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发展鲜食大豆生产能够增加豆农收益,同时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黑龙江省随着鲜食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其全程机械化要求越来越紧迫。阐述了国内外及黑龙江省鲜食大豆生产机械化现状,并提出了鲜食大豆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鲜食大豆摘荚环节因没有适用的机械成为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与海门市万科保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海门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合作,创新发明了鲜食大豆联合收获机,能高效、高质完成鲜食大豆豆荚采摘、分选、入仓、秸秆还田等作业流程。一、鲜食大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1.设计思路本联合收获机设计的思路如下:制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鲜食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其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豆荚脱荚技术、高效清选技术、剥壳技术等。分别对上述关键技术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鲜食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种植鲜食大豆已形成一定规模,渐成产业,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宁波及江苏等地。在大豆产业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豆一稻”机械直播新型种植模式,即“春季机直播大豆,晚季免耕机直播水稻”,并逐步在周边各镇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种植鲜食大豆已形成一定规模,渐成产业,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宁波及江苏等地.在大豆产业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豆-稻"机械直播新型种植模式,即"春季机直播大豆,晚季免耕机直播水稻",并逐步在周边各镇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赤峰地区的旱作农业成因、现状,论述了赤峰市旱作农业发展与机械化的关系,提出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生态农业)是长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鲜食大豆采收劳动强度大,人工采摘效率低,缺少相应收获机械装备等问题,结合鲜食大豆种植模式和采摘期植株物理特性,设计了一种弹齿滚筒式鲜食大豆采摘装置。阐述了弹齿滚筒采摘装置的工作原理,对采摘过程中的豆荚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装置关键部件进行了参数设计和结构优化,确定了影响作业效果的因素。通过单因素预试验确定了关键参数的范围,以前进速度、滚筒转速、割台高度为试验因素,以掉落率、挂枝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对模型进行粒子群算法优化,预测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0.43m/s、滚筒转速245r/min、割台高度4cm,对应的掉落率、挂枝率和破损率的预测值分别为10.6%、4.4%、5.6%。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为掉落率11.8%,挂枝率4.0%,破损率6.1%,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不高于10.1%。方差分析表明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和预测值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鲜食大豆采摘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2011,(26):32
近日,赤峰市红山区重点商贸项目赤峰粮油市场北区正式建成投入运营,这标志着蒙东地区最大的粮油"航空母舰"扬帆启航。据了解,赤峰粮油市场于2010年5月由内蒙古蒙东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市场占地面积8hm2,建筑面积6.5万m2,总  相似文献   

9.
《农机具之友》2004,(4):52-53
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生产各环节成熟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组装配套,改变传统的玉米、大豆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玉米、大豆生产效率和收益的综合实用技术。主要适用于我国东北平原垄作地区。  相似文献   

10.
陇东地区早期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小麦、玉米大豆是陇东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我国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大豆供需缺口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机械化,玉米和大豆种在同一块田里,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多收一季豆,实现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刘祖昕  赵跃龙 《农业工程》2020,10(1):109-112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农业生产大国、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业资源丰富,扩种大豆空间潜力大。中国是大豆第1大消费国和第1大进口国,且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受国内资源条件制约,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大豆消费需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大豆进口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生产条件、大豆供需等方面的特点、问题及潜力进行了总结和预判,同时对哈萨克斯坦未来大豆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产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水溶肥作为基肥对油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对武威清源镇井水灌溉区的油白菜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基施水溶肥(含Ca+Mg)可改善油白菜的株高、开展度、莲座直径、单株叶片数、叶片性状和叶绿色等性状,较空白对照组可增产108.1%,较常规施肥可增产12.1%,肥料投入产值比为1∶23.3,且施肥经济效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基施水溶性肥对其他作物增产增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针对中国近年来重点发展的创新型区域收入保险缺少第三方实时客观产量数据的问题,引入了卫星遥感估产技术,探讨其应用模式和适用性。以山东省嘉祥县大豆区域收入保险为例,基于哨兵2号卫星遥感数据提取大豆种植地块,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作物生理参数,结合气象卫星遥感数据与实地抽样测产数据,建立了多参数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大豆产量。研究结果显示,卫星遥感获取的研究区大豆种植面积为124 km2,与当地农业局上报的127 km2相差3 km2;采用实测地块验证,种植分布地块遥感识别精度达90%;产量估算结果显示,2018年8月23日大豆结荚期的NDVI和9月7日大豆鼓粒期的NDVI对大豆单产的解释度最佳,多参数回归模型计算全区平均产量为244,500 kg/km2,与常年299,800 kg/km2相比,体现了受灾严重的农情;产量估算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回归系数达0.92,可满足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基于哨兵2号卫星遥感数据能够准确识别研究区大豆种植分布,并能在大豆收获后最快一周完成产量估算,指导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选系HZ14095作母本、自选系N182作父本组配成杂交玉米品种宿单617。2017—2018年的区域试验证明,平均产量10 077 kg/hm2,比对照增产9.77%,增产点达93.7%。2018年的生产试验证明,平均产量9 748.5 kg/hm2,比对照增产8.8%,增产点达到95.0%。2019年,宿单617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乃重中之重,粮食产量的准确预测对国家粮食安全及政府制定相应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众多模糊因素中计算出云南粮食产量特有影响因子,依次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农村用电量,并对这些因子进行了GM(1,1)残差修正预测,把预测所得数据作为相关因素序列,以粮食产量作为系统特征序列,构建了粮食产量的灰色GM(1,N)预测模型。根据云南省1999—2015年的粮食生产相关数据,对云南省2020年的粮食产量数据进行预测,对2015年之前数据进行拟合,和实际产粮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为1.92%,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通过分析预测成果,给出了确保云南省粮食产量稳固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豆振兴背景下,大豆成为吉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作物。本文利用1985—2019年吉林省大豆相关数据,通过建立Nerlove模型对大豆供给反应进行分析,得出吉林省大豆短期供给价格弹性为0.23,而长期供给价格弹性为0.39,表明大豆供给对价格反应较为迟缓,缺乏弹性。测得预期价格调整系数为0.72,调整时滞为1.39,表明大豆种植户在调整种植面积行为上的滞后期约为1年。通过对吉林省大豆供给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滞后一期的大豆播种面积、大豆市场价格、大豆与玉米单位面积收益比和大豆相关政策都对当期大豆播种面积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剖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米豆轮作制度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价格、改善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提高大豆种植收益等建议,以鼓励吉林省农户大豆种植积极性,保障大豆良性供给。  相似文献   

17.
大豆育种田的播种方式有多种,但都存在明显缺点。创新性设计一种大豆育种试验小区播种装置,试验证明,该播种装置提高了试验的准确度,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价格低廉,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大豆育种田的缺苗情况,改进现有移栽豆苗的方式,设计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移苗装置,该装置提高了移栽准确度和移栽效率,适用性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杏子园实地调查和近9年新疆杏子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旨在为制定杏子质量安全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提供有力参考。采用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疆杏子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结果表明,新疆杏子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莎车县、疏附县、叶城县和巴州轮台县、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及克州阿克陶县等;赛买提、小白杏、黑叶杏、树上干、巴仁杏和明星杏等为代表的品种为新疆杏子的主栽品种。2005—2010年,新疆杏子面积由15.8万hm2增长至21.2万hm2,产量由76.9万t增长至174.5万t,优势区域更加明显,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再加上深加工水平相对落后,2011—2013年期间,杏子面积逐年开始缩减,至2013年,杏子面积缩减至13.6万hm2,其质量安全水平及产业链的延伸面临严峻的挑战。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管理粗放和集约化生产水平低等是新疆杏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应从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及集约化生产规模等方面提升杏子质量安全水平及延伸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许培文 《农业工程》2018,8(4):69-72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组合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对豆渣进行固态发酵处理,使豆渣中的大分子蛋白有效地降解,小肽和氨基酸含量得以提高,同时消除抗营养因子。发酵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和益生菌,具有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功能,可提高豆渣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