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马铃薯安全性与产量的影响,选用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在马铃薯4~6叶、杂草2~5叶时采用茎叶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马铃薯产量。施药30 d后,25%砜嘧磺隆和70%嗪草酮对一年生阔叶杂草防效为78.54%和81.59%;15%精喹禾灵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为90.53%和93.34%;15%砜嘧·烯草酮和23.2%砜嘧磺隆·嗪草酮·精喹禾灵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8.11%以上,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对照增产5.95%~10.26%。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两元或三元复配药剂,能有效防除马铃薯田杂草,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杂草以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与作物争夺水、肥、光和地,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导致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总结了陇西县宏伟乡山头渠村马铃薯田间杂草发生情况,以期为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南州气候冷凉,作物种类少,主栽作物是青稞、小麦、药材和马铃薯。由于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青稞田间草害一直是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障碍。杂草不但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改变农作物田间小气候,有些杂草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快病虫害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浅谈一下青稞田间杂草的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田主要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白膜、白膜+330 g/L二甲戊灵、黑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4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结果】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主要杂草的防效最好;达到95%以上,马铃薯的出苗率达到95.72%;折合产量达到2 334.4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4.30%;商品薯率达80.07%。【结论】黑膜+330 g/L二甲戊灵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防除效果最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杂草防除的现状与杂草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杂草防除的难易程度,也成为了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杂草的10种生物学特性,有利于今后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田间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田间杂草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导致马铃薯减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湟中县马铃薯田的杂草有13科15种,发生较为严重的为密花香薷、冬葵、藜、野燕麦、问荆、猪殃殃、苦苦菜、繁缕等。采取农业措施及化学防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田草害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7.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不同浓度在山丹县马铃薯田间杂草防效的试验,结果表明,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500倍液对马铃薯田间杂草防效较好,防效达到61.14%,产量达到41 685 kg/hm2,较对照增产13.62%。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佳的田间除草剂配方,以荷兰15为供试品种,筛选了6个除草剂配方,研究其对杂草施药后15d株防效、30d株防效和45d鲜重防效。结果表明:不同的除草剂配方均可以有效地控制田间杂草,增加田间产量,其中富薯(砜·喹·嗪草酮)处理与嗪酮·乙草胺+噻吩处理对田间杂草控制效果及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玉米田间杂草防除过程中,将农用植保无人机应用到其中,能提高田间杂草防除效率。通过连续两年的对比试验可以发现,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田间杂草要优于传统机械防治,能够提高玉米整体产量与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提高喷药效率,在今后农业生产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盖草能、富薯、薯乐3种除草剂对马铃薯的安全性和对其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特在巴里坤县设置了3种药剂防治马铃薯田间杂草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对马铃薯安全,薯乐除草剂对马铃薯田间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治效果高于盖草能和富薯,增产率高,纯收益大于另外2种除草剂,建议推广薯乐除草剂防治马铃薯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1.
冀西北马铃薯田间杂草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地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97-5298,5462
[目的]寻找控制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的有效化学防除方法。[方法]在经48%氟乐灵乳油和50%乙草胺乳油处理过的马铃薯田间使用15%精稳杀得乳油和24%果尔乳油进行除草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在播前进行土壤处理比48%氟乐灵乳油具有不影响出苗率的优点,效果更好;播种前用50%乙草胺乳油2 625 ml/hm2处理过的土壤,苗期用24%果尔乳油300、450ml/hm2可以很好地防治田间杂草。在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使用化学除草可以节省成本1 050~1 080元/hm2。[结论]播种前药剂处理土壤结合苗期化学防治是控制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以庄薯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对马铃薯杂草田间防效为41.79%,马铃薯折合产量为35636.36 kg/hm2,较普通地膜覆盖增产34.65%.  相似文献   

13.
中耕除草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传统农业措施,而化学除草在大豆杂草防控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阿荣旗是内蒙古大豆种植主要产区,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都十分优异,但是随着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杂草防除难度逐渐增大。为了将传统耕作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科学高效地控制田间杂草,于2016年在阿荣旗大豆主产区设置了试验点,对耕作和化学除草对大豆田杂草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将科学中耕、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将田间杂草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业机构不断优化,农业种植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在现代化农业设备辅助下,有效地提升了玉米的产量。玉米种植过程中,田间杂草对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比较大,本文通过对新疆玉米种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农用植保无人机在玉米防治田间杂草的措施,使用实验方式,展示了植保无人机相较于传统的药物使用在玉米杂草防治工作中的优势,并深入探究其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明确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在门源地区增产和抑制膜下杂草生长效果,进行了田间示范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出苗、生长及产量结果与白色地膜覆盖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与常规栽培不覆盖地膜相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与水稻争地、争肥、争光、争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而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实践证明,水稻田间杂草危害占水稻减产输入的10%,发生严重的阶段甚至达到50%以上。另外,杂草还会诱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本文就生产中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和运用化学除草剂防治水稻田间杂草的技术要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膜上覆土后地温、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研究,发现膜上覆土显著改善了马铃薯生长环境。该措施可以避免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剧烈变化,同时,可有效减少杂草生长和病虫危害,对保证马铃薯产量具有积极作用。这也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的改良提供了依据,对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淮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粮食的安全生产。本文分析了田间杂草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阐述了淮北地区夏玉米田间发生的杂草类型及发生规律,并提出草害防除技术,以期为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环腐病在张家川县田间发病率平均为3%,减产10%以上,并造成贮藏期间大批烂窖,使马铃薯减产20%~30%,环腐病是很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不仅能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能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成为眼下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豫南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豫南地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农田杂草区系和杂草植被分区中处于第四Ⅳ区第Ⅳ1亚区。该文以固始县为例,阐述了杂草分类及危害,提出了豫南水稻、小麦和油菜田间杂草的分布发生及化学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