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陇西县的海拔高度、温度和土壤环境有利于白条党参生长,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被确定为白条党参的道地产区。本文介绍了陇西道地药材白条党参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与初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药农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2.
磐安县仁川镇潘田村是个120余户人家,300多口人的小村。2002年,该村种植药材的农民创收却有“大手笔”,除去留作种贝的贝母不计,全村药农今夏收获商品贝30吨左右,价值300余万元。村支书曹招庆开心地说:“村里家家成了万元户。”走进潘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晒场上晾晒着黄澄澄的贝母,与之相伴的是村民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药农曹一峰今年48岁,儿女都在县城工作,他和  相似文献   

3.
晓春 《农家顾问》2005,(12):12-13
近年来,湖南新邵药材产业发展较快。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药农学会了巧妙利用市场信息赚钱和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黄莲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北川黄连种植以味连为主,种植方式传统保守,田间管理粗放,现已不能满足药农的需要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低产、低价导致药农的积极性差,多数药农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药材市场价格的爆涨或回升。本文阐述了北川549种药材之一黄连(味连)的历史背景、种植发展史,研究栽培技术,并展望黄连在种植加工、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在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甘肃省宕昌县,以党参为代表的中药材价格在去年上涨至顶点后,陡然又出现"过山车"式的暴跌。去年每500克就能卖60~70元,现在只能卖到10元左右。药农种植党参收入,去掉种植成本后,每667平方米还倒亏2000元。常言道:"黄金有价药无价"。但中药材少了才是"宝",多了就是"草"。当某种中药材库存耗尽,市场供不应求时,收购价格就会出现上  相似文献   

6.
以发展甘肃党参药材产业为目标,着力推广党参药材种植增产技术,结合当地药材产业种植结构,积极响应"联村联户"与"精准扶贫"精神,在保障党参品质的前提下,以增产增收为突破口,将党参增产技术推广应用到药材生产中去,提高药农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为民众脱贫致富,早日奔小康生活水平提供技术指导,为党参药材的"GAP"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考察、走访药农等方式,对礼县掌叶大黄的种植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礼县道地药材掌叶大黄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在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美誉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有位科学种植药材的农民——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药都药材种养合作社理事长黄菊林,他靠刻苦钻研种植中药材致富,致富后他不忘初心,积极行动带动周边药农一起创业。聪明而又不失憨厚朴实的黄菊林,出身于农民家庭,一个"穷"字断送了他到大学继续深造的机  相似文献   

9.
<正>历年来,陇西县作为中药材种植大县,随着化学肥料的施用,轮作倒茬意识薄浅,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的使用等造成种植环境的恶化,病虫害的加剧,尤其是土壤结构变化、有机质的缺乏、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在日常生产中,药农在旋耕方面主要以二牛抬杠为主,翻地不深,每年如此循环,犁底层打破不了,阻碍根类药材的正常生长,为探索立式深旋耕对党参产量的影响,特安排此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有一位带着药农科学种植黄栀子致富的农民.他就是药都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药都药材种养学校校长、上高鑫隆黄栀子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黄菊林(手机号:13970505668)。  相似文献   

11.
我省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和彭州市, 是著名的药材川芎的优质产区,产量、面积占全省川芎面积的60%。今年,两市川芎面积7万余亩,与常年基本持平。目前正值采收旺季,川芎产地购销两旺,药农增收明显。虽然今年川芎产区受冬季低温和前期干旱等因素的影响,产量降低15-20%,但由  相似文献   

12.
<正>天降甘霖,润物无声。6月27日,甘肃省陇西县下了一场雨,久旱的土地得到润泽。与此同时,科技列车甘肃行也走进了陇西,这同样是一场"及时雨",为缺乏技术支持的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带来欣喜和希望。科技列车甘肃行陇西小分队专家来到陇西药圃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天药业"),送技术、送服务。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伟在基地开展了药材种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技术》2009,(4):36-36
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少了是个宝,多了是棵草”。种植的药材品种如果大撞车,收获时客户吸货量又有限,必然影响种植效益。因此,药农在种植前要认真搞好调查,选择市场前景较好又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品种。虽然按照行家的说法,提倡种植“地道药材”,  相似文献   

14.
《天然产物分离》2006,4(6):20-20
一、少数药材因高价刺激,发展种植仍然盲目 我国中药材大面积发展种植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但是药农对药材种植仍然盲目性很强。当某种药材价格高涨时,便一哄而上大面积种植。如白芍、丹皮、桔梗、板蓝根、牛膝、生地、丹参、二花、佛手等,都因曾经出现过高价,导致种植面积无序扩大,因此低价烂市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或者因为有的药材价格偏低,药农就弃种或少种。这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种植思想,都容易导致药市行情的起伏不定。药农盲目发展药材种植,仍然是目前药市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5.
双峰县甘棠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7月成立,是一家集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66户,目前已建立优质示范种植基地133公顷,主要品种有玉竹、玄参、射干、百合、丹皮等30余个。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维护药农合法权益、增加药农经济收入、带动一方农民致富为宗旨,通过强化服务,搞活流通,为全县药材产业开发起到了星火燎原的示  相似文献   

16.
在鄂东大地有一个饮誉湖北的药材专业乡,是英山县陶家河乡。有一个受人敬重的县人大代表叫万雨露。万雨露.生于1966年.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英山县中药材种植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陶河乡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英山县科技局科技特派员。他以共产党员赤诚为民的红心.立足中药材技术服务岗位.为山区百姓脱贫致富殚精竭虑.人们称他是滋润药乡的雨露。  相似文献   

17.
款冬花是陇西县种植的大宗药材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少雨较为频繁,导致死苗严重、产量较低。文章在调查及初步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款冬花的地膜覆盖抗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本报讯8月12日,来自国内最大的药材生产基地的安徽亳州的药材种植大户们,不远千里"降临"根力多股份威县本部,寻找增产增效的好肥料。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药材基地,在作物种植管理上要求更加专业,肥料的实施亦如此。能够最先接受新理念、敢于创新的药农们,已经嗅到农  相似文献   

19.
一年之计在于春。由于东北三省(以下简称东北)具有种植道地药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大药农都把发展中药材生产作为农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项目。因此,在春季之前这一黄金时段,广大药农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积极谋划2013年药材种植这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陇西县地膜黄芩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中药材种植品种近40种,素有中国药都之美称。黄芩是陇西县道地大宗中药材种植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5.1万亩,干货产量450万t左右。黄芩适应性强,多栽植于干旱或半干旱的山区土壤中。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黄芩在山区旱地育苗的成活率,保证健壮种苗的培育水平和产量,增加药农经济收入。现将陇西县地膜黄芩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整地施基肥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