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陇西县福星镇进行了258微肥喷施对黄芪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鲜重微肥喷施黄芪比对照黄芪高出233.4 kg/hm~2,258微肥喷洒黄芪的效果好于对照黄芪,建议在今后的中药材种植中将258微肥应用作为陇西县中药材增产技术之一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补救措施对党参、黄芪和半夏三个大宗中药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雹灾对陇西县中药材种植的影响因其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不同,在大田生产中针对党参受到雹灾后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追施尿素的方法来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雹灾危害对黄芪在生育后期的生长影响不大;雹灾危害对半夏在生育后期的生长影响较大,在大田生产中针对半夏受到雹灾后可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方法来提高半夏的产量,也可采取追施尿素的方法来减少雹灾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党参为桔梗科植物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是常见的平补类中药材。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党参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种植前景看好。陇西县是甘肃最大的传统药材产区,是党参、柴胡、黄芩、甘草等中药材的道地产区,然而陇西县党参栽培过程中,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和农户不规范的栽培方式,使得种植期间党参病害影响加大,以下结合陇西县党参栽培病害防治实际,将党参常见的4种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归纳,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西北牌多元微肥在包头市固阳县进行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期间喷施3次多元微肥,喷施微肥的马铃薯各项指标都较对照增高,最主要的是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5.
以法A15为试材,在现蕾后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进行了微肥万代富、高纯硼、三天灵和多元微肥磷酸二氢钾4种微肥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万代富1000倍液、高纯硼1200倍液、三天灵1000倍液和多元微肥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分别较对照增产7.0%、9.8%、7.6%和8.3%。  相似文献   

6.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种当归、黄芪、党参等品种发展到2000年的16个,到2010年已达23个,其中规模种植的就有黄芪、党参、柴胡、红芪、板蓝根、当归、大黄、甘草、银柴胡、防风、黄芩、款冬花12个品种,引进试种秦艽、白术、丹参、半夏等11个品种。就目前来看,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具有基地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等特点,但就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以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剡谨  董正武 《甘肃农业》2003,(10):57-58
陇西县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应党归、党参。板兰根和红 (黄 )芪等中药材生长。为此 ,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作为支柱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使这一产业获得真正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中药材产业的内部结构 ,依靠科技培育优质产品、做好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8.
随着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党参种苗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立一套完善的种苗培育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近年来不断的试验中发现,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白条党参的质量和产量。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宜陇西道地白条党参种苗培育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芪、党参、当归等三种陇西道地药材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西县是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地之一,陇西中药材素以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将县域内不同区域出产的黄芪、党参、当归等三种道地药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文简称《中国药典》)进行检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药材检测参数的角度对药材的品质加以分析,并对陇西本地出产的黄芪、党参、当归等三种道地药材进行了详细的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党参对中微量元素Ca、Zn、B的吸收规律,找出限制党参高产优质的营养障碍因子,总结中微肥科学施用技术,进行了党参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科学施用Ca、B和Zn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党参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尤其对根部农艺性状的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是Ca、B和Zn组合喷施,其次为Ca、B组合喷施,其余处理对根部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苏璐琳 《甘肃农业》2002,(12):31-31
定西农业特产税的主要征收品目是中药材.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1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四县,品种主要为当归、红黄芪、党参等.目前,本区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超过20%,而当归占70%以上,中药材已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已审定批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陇西县为"中国黄芪之乡",渭源县为"中国党参之乡".定西已是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也成为地区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洛旱7号和洛麦22为材料,在小麦拔节中期、抽穗前(拔节末期)叶面喷施微肥,研究喷施微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均有所提高;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喷施3种微肥后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喷施锌肥和硒肥较显著提高了籽粒中锌和硒含量,施锌后籽粒锌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48%和12.2%,喷施硒后小麦籽粒硒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59.9% ~ 717.7%,施铁后小麦籽粒铁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4%、5.9%.[结论]在施氮、磷、钾的基础上配施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小麦籽粒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元江云龙新村的贵妃芒果(Mangifera indica L.)为试材,短截初花期结果枝后树冠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多元微肥,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剪口芽、韧皮部和叶片内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芽内淀粉含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最高,于3月7日达到最大值(15.47 mg/g),比喷施尿素、多元微肥和对照的最大值分别高1.94、1.60、1.00 mg/g;韧皮部淀粉含量喷施尿素后最高,于3月7日达到最大值(15.65 mg/g),比喷施尿素、多元微肥和对照的最大值分别高0.68、2.83、5.96 mg/g。叶内淀粉含量对照最高,于3月7日达到最大值(14.47 mg/g),比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多元微肥的最大值分别高2.18、2.93、1.73 mg/g。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黄芪、红芪、甘草、黄苓、党参、防风)育苗作为中药材栽培的一个关键环节,土壤温湿度成为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特别在旱作区无灌溉条件时,露地育苗出苗率差,产量底、种苗质参差不齐,效益不稳。陇西县近年的试验示范表明,中药材地膜育苗较露地育苗单位面积节约种子10%左右,增产15%以上,特别是在一些大宗品种育苗上效益十分显著,是一项推广前景十分广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陇西县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药材产业总产值和中药材提供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药材投资额、市场交易额三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三个解释变量都显著的增加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总产值,因此,应不断提高陇西县中药材种植人员的文化水平,提高产业的投资收益转化率;相关职能部门应搭建各类有利于市场交易的电子平台,拓展陇西县中药材的销售渠道,不断提高市场交易额以及千方百计的保障中药材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现状和优势,指出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根源,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转型提升进行了5个方面的分析思考,即树立有机中药材产业基地的理念,打造陇西有机中药材产业;加强有机中药材产业的投入品研制,积极研发有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发有机中药材初深加工技术,防止二次污染;搭建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平台筑巢引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氨基酸微肥(Ⅰ、Ⅱ和Ⅲ)对糯玉米的作用。[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氨基酸微肥,研究对玉米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相比,氨基酸微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比对照高13.43%以上,其中氨基酸微肥(Ⅲ)产量最高,为31 900.45 kg/hm2,高于对照23.04%,其次为氨基酸微肥Ⅰ29 411.76 kg/hm2和氨基酸微肥Ⅱ29 502.26 kg/hm2,最低是对照25927.60 kg/hm2。氨基酸微肥处理的可溶性还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氨基酸微肥Ⅲ处理的玉米品质最佳,显著高于氨基酸微肥Ⅰ和Ⅱ处理。[结论]氨基酸微肥Ⅲ对玉米生长影响最大,不仅提高产量,而且改善玉米品质,是一种理想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18.
陇西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琪 《甘肃农业》2014,(12):9-10
陇西县中药材黄芪、党参适宜性评价分为四个等级,高度适宜面积为373454.8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44%;适宜面积为564829.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95%;勉强适宜面积为40497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33%;不适宜面积为320629.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27%。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3种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比清水对照的高,其中氨基酸微肥Ⅲ处理的产量最高(37 769.19 kg/hm2),其次是氨基酸微肥Ⅰ(35 564.07 kg/hm2)和氨基酸微肥Ⅱ(31 794.84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25.15%、17.84%和5.35%;氨基酸微肥Ⅲ、氨基酸微肥Ⅰ和氨基酸微肥Ⅱ处理的马铃薯商品率比对照分别提高5.4%、3.1%和2.0%;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淀粉含量提高23%~40%,蛋白质含量提高41.9%~177.3%。  相似文献   

20.
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结合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实际,设计了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五因素模型"。主要分析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及加工、市场状况等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归纳出相关结论,最后为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有效地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