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07,(3):18-19
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工小拱棚,使西瓜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于6月上旬上市,比露地栽培早30~40天成熟,比单纯的地膜覆盖早15~20天成熟.  相似文献   

2.
西葫芦较耐低温,生育期短,结瓜早,以嫩瓜上市受到消费者喜爱.西葫芦采用双膜覆盖,即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比露地栽培提早30~45天上市,一般亩产3 500~4 000千克,产值2 000~2 500元,亩纯收入1 200~1 800元.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较耐低温,生育期短,结瓜早,以嫩瓜上市。采用地膜覆盖 小拱棚比露地栽培可提早30-45天上市,一般667平方米产3500-400千克,产值2000-2500元,纯收入1200-18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一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与常规栽培的一苗一瓜相对而言.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消除了上市集中下市早的弊端.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利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栽培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早播种和定植,使西瓜成熟期更加提前,对保证西瓜一栽多熟栽培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正>早熟西瓜套种甘蔗是近年来豫东早熟西瓜种植区新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西瓜在2月上旬温室育苗,3月上中旬移栽。利用"三膜一苫"(早春种植后地膜覆盖,外搭小拱棚农膜覆盖,膜外盖一层草苫,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农膜)保温栽培技术,6月上旬西瓜成熟上市,一般每667 m~2生产西瓜4000~5000 kg,产值8000元左右。甘蔗比西瓜早10天种植,  相似文献   

6.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地膜)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成熟上市.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平均亩产西瓜3 500千克左右,亩产甘薯1000千克左右,亩平均收入在2 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美洲南瓜)较耐低温,生育期短,结瓜早,以嫩瓜上市受到消费者喜爱。但随着西葫芦普及推广,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而采用早熟品种加小拱棚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可提早30天~45天上市,一般667平方米可产3500公斤~4000公斤,产值2000元~2500元,纯收入1200元~1800元。稻田西葫芦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纳西甘甜瓜是南疆农业灌区特色甜瓜品种之一,其肉质橙红,香甜清脆,成熟早.早春采用小拱棚栽培,6月中下旬即可成熟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上市20~25 d,平均产量达到2 t/667m2以上,纯收益1500元/667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纳西甘甜瓜早春小拱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拱棚洋香瓜双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提前20余天上市,一次性投资少,还可以轮作换地。1、品种选择选用生长期在100天以内,开花早、易坐瓜、成熟早及抗病较强的品种,如伊丽莎白、中甜一号等。2、培育壮苗育苗一般在大棚内或温床上进行,育苗时间在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0.
“天热西瓜上市早,价格卖得好。”近日,随着气温上升,江苏农垦东辛农场西瓜种植户们的大棚西瓜也逢时上市,抢占了本地西瓜上市的最佳时机,时价每斤2.5元左右,周边地区的瓜贩纷纷前来抢购。今年,东辛农场共种植大棚西瓜5000亩,种植户们坚持早搭棚、早育苗、早移栽,并普遍采用了两棚三膜栽植技术,在大棚内加设小拱棚,有效保证了瓜茁生长温度,西瓜上市时间比以往提前一周,为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11.
大棚礼品西瓜一茬栽培两茬收获的主要技术是:西瓜采用三蔓整枝法,将主蔓吊起,在主蔓不同部位进行授粉留瓜,错开授粉时间和留瓜部位,利用礼品西瓜个小、成熟早、上市快的特点,进行二次留瓜,以达到一茬栽培收获两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甘肃静宁是我国著名瓜果之乡,伴随着静宁西瓜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张,静宁群众创出了许多实用性强、增产效果好、省工的西瓜种植新技术,现给大家介绍如下: 一、地沟小拱棚地膜覆盖促进早熟栽培技术 该技术的要点为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耕翻,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1亩)施入优质农家肥5000~6000公斤、磷酸二铵30~40公斤;按2米间距挖深、宽各30厘米左右的地沟,沟上用细竹子、薄木片做高出地面30厘米的小拱棚,用宽80厘米的地膜覆盖烤地升温;在清明节气前7~10天播种,播种品种以"早冠农"为主,每667平方米栽800~ 900株.待晚霜过后放苗、平沟,将蔓拉顺一个方向并固定,通过人工辅助授粉,保证第二雌花适位坐瓜,坐瓜后及时追肥,促进生长.一般应用该技术栽培的西瓜较露地栽培的早熟5~7天,每公斤售价提高0.6 ~ 0.8元.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西瓜早熟栽培方式,它可以显著地促进西瓜根系和植株蔓叶生长,提早开花结果,比露地栽培提前10~15天采收上市,产量可增加20%~3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既可利用地膜保墒和增温,以保护和促进根系的发育,又可利用棚膜保护瓜苗地上部,防低温、寒风和轻霜冻,使幼苗在外界气温稍低的季节仍能在棚内正常生长。一般幼苗可在终霜前30d定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比地膜覆盖栽培西瓜提早15~20d上市,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已经成为我国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形式。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  相似文献   

15.
<正> 小拱棚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管理、经济效益显著,近几年来在很多种类的蔬菜生产上得以广泛应用。小拱棚栽培西葫芦在太原、晋中地区已有一定面积,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30—45天上市,亩产5000—7500公斤,亩产值1500—2250元,对解决春淡季缺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选用优种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选用早熟、直立,结瓜性能好、适宜于保护地栽培的早青一代西葫芦较好,露地直播45天可采摘重250克以上的嫩瓜,用小拱棚栽培30  相似文献   

16.
西瓜小拱棚栽培是早春低温季节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加盖小拱棚,从而达到早熟、增收上市目的的栽培方式,又称双膜覆盖栽培。总结了西瓜小拱棚栽培技术,包括选择早熟品种、提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适时定植、加强温度管理、整枝、理蔓、压蔓、人工授粉及留瓜、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西瓜小拱棚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抗病苏蜜西瓜为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抗病优质西瓜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不早衰.雌花出现早.坐瓜性好,开花至果实成熟30天,全生育期85-90天。果实椭圆形,墨绿色,瓤红,质细,单瓜较大,一般重4-5公斤,大的7~8公斤,套作地亩产2500公斤.西瓜连作地一般产量可达3000公斤。适宜华东、华北地区大中小棚早熟栽培及露地栽培。现将其亩收益在2000-3000元的单幅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拱棚种植西瓜具有投资少、技术简单、上市早、收益高等特点,若和育苗措施相配套,可以在当地终霜前45天开始育苗,终霜前20余天在小拱棚定植,上市期可提前1个多月,6月上旬即可成熟上市,667米2产量可达5 000千克以上,667米1产值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 早西瓜的时间效益非常明显,瓜农也认识到早西瓜身价高,但苦于没有大棚不能生产。其实,没有大棚也可生产早西瓜。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西瓜可提早20~30天上市。当露地西瓜开始上市时,早西瓜早已销完。 1.选用早熟良种。如郑杂5号、郑杂7号、郑杂9号等。 2.培育壮苗。2月中旬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酿热物育苗等;没有条件的可采用地膜低拱覆盖  相似文献   

20.
西瓜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 ,栽培形式多样 ,其中以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覆盖栽培面积最大 ,使西瓜大量集中在 6~ 7月份上市 ,价格较低。大棚栽培最早在 5月下旬上市 ,而日光温室栽培由于技术复杂 ,投入高 ,面积很小。这就形成了 5月上中旬以前的淡季市场 ,市场上西瓜很少。采用“三膜一苫”大棚栽培形式 ,由于增加了草苫覆盖保温措施 ,定植期比普通大棚栽培提早 1 5~2 0天 ,上市提早 1 0~ 2 0天 ,弥补了淡季市场 ,价格较高 ,效益可观。产值达 6 0 0 0~ 80 0 0元/ 6 6 7m2 。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以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