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农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服务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构建一套创新创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成为当前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追求。文章以绥化学院农学专业为例,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平台建设,培育"专业学习+社团实践"模式等措施构建地方高校农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1体系+5平台+X内容"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模式,通过课程实践平台引入,五大计划平台激发,高端学术平台扩展,师资建设平台提升,激励机制平台促进,以平台为基础多方面多内容辐射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等工程教育现有实践培养环节及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局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此,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探索满足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为目标,在OBE和CDIO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群教学体系-模块化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综合训练"逐层递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成果表明"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创业理念,推进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专业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兴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积极引入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过程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对偶法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创业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创业教育的教学培养和创业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对应用型高校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科研生产与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四个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思路。云南农业大学以此为引领,构建了"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三融合的育人体系及实践。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体系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基础。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甘肃生态战略定位、水土保持行业发展等的现实需要,又具备实践教学资源、科研合作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既有优势,根据现实需要和既有优势,以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专业方向主动融入甘肃"地方元素"、制定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知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两大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基础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课程+实践应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打造课堂教学推动、兴趣社团拉动、行业人员带动、项目竞赛驱动"四维互动"的学生活动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校外合作5个方面的保障等措施,初步构建了利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能力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质量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多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构建了"专创融合、科赛一体、三方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即坚持专创融合理念,促进科研和双创竞赛融合,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一轴三螺旋运转模式;采用"五层五法一聚焦"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快速有效组建起了一支包括行业名师专家、企业家或知名校友、在线MOOC教育、初创企业人和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在内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构建了"管理监督、教育培训、资金融通、赛创融合、服务保障"大学生创客空间五维运行体系;依托创客空间"七级阶梯"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胜任力和创造力开发理论为依据,从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并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构建了三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融会、综合创新思维的课程内容改革,解决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措施。以燕京理工学院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与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围绕创新性和设计实践性的培养宗旨,并以"工作室"为核心,通过建立相关的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进行教学创新。以校企合作、专业融合、实践教学、学科竞赛4个平台的统筹整合,通过"一室四台"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接触社会、动手实践的能力,积累相应的创业经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要求,针对目前本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森林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具体措施。研究结果为森林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对其他农林高校相关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业科学》2019,(7):280-282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是目前农林院校园艺专业学生创业、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变这一困境,结合学校专业实际,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考核、实践平台和实践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培养农科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72-275
在全面分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入手,重新构建了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期为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专业课程创新及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地方性高职院校的食品类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以育人为目标,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教学为核心,以建立有效保障制度为关键,深入开展适合高职食品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树立多位分层一体化的培养目标,打造螺旋递进式的培养模式,构建与专业融合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四角度、五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完善管理资金等各项资源,实现对创新创业型学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地方农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确、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甘肃农业大学在改革实践中构建了以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为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联动为重点的"3+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项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为视角,对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意愿、环境、实践和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效果,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能力、实践、环境、意愿;项目、课程、平台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对此,提出了从建设项目引导体系、优化课程培训体系和搭建平台支撑体系3方面设立"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以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改革思路,并采取了具体的实践措施,包括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及标准,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培养方案,构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近2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构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改革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修改,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结合广东省农业实际情况以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专业的特点,对农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明确创业型人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建创业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置换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潜能的有效途径。以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置换的制度和模式为主线,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置换的"X+2+X"模式,并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加以实践,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的认定与置换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和创业训练与实践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的灵魂。2015年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战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依然全面成为国家战略。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满足全面创业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应该具备综合知识。本文首先阐述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并诊断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尝试探索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