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凉城县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当地拥有独特的气候特点,与此同时,地域相对广阔,马铃薯始终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凉城县在积极进行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了35万亩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年产量4亿公斤。这一进步同当地积极推广和使用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是分不开的,鉴于此,本文从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效益分入手,对凉城县科学应用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作物,且深受人们的喜爱。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的抗旱能力,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应用目前存在品种单一、种植密度低与不重视轮作倒茬等问题,要合理实施轮作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解决覆膜污染,创新旱作覆膜栽培技术,推动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种植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出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最佳种植方式,为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对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差异较大,全膜双垄覆盖膜侧种植产量最高,平覆膜、起垄覆膜和垄沟种植次之,可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应用。垄作不覆膜种植产量最低,不提倡在宁夏南部山区旱作田应用。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西吉县生态移民区旱作节水农业的推广应用,包括建设集雨场、窖,推广秋覆膜、春覆膜种植玉米、马铃薯,并对其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以促进移民区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9,(21)
干旱地区西吉县通过推广青薯9号、冀张薯等新优品种原原种种植、马铃薯粉垄耕作种植技术、覆膜保墒旱作节水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推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第一大作物,全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27万hm2,90%种植在旱地,由于干旱使马铃薯产量提高缓慢,限制了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提升,该文章从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效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乌兰察布市旱作覆膜马铃薯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膜上覆土对旱作覆膜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旱作覆膜种植马铃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途径,但生产中也出现了早衰、品质下降等问题.本试验通过在膜上覆土测试了机械化栽培旱作马铃薯的生长因子,结果表明,膜上覆土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减少了绿薯率,有效地制约了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早衰现象,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不同膜色覆膜方式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是一项突破性的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使土壤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土壤水分、地积温增加,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为此,选择研究不同颜色地膜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的马铃薯产量效应,为海原县马铃薯主产区推广地膜新品种和覆膜方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地黑色全膜双垄沟播产量居首位,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能够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旱作马铃薯栽培方面,将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引入其中,包括品种选择、配方施肥、切刀消毒、药剂拌种、合理密植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能够对土壤的微环境加以改善,使得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且商品薯率也会明显增加,使得马铃薯产量与品质得以提升。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技术优化与种植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西北旱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时期揭膜的方法,来研究全膜双垄沟播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土壤耕层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全生育期覆膜处理产量最高,达27 957.27kg/hm2,与露地栽培相比,增产23.17%,差异显著。全生育期覆膜、现蕾期揭膜、膨大期揭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现蕾期揭膜处理商品率最高,为85.43%,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可通过现蕾期揭膜来提高西北旱区旱作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是内蒙古地区农作物的主要栽种品种,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特殊,降雨量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使马铃薯的产能不能得到提升。旱作覆膜马岭薯种植技术,减少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发展及运用进行阐述,旨在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马铃薯由于其营养丰富、植株适应力强,又是菜粮兼用型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等因素备受人们欢迎,种植面积也  相似文献   

12.
高寒山区高产优质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旺 《吉林农业》2011,(5):176-176
中纬度高海拔的高寒山区比较适宜种植马铃薯,但是传统的露地种植方法造成产量底、成熟晚、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作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通过引进推广示范地膜优质马铃薯种植技术,总结出了一些中纬度高海拔地区种植优质地膜马铃薯的技术要点,通过覆膜提温、品种选择、合理密植、适时播种等方法,缩短了生长期,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旱作农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覆盖种植技术,包括地块选择与规格划行、整地起垄覆膜、良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垄沟覆膜栽培方式对旱作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垄沟覆膜栽培方式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与不覆膜的对照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表现为半膜膜侧种植和半膜垄上种植明显高于对照,据此认为,而全膜双垄沟播和全膜双垄垄播则低于对照.半膜膜侧种植最有利于旱作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覆膜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集雨保墒效果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膜全覆盖种植马铃薯耕层含水量、产量都优于不覆膜种植,产量高低依次为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通用全膜垄沟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全膜单垄侧播,较露地栽培产量明显增高,在以后的种植中,应大力推广地膜种植,尤其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  相似文献   

16.
浅议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保墒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现代意义上的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覆膜时间上包括秋覆膜和早春覆膜,在覆膜方式上包括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在覆盖膜延期利用上包括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年用。与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相比,现代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基本实现了“五改”:一是改作物播期覆膜为秋季或早春覆膜。二是改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三是改一膜一年用为一膜两年用,四是改垄面平播为双垄沟播,五是改几乎全部种植玉米为因地制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西甜瓜、谷子等各种特色抗旱作物。  相似文献   

17.
镇巴县是陕西省农业厅确定的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县之一,属陕南浅山丘陵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区。农业科技人员依托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强化技术研究,巩固集成推广"脱毒种薯、起垄覆膜、规范间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高效技术模式,实践证明了马铃薯玉米间作技术的增产效应,基本形成了适宜陕南浅山丘陵区域推广的旱作农业高产高效粮食增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立不同的覆膜集雨节水保墒面积的比较研究。探索最佳的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膜集雨节水处理均较对照露地种植改善了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从而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其中处理②即集雨面膜宽40cm,膜翎露地30cm种l行集雨节水效呆最好,产量最高。迟2223.9kg/667m^2,较对照露地种植增产21.3%;其它两个处理具有同样的集雨节水、捉高产量的作用,但效果不如处理②好。  相似文献   

19.
西吉县属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在380 mm左右,地下水储量较低。合理应用自然降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是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适宜西吉县旱作马铃薯最优种植模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和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均表现高产、大中薯所占比例大,为最优栽培模式,应在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马铃薯不同起垄覆膜播种方式综合效益试验比较,寻找出在彭阳等地旱作农业条件下,最佳种植模式,为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试验结果看,秋季或播期覆盖黑色地膜垄作侧播,为最适合当地马铃薯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