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多头切花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建立多头切花菊品质综合评价综合体系,为快速筛选优良品种和新品种引进与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9年和2010年通过大田试验对收集保存的160个多头切花菊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并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评价体系。【结果】应用专家咨询法并结合其它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筛选出11个对多头切花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株型对多头切花菊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228;花色次之,其权重为0.150;分枝长度居第3位,其权重为0.132。对160个多头切花菊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为,优等级品种41个,占25.63%;良等级品种71个,占44.38%;中等级品种35个,占21.88%;差等级品种13个,占8.13%。【结论】品种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经验相符,表明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对多头切花菊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级。  相似文献   

2.
单头切花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9年和2010年通过大田试验对收集保存的58个单头切花菊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并建立了单头切花菊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专家咨询法并结合其他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筛选出13个对单头切花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花径对单头切花菊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113;花色和舌状花数次之,其权重均为0.106。对58个单头切花菊品种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的结果为:优等级品种14个,占24.14%;良等级品种24个,占41.38%;差等级品种20个,占34.48%。品种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经验相符,表明应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对单头切花菊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夏季促成栽培应用的切花多头菊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浙江地区夏季栽培的新品种。根据切花菊评价标准和菊花DUS测试技术,对37个品种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和评分,利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16个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赋值,其中花色泽和美观度、株高、花朵数、茎强度相对于其他性状的权重大,说明其对切花多头菊品质的影响较大。按评价标准和16个性状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筛选出10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对20个国庆小菊品种的22个观赏性和耐旱、涝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运用K-Means聚类法划分品种等级。【结果】筛选出22个与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密切相关的评价因子,并确定了各因子最终的综合权重值;依据评分标准对20个品种评分,乘以各因子的权重得出各品种的综合分值;利用最小距离法并根据各等级国庆小菊性状综合得分的聚类中心值划分为优、良、一般3个等级,各级品种个数分别为5、11和4,所占比例分别为25%、55%和20%。【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对国庆小菊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级,最终筛选出5个等级为优、11个等级为良的品种,可用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绿化应用的百子莲品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百子莲属(Agapanthus)品种资源评价体系,从4个方面、19个指标对41个引进百子莲属品种(含3个原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部性状与适应性权重值远高于整体性与叶部性状,对品种应用价值影响更大,而花序大小、花色稀有度、单花序小花数等花部性状位于19个性状指标权重值前列,表明花序大小与花色决定着百子莲品种观赏价值,常绿、宽叶型品种较落叶、窄叶型品种适应性更好。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12个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品种。该研究对于百子莲引种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青  戴思兰  何晶  季玉山  王朔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7):3653-3660
【目的】建立盆栽多头小菊株选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快速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多头小菊430个株系为试验材料,选取15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系统。【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发现,决定盆栽多头菊小菊品质的性状主要为株型、花朵繁密度、株高和花色,所占比重分别为0.2016、0.1560、0.1190、0.0944。在此基础上,依据430个株系的灰色关联度值,将其分为3个等级,优选出43个株型丰满紧凑、花色鲜艳纯正、花朵繁密、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结论】应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盆栽多头小菊各株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快速优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为选择育种提供了一种相对科学严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空间立体绿化藤本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空间立体绿化中主要藤本植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8个抗性指标、4个生长指标、5个生态指标和5个美学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与其权重值体系,并对调查出的藤本植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空间立体绿化中藤本植物主要适生种可作为骨干种的有8种:爬山虎、多花蔷薇、藤本月季、紫藤、木香花、三叶爬山虎、川鄂爬山虎、常春油麻藤;主要配置种有9种:葛藤、三角梅、络石、葡萄、中国凌霄、中华常春藤、扶芳藤、牵牛花、金银花;一般配置种或补充种有6种:观赏南瓜、观赏葫芦、绿萝、香花崖豆藤、茑萝、括楼。同时对成都市空间立体绿化中藤本植物的选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茶用菊品种的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合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茶用菊品种.[方法]基于40个茶用菊品系的田间性状和花部性状,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法构建茶用菊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共确定10个影响茶用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关键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其中单株花数...  相似文献   

9.
多头切花菊品种茎、枝特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品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茎、枝特性是切花菊的重要商品性状,建立多头切花菊茎、枝特性评价体系,为筛选优良茎、枝特性的品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对多头切花菊300个品种的9个与茎、枝特性相关的性状进行连续两个年度的观察记录,借助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并进行品种评价。【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9个性状的权重值,其中花朵横向聚拢程度和花朵竖向聚拢程度的权重值最大,均为0.219,其次是花枝角度、茎充实程度,权重值分别为0.123、0.121;综合9个评价指标,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将300个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62个品种为优秀、114个品种为良好、80个品种为一般、44个品种为较差,分别占比为20.7%、38%、26.7%、14.6%。【结论】运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构建出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对多头切花菊品种茎、枝特性进行评价分级,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多子芋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品质性状、产量性状、生长特性3个方面,构建多子芋种质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和利用适宜产业化生产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确定了10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中单株子孙芋总质量、子孙芋平均质量、子孙芋形状所占比重较大;依据种质综合评价得分,将这些种质划分为优良种质、较优种质、一般种质、差种质4个等级,其中5份优良种质整体性状符合选择目标,可直接进行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并进一步研究了组合赋权法的计算方式,并以土默特右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主观因素较强,而因子分析法计算权重过程又相对机械化,采用将二者计算的权重进行线性组合的方式来确定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在实际工作中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黄果柑果实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值更加科学,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该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一个果实品质指标水平库,并基于此计算综合得分,从而构建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对层次分析法标度进行筛选,最后,将此评价体系应用于黄果柑优良单株筛选。结果显示,0.618标度法能平滑各个评价指标,且当评价指标达5个时,0.618标度法的一致性优于1-9标度法。通过查阅文献和试验测定建立了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水平库,利用此果实品质评价体系评价了162株黄果柑单株,筛选出了36株果实品质优良的黄果柑单株。在果实品质评价体系中,使用0.618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所得权重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以11个铁线莲品种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铁线莲11个观赏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旨在构建铁线莲观赏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探讨快速筛选出铁线莲品种的方法。结果表明:花朵褪色程度对铁线莲观赏性状的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37 6;其次是花径大小,其权重为0.177 3;花型对铁线莲观赏品质的影响居第3位,权重为0.121 1;抗高温高湿和抗病性对铁线莲观赏品质的影响同居第4位,权重为0.086 0。11种铁线莲聚类结果发现,优等级品种5个,占45.45%;良等级品种4个,占36.36%;差等级品种2个,占18.18%。此评价体系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可应用于铁线莲品种的筛选评价和分级中。其中,波罗的海、吉泽拉、维辛斯基主教、东方晨曲、红衣主教为优等级品种,可直接推广应用于桂南地区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旨在构建出适宜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便筛选出优良的多头切花菊立面装饰品种。[方法]从300个切花品种中初选出82个多头切花菊品种,对其8个与立面装饰相关的性状进行观测记录,借助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开展品种评价。[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插满单个标准花泥所需花枝数的权重值最大,为0.291;其次是10 cm花枝的花朵数和观赏寿命,权重值分别为0.160、0.156。在此基础上将82个品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分为4个等级,其中优秀品种9个,良好品种16个,一般品种27个,较差品种30个,分别占11.0%、19.5%、32.9%、36.6%。[结论]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筛选出适宜立面装饰的多头切花菊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筛选出适用于桂南地区夏季花海造景的花卉种类,为打造种类丰富化、结构层次复合化的花海景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6种国内外夏季常用的花海植物进行栽培试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夏季花海植物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权重,采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种类进行评价,同时划分等级。【结果】依据灰色加权关联度值(r_i)情况将26种花海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r_i≥0.7201)应用表现好的花海植物12种,Ⅱ级(0.7057≤r_i0.7201)应用表现一般的花海植物9种,Ⅲ级(r_i0.7057)应用表现差的花海植物5种。【结论】筛选出12种夏季表现好的花海植物种类,可用于桂南地区夏季花海造景,对于表现一般、差的花海植物种类,应在局部范围或非夏季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市9个公园绿地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建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其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评价准则中最重要的是美学,其权重为0.620 0,其次是生态学和心理学;因子层中植物景观空间层次对公园冬季景观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92 3。西安市植物园各因子综合得分最高,冬季景观效果最佳。结合实际为西安市公园冬季景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客观评估城市公园空间安全性,以深圳市30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建立游客安全感评价体系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组合赋权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公园空间安全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园安全感总体评价值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Ⅴ级4个、Ⅳ级8个、Ⅲ级18个、Ⅱ级1个;不同类型城市公园安全感存在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物理性状、化学性状3个方面12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结合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结果表明:山东省沂源县现有耕地共划分为6个等级,一~六级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4.72% 、15.52%、18.31% 、24.25%、10.72% 、16.48%.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耕地进行描述性分析,提出耕地地力提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路口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节点,路口景观一定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与特色。以深圳市60个路口花景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美景度评判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对花景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城市路口花景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体系及美景度回归模型,从科学和艺术感官的角度分析影响路口花景效果的主要因子。结果显示:AHP及SBE两种方法对路口花景的评价结果差异显著,且AHP法评价结果较稳定;交通安全性、遮荫效果及植物生长状况3个因子对AHP法评价结果影响最大,所占权重分别为0.240 6、0.153 0、0.122 8;对SBE评价结果影响最显著的评判因子为物种丰富度及遮荫程度,回归模型为Y=0.151C6+0.124C10–0.728。综合偏重考虑,景观交通安全性、物种丰富度、遮荫效果3个因子均具有较高的景观评价结果。本研究以期为路口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关联度,建立了绿化型蓝刺头优良品系的选择评价系统.应用此评价体系对自选的8个蓝刺头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选,结果表明:12号无性系综合性状最好,田间表现与园林绿化要求低矮、多分枝、抗病性强的育种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