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下,我国农林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生产分工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已严重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亟待进行专业优化及课程更新,面向新农业、新经济的“新农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此形势下,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面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开设“农用航空装备”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农业航空装备基础理论与现代农业植保作业技术规范,填补“新农科”建设中农业航空技术短板,满足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对农用航空装备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改革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一环,而线上教学模式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将线上教学模式在新农科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以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践课程为例,结合近年来线上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线上教学模式在新农科实践教学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线上教学模式对新农科实践教学的影响,并从教学方式、教学能力、课堂形式和考核模式4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农业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国家全面实施新农科建设战略。持续拓展农科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培养更多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知农爱农”素养的新型农业人才成为农科高校和涉农高校面临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课题。针对现代农业产业需求及传统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互相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构建了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以及“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内容及要求。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探索的意义。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为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提出了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房晓丽  彭晖 《南方农机》2023,(9):185-188
【目的】新工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跨界整合、领导和实践等综合能力,属于复合型优秀科技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电子设计类专业特色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方法】电子设计类课程群建设应综合考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将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整合作为建设重点,实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结合电子设计类专业的特点,主要将课程群合理划分为理论课程群、实践课程群,同时在理论课程群中合理创建核心课程,如通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在实践课程群中,积极创建基础型、深度型、探究型实验实训。不仅要根据新工科建设目标,同时要切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理论和实践教学、核心和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课题组主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电子设计类课程群进行研究和实践,旨在提高电子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邓毓政  罗敏 《贵州农机化》2022,(4):52-54+59
通过对通识教育选修“金课”建设意义的分析认识,结合所在单位的工作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通识教育选修“金课”建设关键在于注重“课程通识性”把握、“优势特色性”发挥、“课程两性一度”落实和“体制机制性”保障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智能现代化要求产业进行相应地进步升级,实现更高效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展示“新农科”背景下对于农业发展的内容及要求。然后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教学探索的意义。接着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最后在上述发展要点、意义以及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的思考与探索,提出相关的实际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响应新农科人才培养导向指南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农工交叉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专业建设背景入手,以机械工程专业为基础建设农业工程专业,构建了地方农林院校农工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构建等,并通过实践证明新农科新工科融合背景下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新农科教育和地域三农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常熟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例,综合分析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就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有效进行生态环境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相关课程资源建设等问题提出相关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以西南大学智能农机创新实验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能力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实验班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新工科新农科交叉融合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农业工程》2018,8(4):135-137
科学化和标准化是管理现代农业科研档案文献资料的前提,有利于传播及总结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科学信息数据库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阐述了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科学管理农业科技文献资料的内涵,深入分析农业科技文献资料领域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旨在加大我国农业科技文献资料的利用率,推进农业科技文献资料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科研单位文献资料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玉红 《农业工程》2016,6(2):130-131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如今,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低碳经济以其“能耗低”、“污染小”和“循环环保”等特点,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方向。我国现处于农业经济发展转化的重要时期,就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该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重要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熊薇  潘远智  蔡军 《农业工程》2019,9(2):90-93
农业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结合自身优势学科,融合科学与艺术为特色进行学科建设。该文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学的教学现状,结合新的时代需求,建立起人机工程学的多维度课程目标,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及考核体系的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和“项目+团队”的实践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学信息平台的搭建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人机工程学教学,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浩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7,7(2):146-149
通过分析农业科技服务的演进与发展趋势,提出多元主体协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模式与机制。政府、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构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业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韦日华 《农业工程》2016,6(4):134-135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深化,这就向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阐述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概念,具体分析了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瑞芝 《农业工程》2018,8(6):149-150
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希望研究内容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同勤学 《农业工程》2018,8(12):112-114
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更是提高农业创新力的重要源泉。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开始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革新,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而在不断投入的同时,如何优化和完善现有的农业科技结构和投入,保证农业科技的产出效率,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是当前研究的焦点。该文从农业科技投入的角度,分析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制定优化科技投入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宁 《农业工程》2018,8(4):146-148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进行发展成为农产品营销的新途径。然而,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网络普及程度低以及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等原因,造成当前农村电商环境下农产品滞销。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解决当前电商环境下农产品滞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生产步入经济转型升级新时期,必须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采用精准农业生产技术,深度改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产业模式根本变革。针对目前农业生产薄弱环节,从精细化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智能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等农业信息化服务方面,探索新时期重构我国农业信息化精准管理与经营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