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进行水稻沼液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能促进水稻种子发芽与出苗,刺激生长,提高秧苗素质,水稻沼液浸种时间应掌握在24~48 h,以等量的沼液与水混和为好。  相似文献   

2.
室内和田间试验按水稻生长阶段分为三部分进行,首先通过沼液浸种和清水浸种来比较沼液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其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再次在本田中继续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的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证明:沼液浸种可提高稻谷的发芽率,沼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秧苗素质、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和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和土壤农化性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稻米的市场定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沼液富含氮、磷、有机物、微量元素、多种水解酶等,对于稻米品质及产量提高的效果明显,因此,探究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沼液对其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置全沼液添加量、50%沼液添加量和0沼液添加量(全化肥)3个处理,经不同浓度的沼液灌溉,分析了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分蘖、拔节孕穗期以及成熟期生物量、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沼液对水稻分蘖有促进作用;施用沼液可增加水稻产量,与全化肥处理相比,全沼液处理增产幅度达20.53%。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对不同育秧基质与营养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秧苗生长较快,苗高、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有所提高,增产率在7.37%~9.92%。  相似文献   

5.
应用沼液肥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大区简比方法,研究了施用沼液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明显提高稻种发芽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促进秧苗生长,增加白根,分蘖早而多,增加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叶面喷施能够防止后期脱肥,明显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浸种与喷施并用,效果更佳,应用沼液肥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沼液是沼气厌氧发酵后的液体剩余物,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肥料,既安全又环保,营养成份又高,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选用自主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嘉优99),开展沼肥施用情报工程技术研究,了解沼液不同浓度(100%沼液浓度、75%沼液浓度、50%沼液浓度、25%沼液浓度、0%即清水对照)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掌握沼液的肥效特性与最适施肥浓度;通过设置沼液与其它有机商品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肥效对比试验,了解和掌握沼液与其它商品肥在水稻大田推广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而获得沼液最佳使用技术信息,为沼液在水稻种植推广工程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实践表明:在嘉优99水稻品种上施用沼液比施用其它的有机商品肥和清水对照效果好,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追肥次数以3次效果为最佳。在农艺性状表现上,沼液在分蘖期追施具有促进分蘖,在孕穗期追施具有促进幼穗分化和灌浆期施用具有促进结实的效果;其施用浓度以高浓度为最佳,低浓度次之,清水对照效果最差,具体顺序为:100%75%50%25%0%(CK)。  相似文献   

7.
选用优质沼液,水稻品种准两优51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探索在水稻生产中沼液不同浸种时间(沼液连续浸种36h,沼液浸种12h、晾6h、再浸12h、晾6h、再浸12h),沼液不同浸种浓度(沼液按1:1兑水浸种,沼液原液浸种,清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时间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浸种浓度对水稻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两者的互作效应明显,尤其是以A2B1组合表现最佳,单产为823kg/667m^2,比A2B3组合增产6.2%;其次是A2B2组合,单产为816kg/667m^2,比A2B3组合增产5.3%。  相似文献   

8.
沼液肥喷施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沼液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的秧苗苗高、绿叶数、白根数等都优于其他处理,水稻平均产量为8 791.5 kg/hm2,净增收591.75元/hm2,可见沼液肥对水稻生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液也逐年增加,研究沼液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为沼液的合理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沼液用量(0,300,600,900 mL·盆-1),不同施用时期(基肥、分蘖肥、穗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施用促进了水稻生长,施用时期相同时随着用量...  相似文献   

10.
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保升乡进行了3年田间定位施用沼液试验,以籼型水稻为试验材料,用清水处理和常规化肥处理作对照,设置10个不同沼液施用量处理,探讨了沼液农用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农用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在沼液施用量为3600~4200kg/667m~2时,水稻产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沼液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促进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积累;稻米中重金属含量与沼液施用量无明显关系。综合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本研究认为最佳沼液施用量在3600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水稻种植中沼液合适的施用方法,研究不同沼液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营养生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增加追施沼液量易促使中小分蘖发育成长,使小穗所占比例提高,同时也易导致贪青迟熟,从而使千粒重、结实率、穗粒数等发生下降趋势,不利于产量提高,也对稻米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在水稻种植中应提高基肥沼液比例,控制追施沼液用量,基肥与穗肥以3∶1的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浓度阿泰灵处理对再生稻两优6326秧苗素质、纹枯病抗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用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的最佳浓度,以再生稻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4个不同浓度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配比,系统分析阿泰灵不同浓度配比对水稻出苗率、纹枯病抗性、秧苗素质和头季、再生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都能提高出苗率,增加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降低纹枯病发病率,并且促进秧苗根系生长,提高秧苗素质,从而使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增加。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当浸种浓度为1 000倍液、拌底土浓度为每袋阿泰灵拌底土50 kg时秧苗素质和出苗率最高,对纹枯病抗性最佳,实际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索沼液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杂交水稻沼液浸种与清水浸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1沼液对水稻种进行浸种育秧后发芽率高,秧苗素质好,群体长势整齐。在同等条件下沼液浸种育秧水稻产量较清水浸种育秧增产8.17%。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浸种、拌种试验,对永业生命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用永业生命素进行拌种或浸种对水稻发芽没有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以30倍稀释液拌种对水稻秧苗根系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以100倍稀释液浸种对水稻秧苗分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提高水稻苗体素质,并可协调水稻的穗粒结构,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5.
沼液浸种技术就是利用沼液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营养组分以及相对稳定的温度对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与常规浸种相比,具有出芽率高、秧苗生长旺盛、病虫害轻、产量高等优点。为了探讨沼液浸种对秧苗生长、病虫害发生、稻谷产量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两年的早稻沼液浸种对比试验,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一、早稻沼液浸种效果(一)沼液浸种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沼液浸种叶片色泽较浓,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常规浸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沼液浸种秧苗株高24.93厘米,比常规浸种高3.68厘米,增高率17.31%;须根长度5.12厘米,比常规浸种长0.7厘米,增…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浓度穴10‰雪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有显著提高,可提高水稻产量达8.0%;过高的浓度,则会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生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7.
在盐城地区,水稻是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其种植产量直接影响着农户1a的经济收入,目前在水稻种植中为了改善原有的高劳动力成本及种植环节过多的缺点,采用了机械进行插秧种植,但是受秧苗特点、机械使用及分蕖等因素影响,水稻产量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为了改善此种情况,根据盐城气候及水稻种植的特点,结合水稻机插生长及之后的水稻田的管理情况对现今在水稻栽培中如何进行科学管理进行探讨,并从实用技术的角度指出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稻田沼液施用条件下水稻秧苗生长的安全性,设置5个不同浓度沼液处理,对秧苗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量沼液施用增加了土壤溶液中NH4+-N浓度和EC值,导致秧苗生长受到抑制,鲜质量和株高降低,根系黄化率升高。土壤溶液NH4+-N浓度和EC值与秧苗鲜质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溶液中NH4+-N浓度在沼液低量施用后较为稳定,超量施用后较为敏感,可作为指示指标。土壤中NH4+-N浓度是限制秧苗生长的关键因子,秧苗对土壤溶液中NH4+-N耐受的最大安全阈值为90.8 mg·L-1,对沼液-水混合液中NH4+-N的最大安全消纳阈值为314.0 mg·L-1。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并进行苗期跟踪调查研究,探讨了含有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水灌溉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任意浓度的硝基苯处理对水稻秧苗的生长都产生抑制作用,使水稻株高变矮,叶片数和根数减少,0.153 mg.L-1以上浓度灌溉的水稻在秧苗期死亡,故0.153 mg.L-1浓度为致死剂量;氯苯处理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的高度,对叶片数和根数影响不明显;不同浓度萘处理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减少叶片数,但能增加根数量,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这种变化趋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秧苗期会遇到秧苗发黄情况,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死棵,影响水稻后期产量,给种植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结合田块实际排查,正确分析水稻秧苗发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补救措施,促使秧苗正常生长,才会避免影响水稻后期产量,实现产量和经济双丰收。1水稻秧苗发黄原因1.1缺乏科学施肥知识。部分种植户在给水稻施肥时往往只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或忽略肥料配比,给水稻施肥都以碳铵、普钙为主,或偏施氮肥,或偏施碳酸氢铵、氨水等肥料,因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