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薯机械化移栽是目前甘薯机械化种植的薄弱环节,由于薯苗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茎秆弯曲及群体纠缠等物理特性,移栽过程中的分苗取苗技术已成为制约甘薯自动移栽机设计和发展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阐述国内外甘薯分苗取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投入使用的甘薯自动移栽机进行比较,得出现有甘薯自动移栽机存在人工参与度过高、甘薯分苗专用装置少和地区差异大等问题。提出设立甘薯标准化育苗剪苗规范、细化移栽过程,加强视觉识别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发展建议,为甘薯机械化移栽分苗取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良种育苗是创优造林绿化的必要前提,是搞好林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紧密结合齐齐哈尔地区的实际对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经组培扩繁,进行移栽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试管苗根系发育情况、试管苗木质化程度、移栽基质、遮荫管理等四个主要因子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在0.01水平差异均极显著。确定出试管苗根系发育的好坏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特点。穴盘育苗和无土育苗的育苗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便于机械手夹持,适用于棉花育苗移栽,因此研究穴盘育苗移栽机及无土育苗裸苗移栽机是棉花移栽机发展的趋势。根据目前生产实际和经济条件,研究开发半自动移栽机更切合实际,也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咸水造墒条件下植棉方式对产量与土壤水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5g/L微咸水造墒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基质育苗移栽覆膜、沙培育苗移栽覆膜、点播覆膜与基质育苗移栽不覆膜、沙培育苗移栽不覆膜、点播不覆膜)对棉花土壤水盐变化过程、成苗率、叶面积指数、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通过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温度和抑制盐分表聚,削弱了盐分胁迫对棉花的危害程度,棉花的成苗率、花铃期前的叶面积指数、霜前花率以及产量均高于无覆盖处理,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纤维品质;基质育苗移栽和沙培育苗移栽技术呈现了一定的增产潜力,尤其是在棉花生长中后期连阴天较多的2011年,育苗移栽棉花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综述山西省农机研究所张又良李国强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南殿杰图12ZYB—2型钵苗移栽机一、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简介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是指采用农机装备提前育苗,用机械把苗移栽到大田的机械化复种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6.
以用于机械化移栽所需的秧苗培育为出发点,在满足幼苗生长和培育优质苗的基础上,通过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以草炭、蛭石、壤土组成的不同配比复合基质的物理特性、制钵育苗机械Perfect300制钵机械性、复合基质的经济性3个方而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基质加入适量壤土所育幼苗符合生产要求,适合机械化制钵的作业过程,所得到的钵体机械强度满足移栽技术工艺。研究结果为机械化育苗复合基质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自动移栽机械关键部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延长了作物生长期,有效避开了春倒寒期间的恶劣气候环境,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长期提前的综合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全自动移栽机械的研发与改进是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应用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外移栽机械正向着智能化、专业化发展。为此,利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将全自动移栽机械归纳为栽植系统、供苗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3个主要部分,阐述了各个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对比了各类典型全自动移栽机关键部件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适用范围;同时,重点介绍了栽植系统中开沟式、鸭嘴式和钻入式开穴开穴机构的优缺点和选用原则,供苗系统中自动排苗机构、自动取苗机构和自动投苗机构的运动轨迹和执行方式的优化措施;电气控制系统中PLC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自适应FuzzyPID控制系统的应用局限性;展望了全自动移栽机械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自动、高效、准确移栽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稻钵苗有序移栽的可行性,给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的研制提供工艺参数,以YP450C水稻插秧机为机体,确定了钵苗移栽工作部件及其传动系统,研制了水稻钵苗有序移栽试验装置.借鉴国内外钵盘育秧技术,在室内模拟水田实际工况,采用气吸式取苗原理移栽空气整根盘育乳苗,进行育苗和移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气吸式原理移栽空气整根钵体乳苗所需要的真空度范围为400~900Pa;移栽后钵苗排列有序,钵苗入土直立度高.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花卉穴盘苗取栽一体式自动移栽机构带苗现象,提高移栽效果,对移栽机构末端执行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并结合机构自身特性以及移栽工作要求,重新分析和确定了移栽机构优化目标,应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分析和优化软件,通过目标导向法,优选出一组机构参数并试制样机。分析了花卉育苗基质物理特性对移栽的影响,选取3组不同育苗基质及含水率的向日癸穴盘苗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基质成分为纯泥炭的穴盘苗,其钵苗根系生长包络性好,便于取苗,取苗成功率为98%,栽苗成功率为83.9%,带苗率为13.8%。比较机构改进前后的试验结果,移栽效果和带苗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基质成分中随着珍珠岩和沙子比例增加,钵苗根系包络性变差,钵体强度降低,取苗和栽苗成功率下降,而带苗现象增加。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设计后机构的有效性以及在不同育苗基质条件下的适应性,为解决移栽机构带苗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农膜覆盖和无纺布覆盖育苗棚内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及其所育秧苗移栽后的发根能力和分蘖速度,明确了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的壮秧机理,旨在为此项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卢坤  李美辰  秦勇 《农业工程》2020,10(12):102-106
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可为新疆和田地区黄瓜穴盘育苗提供参考。采用穴盘育苗技术,把椰糠、商品有机肥、沙子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成复合基质进行黄瓜育苗,设置5个处理和1个对照。对照基质配比为椰糠∶商品有机肥=20∶1,5个处理的基质配比分别为椰糠∶沙子∶有机肥=16∶1∶1、椰糠∶沙子∶有机肥=18∶1∶1、椰糠∶沙子∶有机肥=20∶1∶1、椰糠∶沙子∶有机肥=22∶1∶1、椰糠∶沙子∶有机肥=24∶1∶1,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椰糠∶沙子∶有机肥=22∶1∶1的处理H4,培育的黄瓜幼苗综合隶属函数值较高,优于对照(椰糠∶有机肥=20∶1),长势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椰糠∶沙子∶有机肥=22∶1∶1的椰糠型复合基质配比作为和田地区黄瓜穴盘苗生长的育苗基质,对培育黄瓜壮苗有利,可以作为和田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穴盘育苗的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玉米移栽机投苗时经常出现的钵苗倒伏、翻转情况,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零速投苗”和“低加速度投苗”的栽植机构,利用SolidWorks对其进行建模、运动和动力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结构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
陈源雄  洪一正 《农业工程》2018,8(8):119-122
针对无公害尖椒育苗移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展开详细的探究,从栽培地块的选择、育苗工作、整理与移栽工作、田间管理工作、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尖椒采收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对提升无公害尖椒的培育质量,促进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圆柱凸轮的株距可调式取苗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盘苗疏植移栽是设施农业育苗的关键步骤,可为幼苗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实现增产增收。针对疏植移栽环节中,可调株距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易损苗伤苗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圆柱凸轮的株距可调式取苗末端执行器,可实现不同株距之间的疏植移栽作业。首先,对末端执行器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确定其工作原理;其次,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圆柱凸轮与取苗手指各关键参数,并分析其作业状态下受力情况;然后,利用EDEM与Recur Dyn建立苗钵根土复合模型,进行耦合仿真单因素模拟试验,确定后续正交试验因素范围;最后,搭建了穴盘幼苗疏植移栽试验平台,以取苗针夹角、入土角、取苗针间距和变距速度为试验因素,以苗钵最大形变量和移栽成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在最优参数组合为取苗针夹角10°、入土角4°、取苗针间距8 mm、变距速度5 mm/s下,选取128穴至72穴与72穴至50穴两种疏植移栽要求进行验证试验,移栽后128穴钵体形变量平均值为(1.13±0.68) mm, 72穴钵体形变量平均值为(1.51±0.64) mm。总移栽成功率为93.33%,整机移栽效率为22株/min,满足不同穴盘规格疏植作业...  相似文献   

15.
为给花卉种苗自动化生产装备开发提供形态设计参数,为普通育苗户提供育苗过程中各时间点育苗质量评价依据,研究白掌组培苗在标准生长环境下的三维动态仿真模型。针对白掌组培苗育苗阶段,采用机器视觉测量法对育苗过程跟踪测量,分析苗的主要外形参数与生长时间的关系,得到各主要外形参数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白掌苗各外形参数均与时间呈现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且相关性皆在0. 85以上。根据其外形参数曲线及函数关系,结合参数L系统生成白掌育苗期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与标准生长环境下的苗状态对比,其生长状态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其他观叶类花卉种苗的动态测量和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总结野生刺龙芽的驯化栽培历程及驯化措施,探讨其人工栽培(含促成栽培)技术要点,从种子催芽、温室-露地产业化育苗两方面,详细介绍刺龙芽温室无土育苗关键技术环节,为人工繁育刺龙芽种苗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红艳  杨平  鲍菊  蔡甫格  张领 《农业工程》2015,5(5):132-135
将野生旱半夏置于35 ℃的高温条件下处理21 d后剥取茎尖分生组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野生旱半夏脱毒试管苗。通过对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诱导、增殖和生根系列培养基优化选择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旱半夏茎尖分生组织培育试管苗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3 mgL,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组合为MS+NAA 0.15 mgL。   相似文献   

18.
刘京蕊 《农业工程》2020,10(8):29-31
京郊地区甘薯种植中耕环节一直以人工除草为主,为解决人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密云区甘薯种植模式及农艺要求,开展2TD-S2型中耕除草机作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此台甘薯中耕除草机可一次性实现垄沟除草、覆土等作业,采用悬挂式作业,能够有效解决田间管理过程中土垄塌陷的问题。在甘薯缓苗期垄沟及垄坡面高度10 cm以内杂草除净率可达80%。若遇草害严重,可多次进行中耕作业以达到灭除草害的作用,该机劳动生产率较人工移栽有大幅度提高,且生产作业成本较低,适宜在京郊进行薯苗移栽作业,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斌  胡广发  刘文  孙松林  孙超然  肖名涛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1):131-139,151
针对现有蔬菜自动移栽机茎秆夹持式和钵体顶出式取苗方式的缺点,基于顶出-夹取结合式取苗方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对称布置可弯曲秧盘的交替式取投苗机构。阐述了该机构工作原理、关键点运动轨迹和结构组成。分析了关键因素对秧苗夹持点运动轨迹的影响方式并优选了取值:驱动曲柄转速10r/min,取投苗摇杆长度为 309mm,驱动气缸伸出速度25mm/s,0.8s内完成拔苗,伸出时刻为提前0.4s。该参数组合下秧苗夹持点在拔苗阶段最大横向位移9.6mm,累计横向位移0mm,理论提升高度44mm,满足取投苗作业理论要求。以苗龄45d的辣椒秧苗为作业对象,进行了栽植频率70~120株/(min·行)的取投苗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交替取投苗机构在栽植频率100株/(min·行)时可实现取苗成功率93%,投苗成功率95%,总体成功率88%,满足取投苗作业要求,验证了该取投苗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黄菁 《农业工程》2017,7(4):187-188
介绍了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海南省白沙县的试验示范情况,从秧苗培育、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海南省白沙县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