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至今,陵川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对全县8000多个土样进行了采集调查和化验分析,基本摸清了耕地地力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针对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科学施肥的建议,并给出了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冈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5年(2008--2012年)监测,武冈市主要耕地土壤的养分动态变化趋势: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有效磷上升较明显,氮、磷投入盈余,钾亏缺,提出了今后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3.
宽甸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宽甸县对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宽甸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N和有效P含量上升;速效K含量虽然上升,但未达到1980年水平;耕地土壤pH值呈现中性化趋势。根据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通过拟合土壤养分与产量的方程,建立宽甸县耕地养分指标体系,找出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4.
宽旬县耕地土壤养分指标体系研究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宽甸县对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宽甸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N和有效P含量上升;速效K含量虽然上升,但未达到1980年水平;耕地土壤pH值呈现中性化趋势.根据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通过拟合土壤养分与产量的方程,建立宽甸县耕地养分指标体系,找出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7年风城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检测结果,分析了风城市耕地土壤养分资源现状。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提出控制氮肥用量、稳定磷肥用量、经济补施钾肥等合理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蓄水坑灌下不同施肥管理方式下土壤矿质氮及肥料氮素的分布规律,并为苹果园氮肥管理方式的优选提供参考,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包括两个施氮量水平(300; 600kg/hm~2),两个施肥次数(单次施肥;两次施肥)以及两种灌溉方式(地面灌溉;蓄水坑灌)。通过苹果园原位试验,检测不同土层中氨氮和硝氮的含量,同时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检测不同土层中的肥料氮素的丰度,分析土壤中肥料氮素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灌溉施肥管理方式下,苹果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①蓄水坑灌条件下,施肥量的增加明显提高0~60 cm土层氨氮含量和80~160 cm土层硝氮含量;而分次施用可以有效减少氨氮的大量累积,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硝氮含量。土壤氨氮和硝氮均主要集中于土壤中层,分别占比52.87%和56.06%。蓄水坑灌法促进土壤矿质氮集中于苹果根系吸收层。②地面灌溉条件下,肥料氮素主要集中于0~60 cm土层中。蓄水坑灌处理中,肥料氮素明显向下扩散,0~100 cm土壤中肥料氮素占比95.75%。蓄水坑灌可以有效促使肥料氮素扩散至中层土壤,并显著减少0~40 cm浅层土壤肥料氮素累积。③相较于地面灌溉,蓄水坑灌可以有效提高产量,约13.7%。同时,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29.8%。因此,在试验条件下,最优施肥管理方式为中施氮量(300 kg/hm~2)同时采用两次施肥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北方春玉米优势区43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区域内耕地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2006—2010年,北方春玉米优势区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稳中略升,有效磷含量上升明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所下降,pH值较为稳定,耕地总体质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8.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 ,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 ,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 ,制定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 ,采取相应措施的施肥技术。安徽省泗县农技推广中心对示范田的土壤进行了化验分析 ,测出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的丰缺 ,然后依据小麦需肥规律 ,肥料效应 ,土壤中富氮磷、缺钾少锌的养分状况 ,参考当地前3年实际单产量 ,制定了小麦单产达6000kg/hm2~7500kg/hm2 的目标。他们以地定产、以产定肥 ,选择最佳肥料配方 ,精确计算各种肥料的施用量 ,制成简明扼要、一…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根据试验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作物稳定高产的保证,也是化学利用率的提高途径.综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岐山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本研究对岐山县新增耕地的14个土壤样品进行了酸碱性、有机质、全氮含量等指标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岐山县新增耕地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最大值为57.5 g/kg,最小值为9.40 g/kg,平均值为25.6 g/kg,处于中高水平;全氮含量为0.27 g/kg~2.50 g/kg,平均1.23 g/kg;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4.6 mg/kg、275 mg/kg,其中低水平占比分别为50%、42.8%。2)土壤酸碱性偏碱性,均需通过浇施化学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或有机肥等改良土壤酸碱度以达到小麦、玉米等的种植适宜酸碱性;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区域,需通过增施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和种植豆科植物固氮、秸秆还田的途径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2.
喷灌小麦土壤氮素分布规律及对地下水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和分布特征以及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对控制农民化肥使用量,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在保定市白庄村冬小麦农田进行灌溉与施肥试验,同时对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内0~100 cm内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较大呈S型,100 cm以下其值较高且基本保持同一水平。氨氮在土壤剖面中变化受施肥影响较大,之后在氨氮土层中变化稳定。冬小麦生育期200 cm以内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呈逐渐递减趋势。硝态氮含量主要受化肥施用、灌溉和降雨作用影响,随灌水、降雨垂向迁移较快,灌水后第5 d硝态氮变小,对地下水水质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主要土样类型建立4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采集86个土壤样品,对耕层厚度、容重、有机质、土壤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7项监测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层厚度和容重变化不大,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基本稳定,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化肥使用率有所降低,有机肥投入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9~2022年成都市耕地质量调查点中的柑橘园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柑橘生产上的优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成都市77.0%的柑橘园土壤适合柑橘生长,但整体偏酸,仅有16.6%土壤处于最适宜范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7 g/kg,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65.1%的柑橘园有机质含量高于20.0 g/kg,有利于柑橘的生产;柑橘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4.8 mg/kg、52.5 mg/kg、159.8 mg/kg,处于极缺或缺乏水平的占比分别是25.6%、25.6%和30.2%,只有小部分的柑橘园大量元素缺乏。近年来,成都市柑橘园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逐年上升,有效磷含量逐渐降低并趋于合理,其它土壤养分趋势平稳,土壤质量总体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凤城市耕地土壤的肥力现状,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并对全市土壤肥力水平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含量呈平稳上升趋势;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上升幅度较大;速效钾含量略有上升;pH值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文章通过比较桉树专用肥和沼渣施肥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桉树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沼渣施肥能提高桉树人工林地土壤pH值,使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环境趋向中性;沼渣施肥能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提升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水平,其效果与桉树专用肥相媲美。沼渣施肥能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其效果要优于桉树专用肥。可见,沼渣能提升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水平,可作为桉树肥料施用,还是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重要施肥材料。  相似文献   

17.
汪丰琴 《河北农机》2024,(5):115-117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养分对植株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肥料的施用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摸清乌当区玉米对肥料的利用情况,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方法,为给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而开展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共设置无肥处理、缺氮处理、缺磷处理、缺钾处理、氮磷钾处理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15个小区,同时测定了不同的施肥处理下土壤养分状况、玉米的产量、植株的养分含量,从而计算得出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施肥可以提升土壤养分,增加玉米茎叶产量和籽粒产量;氮、磷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1.90%、20.03%和40.18%;玉米生产面临着磷肥利用率低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就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以现阶段应对措施为基础,从耕地质量、肥料使用、施肥技术以及肥料污染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滴灌施肥对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抽样调查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滴灌施肥对西北内陆地区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钾的含量随距离毛管位置增加而增加,而有效磷的趋势则相反;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有效钾和有效磷的趋势与地下滴灌一致,而碱解氮的趋势则是毛管处最高;滴灌施肥条件下,0~100 cm土体中土壤养分残留量膜下滴灌一般高于地下滴灌,尤其是氮的残留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水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年带防雨棚微区试验研究了传统灌水施肥与水肥异区交替灌水施肥对土壤中水分和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分布与灌水方式和灌水量有关。无论灌水量高低,第1次灌水后,水肥异区的施肥沟与灌水沟在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存在差异。第2次灌水后,施肥沟与灌水沟之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会随灌水量增加而缩小,而二沟之间0~6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的差异则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土壤中表层及亚表层硝态氮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考虑到减少水分的深层渗漏和提高肥料的有效性,在交替灌水时必须控制灌水量,建议灌水量在450~600 m3/hm2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