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首先构建了包含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4个维度,共12个指标的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是较大等级,该结论能够为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和相关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托衡水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生态和休闲两大主题,规划衡水湖生态湿地公园项目。介绍项目概况与场地资源情况,阐述项目规划理念与功能定位,详细说明项目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为建设具有衡水地方特色的休闲与保护并重的综合性多功能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洁 《农业工程》2018,8(2):57-61
湿地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城市湿地资源若经过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成为具有生态功能的现代城市绿化景观,为城市增添游憩的空间以及旅游资源。以延安市为例,在掌握延安市湿地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延安城市湿地绿化营造的方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较系统地探讨了延安市湿地公园的构建模式,以期对其他类似河谷型城市的湿地绿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绿色江苏”行动计划,江苏省委于4月14日下发了苏发[2003]7号《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文中提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和十年倍增计划,通过开展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退耕造林、城郊人居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5.
六盘水明湖人工湿地公园建成之后,通过自身生态系统健康的改善,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也有一定的改进。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特征、功能整合性和社会经济3个要素共20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均方差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明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明湖湿地公园生态特征要素和功能整合要素处于健康状态,社会经济要素处于亚健康状态,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为健康状态,为有关部门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省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货币价值评估,通过目视解译法和湿地功能划分,确定了该研究区的物质生产等10项湿地生态服务主导功能,应用影子工程法、碳税法、替代法等生态学方法计算了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货币总价值为91.99×108元,其中,历史文化功能比值最大,其次是物质生产功能。这说明湿地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其物质生产价值,应考虑各种功能性服务所具有的价值。通过计算该湿地生态功能的货币价值表明,只有兼具凌河口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开发,才能实现凌河口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湿地公园已占据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植物在湿地公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对锦绣湖城市湿地公园的调研发现植物布局分区不明确,植物种类和色彩配置单一,不能满足当地人对季节性植物景观的需求。基于对植物的调查研究后,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锦绣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运用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设计,力求选择因地制宜的植物进行植物造景配置,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公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实用与美结合的要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  相似文献   

8.
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特征、整体功能和社会环境3个要素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对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脆弱性属于微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强脆弱和极脆弱的综合关联度值分别为0.575 0、0.749 9、0.789 0、0.634 6和0.515 2,说明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脆弱性属于中度脆弱等级。通过评价,了解了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脆弱性,为明湖湿地公园的进一步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西南昌大象湖湿地公园昌南大道以南湿地生态保护带景观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昌南大道湿地生态保护带景观工程)中的彩叶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后发现该项目中运用的景观植物共计220余种,其中彩叶植物73种,占工程景观植物总量35%。主要有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双面叶及斑色叶5类,并用彩叶植物的造景原则、配植方法对昌南大道以南景观建设工程中彩叶植物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洪梦婷 《农业工程》2016,6(1):108-109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介于陆地和水域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模式,不仅拥有较丰富的生物种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生态能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种工农业的发展难免会对乡村环境中的湿地造成影响和破坏。以乡村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湿地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邛海湿地公园水体资源丰富,类型丰富,旅游形象颇优,具备开发特色亲水旅游项目的资源优势。然而在对邛海湿地公园亲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发水域物种不平衡、自然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邛海湿地公园亲水运动旅游项目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依托城市防洪工程及斑马湖湿地公园而建,景区规划面积9.91 km2,其中水域面积3.64km2,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近年来,经过精心打造,建成灌溉、防洪、交通、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堤岸工程和沩水水闸工程.景区包括斑马湖生态公园、东湖、张家湖和马桥河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马家荡湿地公园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依托丰富的水域这一天然形态,集动植物保护、采摘体验、生态疗养、佛教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是阜宁当地观光旅游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打造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民宿产业体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之一,是助推地方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4.
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共有23科,39种,包括挺水植物19种、湿生植物11种、浮叶植物6种、沉水植物3种。通过调查发现,艾溪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应用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生活型配置不均匀,尤其是沉水植物过少;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协调;养护管理粗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黄河河口湿地生态需水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需水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把握生态系统健康所匹配的最佳需水特征。从维持栖息地生态功能和维持生态水文结构合理规模两方面的生态保护管理目标出发,研究湿地生态需水计算的方法,计算黄河河口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并反推年内不同时段黄河利津站需要下泄的生态流量。  相似文献   

16.
侨城湿地是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湾填海工程完成后形成的人工内湖,自然湿地。邻近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红树林以及珍稀鸟类。近年来由于污染及人为破坏,湿地功能逐年退化。在各个部门专家集体论证后,专题开展了湿地污染治理、动植物种类及保护等多项研究,提出了"保护、修复、提升"的湿地治理基本原则,确定了截污、修复、美化三步治理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安排湿地补贴16亿元,其中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支出6.8亿元,退耕还湿支出1.15亿元,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支出4.05亿元,湿地保护奖励支出4亿元。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湿地保护取得明显成效,部分地区湿地面积和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在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突出作用,素来享有"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等美称.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中的大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现象在我国北方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到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湿地在我国北方并不常见,少部分湿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当地生态资源的现状与特点出发,对我国北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生态学与设计艺术学,就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北方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德令哈盆地湖泊湿地变化与生态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 海、克鲁克湖、托素湖湖泊湿地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了湖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托素湖萎缩主要是受人类社会经济用水影响。根据湖泊湿地的生态功能,确定了湖泊湿地的保护目标和湖泊湿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应将湖泊湿地的生态需水放在首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结构特征为基础,依据层次分析法和指数评判的方法对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凌河口湿地生态功能中调节洪水、生物产品、土壤保持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科教功能、生物多样性、供水功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娱乐功能属于社会功能范畴,在功能发挥中重要性显得不是十分突出。②根据综合评判得出凌河口湿地功能综合评价指数为0.447 5,其综合功能评价属于一般。这说明凌河口湿地的生态结构完整,虽然可发挥基本的湿地生态功能,但由于受到外界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敏感性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层次分析法能较好地应用于辽宁省凌河口湿地保护区的生态功能评价,符合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现状,为凌河口湿地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