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质量标准》2008,(4):54-54
据悉.为科学有效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促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部门加大了耕地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力度.先后共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27个.耕地质量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在耕地质量标准体系中.基础标准3个,包括《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和《中国土壤分类编码》。操作规程3个,包括《土壤监测规程》、《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程》和《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建设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农业发展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在耕地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缺少技术支撑,因而使得整个检测工作开展还存有偏差,需要就新形势下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提升做出改进。鉴于此,本文就新形势下提升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进行了探讨,主要阐述了耕地质量评价发展和方法,总结了加强耕地质量检测的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措施,以期为耕地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建设水平越高越高,人们对农业发展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耕地质量检测分析,能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对提高我国农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在耕地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缺少技术支撑,因而使得整个检测工作开展还存有偏差,所以需要就新形势下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提升做出改进。鉴于此,本文就新形势下提升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探讨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耕地质量评价概述,就极强耕地质量检测的实践意义和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提升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耕地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规范上海市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的运行程序、强化检测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分析化验水平、确保检测数据质量,阐述了上海市土肥检测体系围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建设和肥料市场监管等工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取得成效、存在不足及发展对策。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本市土肥检测体系逐步健全、检测水平大幅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本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强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是保证土壤耕地质量、肥料产品质量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通过近几年土肥检测体系建设情况分析,提出了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制度、硬件、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工作思路,并对进一步健全、完善土肥检测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壤肥料质量检测工作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耕地质量评价的前提。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土壤肥料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国家也建立了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土壤施肥标准,对农业种植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土地肥料检测能力验证是土地肥料检测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行业检测水平。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土壤肥料检测体系任务比较大,而及时掌握土地肥料检测能力验证水平,对耕地质量建设有重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能力验证在我国多个行业的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提升行业整体检测质量上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评价和有机质提升等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工作任务量大增,在此背景下,及时掌握土壤肥料检测能力水平,加强检测体系在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监管肥料市场和耕地质量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建设,近年来,更是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着力改善我国耕地基础设施条件。然而,由于现行耕地质量建设的法律体系不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不仅未能遏制全国耕地数量锐减的势头,在耕地质量建设方面也是不进反退。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省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做到了村一级,这是一个创举,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数据积累是不可能做到的,技术深度和工作进度都走在全国前列,这是一个主动作为的好范例。"6月28日,正在武汉组织召开全国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培训班的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土壤肥料检测处处长李荣,对湖北省耕地质量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来,随着《湖北省耕地质量保  相似文献   

10.
朱莉  赵灵芝 《北京农业》2007,(30):79-82
土肥检测技术是保证土壤耕地质量、肥料产品质量的基础,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通过近几年土肥检测体系软、硬件建设情况分析,提出了健全、完善北京市土肥检测体系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的要求,新一轮耕地质量分等需要将未投入使用、未体现现实质量,但具有开发潜力和潜在质量的耕地资源本底纳入分等因素中。标准耕作制度是耕地分等中计算耕地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系统地从耕地资源本底的角度提出确定标准耕作制度的方法,对标准耕作制度的定义、确定原则、确定方法及结果进行更新,明晰耕地本底质量能更好地服务于三调耕地分等。基于耕地的气候资源本底和作物生态适宜性,应用定量模型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定性评价法进行分区归并和标准耕作制度确定。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建立地理要素与气候要素的空间关系,得到经过地形校正和优化的全国水热资源分布。2)依据熟制划分标准,得到不同水热资源条件下的全国潜在熟制空间分布。3)根据熟制和作物生态适宜性差异,进一步划分了12个标准耕作制度一级区和51个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4)结合作物种植优势和农业发展趋势,确定了不同分区内以熟制、作物组成配置为核心的标准耕作制度。以资源本底和作物生态适宜性为切入点确立了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体系,相比上一轮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各地区在资源禀赋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典型耕作方式,可以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标杆”,适应未来农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耕地质量的国家标准,这一标准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及特定区域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将为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科学的指标和方法。《耕地质量等级》对全国耕地土壤健康情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是否满足农产品持续生产的能力等进行评价,将耕地质量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标准将全国耕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相似文献   

13.
三农资讯     
《吉林农业》2015,(5):1-3
<正>吉林省完成国内首个《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工作吉林省质监局以《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吉林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试行)》、《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和《关于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依据,在全省开展18个县(市、区)试点进行土地整治的实践基础上,由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土地整理中心共同完成全国首个《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该标准已经正式批准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对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夷陵区始终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量质并举,聚焦耕地质量建设提升,2019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2.75万亩,投入各级资金2.34亿元。本文介绍了夷陵区现有耕地质量现状,分析总结了限制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和升级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供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系统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根据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现状,系统阐述了全国范围和部分区域耕地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塔县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归纳整理地力要素主要指标,并将各等级耕地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了解掌握了耕地等级状况,为提升土壤耕地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依据《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江苏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指标》,在昆山市采集1321个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了昆山市耕地质量现状,指出了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该文根据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现状.系统阐述了全国范围和部分区域耕地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建设农业生产标准与检测体系的必要性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提出的建立我省农业生产标准与检测体系的建议是 :尽快制定标准、建立检测机构 ;联系实际 ,高起点地建立我省农业标准体系 ;加强农业制标试验工作 ,提高农业标准质量 ;加大投资 ,高标准建设我省农业检测网络体系 ;加强标准化和检测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抓好示范区建设 ,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郑丽真 《农技服务》2010,27(11):1515-1516
分析泉州市耕地数量、质量和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体系现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途径,加强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