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44  
周和平  张立新  禹锋  李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9-161,164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 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近十几年来我国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我国干旱区地理环境特性、灌区土壤盐碱化成因、盐分种类、作物结构及节水灌溉条件,如何进一步提高节水灌区排盐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等问题,纵观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在传统的水盐运行理论基础上,提出“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新理论,由此指出灌区农田“盐分上移地表排”的水利改良模式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白城市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进行试验研究和探讨,并就白城市利用电场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壤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及节水灌排等方面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疆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盐碱化不仅导致土壤生产力降低,而且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新疆受不同程度盐碱危害的耕地面积约占新疆耕地总面积的1/3,盐碱化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条件和障碍因素。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必须寻求有效措施防治和改良盐碱土壤。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疆盐碱地的现状与分布,并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与分析了新疆盐碱地的成因与改良技术发展状况,最后对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碱化成因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盐碱危害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改良盐碱地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介绍了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危害,并从水利、农业、生物、化学等方面总结了盐碱化改良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盐碱土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更为严重。我国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各类盐碱地面积总计9913.3万hm^2,且有很多土地退化严重,有发生次生盐碱化的趋势。以下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典型盐碱区域土壤土质的调查分析,讨论了盐碱地改良的现状及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盐碱化的土壤,其物理与化学性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情况下,孔隙度减小,土壤易于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C,N矿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拒盐,稀盐,排盐等,以减少盐分对自身的危害。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地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耐盐树种,把握造林时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有着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是需要大量的土地来生产粮食,以满足新增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此,我们的祖先一方面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则是对低产田进行改良,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早期阶段是以黄河流域为基地的,这里气候比较干燥,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土壤容易盐碱化:针对盐碱地,古代人民在对土壤盐碱性质认识的基础上,采用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使其适合作物生长,这些做法对当前农业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中国的盐碱性土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且类型繁多。及时治理与合理管理盐碱地资源可以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对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推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分布及现状,对比盐碱地改良方法和对策,分析了盐碱土地现有改良方法的优缺点,并为未来盐碱地更好的利用、改良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腐殖酸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活性物质,在农业、林业、牧业、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和供肥性能、减少铝离子的毒害和盐分浓度过高的毒害、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根系吸肥能力,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本研究将美国生产的腐殖酸应用于盐碱地种植玉米上,以探索腐殖酸对改良盐碱地、促进玉米作物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暗管排盐对吉尔吉斯坦楚河盆地盐碱地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楚河盆地暗管排盐对盐碱地的改良机理及效应,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新疆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对吉尔吉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盐碱地开展长期改良试验研究,对改良前和改良后(2013年)地下水水质、土壤八大离子和土壤质地等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0多年的暗管排盐改良后,土壤总含盐量由5.26;降低到0.64;以下,各离子成分含量均大幅度降低,土壤成为非盐碱化土,加上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和土壤肥力的恢复.另外,耕作层由重壤土改良为了中壤土,土壤孔隙率增加,提高了土壤含气量和通透性,有利作物的根系生长.[结论]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吉国实验农场盐碱地土壤理化特性和洗盐效果明显,引进该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新疆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碱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浓度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危害,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渤海湾,尤其是塘沽、大港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含盐量高,土壤缺少肥力,有机质含量低。为了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对滨海新区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其对当地绿化植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成因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各地盐碱地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张,土壤盐碱化问题成为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生态农业发展进程的掣肘。治理不同程度、不同地型盐碱地的措施逐渐多元化,总结过往的改良技术,分类分区,精准治理,兼顾高水平与低成本。本文就盐碱地的各项治理措施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盐碱地治理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郭谨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77-279
依据沙雅县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县灌区土壤盐碱化现状及危害,剖析了灌区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基于沙雅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水利、生物、农业、化学等盐碱地改良利用对策,将有助于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依据沙雅县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县灌区土壤盐碱化现状及危害,剖析了灌区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基于沙雅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水利、生物、农业、化学等盐碱地改良利用对策,将有助于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效生物土壤修复剂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农业时代,在给农作物创造高产的同时也制造了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环境恶化,沙化、盐碱化严重,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国家提出增产千亿斤粮食的总体目标,因此开发并改良我省西部盐碱地成了全省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同时一种土壤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综合利用和盐碱地改良是目前农业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综述了秸秆还田对盐碱地的影响,主要从秸秆不同还田方式、还田量等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影响等角度进行综述。总体而言,秸秆还田可以使盐碱地土壤容重降低,抑制盐碱地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增加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作物产量等。目前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室内试验较多,连续多年大田试验较少,室内试验无法模拟野外盐碱地受当地土壤性质、气候等多因素影响情况,使得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差。此外,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复杂工程,实际应用中要综合治理,及时调整和完善改良措施,使其能有效推广到农业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棉粕对盐碱化土壤改良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新疆现在主要栽培作物棉花为试验材料,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田间控制试验,设计在不同的盐化和碱化土壤施用棉粕,取样不同生育期土壤调查土壤中的理化性质,结合棉花产量,分析棉粕改良盐碱化土壤。【结果】施加棉粕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pH、EC,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表层中度盐化土壤容重下降最高为16.1%,轻度以及重度碱化土壤pH下降明显,盐化土壤EC下降比碱化土壤下降明显,土壤阳离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棉花产量有效提高。【结论】棉粕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明显,添加棉粕改良能够降低盐碱化土壤容重、pH、EC、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可有效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对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的效果不同,棉粕对盐化土壤的改良措施在于降低土壤EC,对于碱化土壤的改良措施为降低土壤pH。盐碱地土壤pH、EC过高是抑制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添加棉粕能够缓解盐碱胁迫下对棉花的伤害, 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0.
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其作为土壤退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已严重影响着作物的生长。综述了自然与人为情况的两大酸化原因以及酸化对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等的危害。最后从酸雨沉降的控制、土壤改良剂的使用、生物及农业措施等方面提出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与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