466.7hm2的60%),稻草使用量为68.25万t,占广西稻草年产出量的5.6%;同时提出了广西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并分析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孢蘑菇 ,俗称蘑菇 ,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色质白嫩 ,肉质细美 ,营养丰富 ,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 ,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最大、创汇率最高的食用菌产品。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还局限于稻草、麦秸等 ,限制了双孢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 ,大量的玉米秸秆因得不到利用 ,秋天大量焚烧 ,既浪费了资源 ,又污染了环境。近年来 ,我们在食用菌产业开发中 ,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从菌种选育、原料加工发酵、出菇场所选用、出菇管理和出菇模式的选用都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摸索 ,建立了一条北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的…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的碳氮含量丰富,是制作食用菌培养料的最佳原料。秸秆栽培食用菌经济效益可观,以每667平方米的春秋两季的作物秸秆(麦草、玉米秸秆)可供栽培使用来计算,可生产秋菇6000千克、舂菇1500千克,价值27000元左右,扣除12000元左右的材料成本、人工费用及菇房折旧,每667平方米秸秆种植食用菌的纯收入可达15000元,远远超过春秋两季作物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棉柴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好材料。利用棉柴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较好地解决了这类培养基材料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同时,生产鲜菇后剩余的蘑菇糠是一种带菇香味的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也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一、利用棉柴秸秆种植食用菌的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培养料可选用多种农作物秸秆(如棉柴秸秆、大豆秸秆、玉米秸秆等),应新鲜无  相似文献   

9.
大豆秸秆栽培平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食用菌栽培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扩宽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以大豆秸秆为栽培原料,对发菌期间菌丝长势、长速、出菇期子实体形态、产量等指标进行考察,探讨大豆秸秆栽培平菇的最适添加量。[结果]大豆秸秆替代木屑比例30%时,发菌期间平菇污染少、菌丝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与对照相当,可见豆秸栽培平菇切实可行,且豆秸粉碎粒径值在1.0 cm左右时比较适宜,过长容易扎破菌袋或者造成"菠萝袋"现象,过短则不便于通气,发菌缓慢。[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平菇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香菇、木耳、平菇等为主的秸秆栽培的食用菌,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菌简制备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以青霉和木霉为害最重.要提高食用菌产量,在菌筒培料过程中应采取以下10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水稻秸秆作为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开展了水稻秸秆栽培杏鲍菇(野树林—杏2号)试验。结果表明,野树林—杏2号对以水稻秸秆为主要栽培原料的培养基适应能力表现较好,菌丝培养最适菌龄为28 d;最佳修蕾方式为留主蕾2~3个,最佳修蕾期为主蕾长3.5 cm时;野树林—杏2号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中,其子实体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在智能温室环境中栽培最佳,标准温室大棚和简易温室大棚栽培次之。  相似文献   

12.
长稻麦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平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长稻麦草秸秆和草粉、棉籽壳栽培食用菌的转化率、成本、产量等差异,结果表明:长稻麦草秸秆栽培食用菌具有省时、省工、转化率高、成本低、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栽培食用菌的品种、栽培前准备、栽培料处理、菌包制作、菌包培养管理、菌墙垒制、菌墙出菇管理、采菇等方面简述了食用菌的秸秆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秸秆作为培养基料栽培食用菌.方法:利用稻草秸秆、树叶、木屑分别加入到平菇以及香菇的培养基中,以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培养基料对平菇以及香菇菌丝在生长高度,生长状况,产菇量以及生物学效率上的影响.结果:平菇以及香菇在稻草秸秆的生长态势最好,生长高度在同时间段里较树叶和木屑的好.结论:秸秆中由于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能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可用于食用菌的栽培中.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汶上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作物秸秆栽培双孢菇和平菇等食用菌,再利用菌糠栽培鸡腿菇,可使生物产量提高近1倍,从而使物质能量逐级得到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了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好材料.采用作物秸秆及下脚料发酵技术栽培平菇,技术简单易学,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秸秆栽培食用菌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能确保食用菌的正常栽培,又可最大程度降低生产食用菌的成本.该文介绍了选择合适菌种、预先处理秸秆、适当添加营养、控制原料含水量与密度、调节原料pH值等基质制作要点,以及培育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的配方.此外,生产食用菌后的菌糠还可制作生物基肥,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循环农业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汶上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作物秸秆栽培双孢菇和平菇等食用菌,再利用菌糠栽培鸡腿菇新技术,可使生物产量提高近一倍,从而使物质能量逐级得到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物秸秆作为农作物生物学产量重要组成的部分,绝大多数被农民作了燃材或就地焚烧,未能加以有效利用,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为寻找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变废为宝,我们围绕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改良土壤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探索出一套食用菌生产-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土壤改良生态链式作物秸秆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汶上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作物秸秆栽培双孢菇和平菇等食用菌,再利用菌糠栽培鸡腿菇新技术,可使生物产量提高近1倍,从而使物质能量逐级得到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