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的成因、特点,提出了盐碱地改良利用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盐碱地的改良过程中,通过种植耐盐植物,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措施。盐碱地具有独特的地质条件,在改良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土壤结构。其中,盐碱地造林对于盐碱地改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技术,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赣榆县盐碱地园林树种栽植技术,包括盐碱地改良、栽植、栽植后养护3个方面,以为提高赣榆县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平罗县京藏高速公路城关段绿化工程造林成活情况,分析了2010年平罗县西大滩盐碱地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宁夏银北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平田整地、土壤改良、树种选择、造林时间及抚育管理技术等。以期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滨海泥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造林是世界性的难题。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大穴客土基盘和种基盘造林法在盐碱地进行试验造林,并通过桑苗和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种基盘配方配比等对盐碱地基盘造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盐碱地常规造林方法,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下的桑苗的成活率高达98%,平均生长量提高了13.30 cm。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提高52.27%,平均生长量提高9.70 cm;不同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对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也影响较大,其中主要体现在种基盘配方中,复合肥的适量添加对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壤防蚀剂的添加量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具有维持基盘形状的作用;在选用的耐盐树种中,国槐较其它耐盐树种更适宜滨海泥质盐碱地。  相似文献   

7.
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改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对树木生长造成生理障碍,植物群落不易形成,使盐碱地植树造林举步维艰。盐碱地造林首要任务是成活、成林。因此,要保证立地条件差的盐碱地的造林效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首先采取措施改良盐碱地,改善立地条件,使之符合造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整地、脱盐改土、造林等方面介绍盐碱地造林技术,以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科学规划、树种选择、土壤改良、养护管理等方面较系统地探讨了垦利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盐碱化的土壤,其物理与化学性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情况下,孔隙度减小,土壤易于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C,N矿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拒盐,稀盐,排盐等,以减少盐分对自身的危害。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地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耐盐树种,把握造林时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塘沽滨海重盐碱地工程造林绿化成活率的调查对比、分析及研究论证,较全面地阐述了重盐渍土工程造林成活状况早期诊断方法与综合治理措施,对今后重盐碱地绿化、提高苗木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面积约24万hm2,约占全区面积的1/2,由于受到盐碱地土壤条件的限制,该区植被结构简单,进行绿化时有一定的难度。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盐碱地改良措施和造林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盐碱地改良新技术的建议,以期为提高盐碱地利用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改良措施对盐荒地土壤盐分及油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废渣—脱硫渣农业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结合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措施,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盐碱地4种改良措施对盐荒地的改良效果,评价了单项措施和组合措施的效应。结果表明,盐碱地4种改良措施中,洗盐措施对0~40 cm土层的土壤脱盐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措施,施用脱硫渣结合洗盐对盐荒地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深松和施肥措施对提高油葵出苗率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范例,介绍了宁夏平罗县盐碱土改良措施及造林树种的合理配置,并对改良后盐碱土通透性、含盐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等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地指导本地及周边地区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可利用土地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目前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有灌水洗盐技术、蓄水压盐技术、化学改良技术、生物改良技术、物理及农业改良技术等,但各技术的使用条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总结。通过梳理几种盐碱地土体再造措施及使用条件,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曹妃句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保水促根嗜盐碱营养液、有机肥、化学改良剂对土壤的改良,以及换客土、蘸根、滴灌技术的应用等措施,可使胡杨在荒漠戈壁重盐碱地进行批量大面积种植和移栽,成活率可达100%。又通过合理的胡杨栽植养护管理措施使胡杨林持续生长表现良好,构建荒漠戈壁重盐碱地胡杨造林及管护新技术体系,这对延缓和阻止土地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曹妃甸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宁夏地区未能利用的土地普遍贫瘠,而且盐碱偏重。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地资源,引进和利用耐盐林木良种进行造林绿化实践,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造林地土壤盐碱状况,总结盐碱地造林绿化理论与生产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盐碱地造林绿化质量,为宁夏地区未来盐碱地造林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的治理通常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化学改良及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引进筛选耐盐植物是生物修复盐碱地的基础。我们筛选出7个耐盐植物,耐盐程度较高,利用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地,发展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