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枸杞不同施肥次数、不同施肥量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枸杞是高耐肥经济作物,不同施肥时问、施肥次数、施肥量对枸杞产量具有不同的增产作用,为了探讨这方面的定量作用,我站从2003年开始进行施肥次数、施肥量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滴灌棉田高密度栽培模式科学施肥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针对新疆地区棉花高密度栽培模式,进行施肥试验。根据棉花目标产量要求设计五个施肥处理,观察不同施肥量对棉花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影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棉株生长更好,植株健壮,单株的结铃数和棉铃中都显著较高,中后期不容易出现早衰,不会贪青晚熟,对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密度,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棉花结铃率、单株成铃数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施肥(氮)量和化学调控。对株高、主茎果枝节间距影响最大的是化控,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同时为实现高产优质,提出了沿海棉区中等肥力棉田适宜的栽培密度、施肥量和缩节安用量。  相似文献   

4.
王伯玲  王来军  闫家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07-107,112
棉花花铃肥是棉花一生中的关键性肥.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棉花植株性状、群体结构以及产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最佳施肥时间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施肥对红枣花、果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成龄红枣的施肥量和追肥次数.[方法]在根渗灌条件下通过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追肥次数的试验,研究施肥对红枣花、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加施肥量和追肥次数均可以有效提高灰枣平均单个枣吊开花数量和结果数量,同时可以增加灰枣果实体积,进而提高了红枣产量;但追肥次数少时,需要在红枣关键期施肥,否则容易造成红枣关键需肥期供肥不足,导致花果数量减少,影响产量;追肥总量较高时,适当调整氮肥追肥配比,少量多次追肥效果最好.[结论]增加施肥量和追肥次数均可以有效提高灰枣平均单个枣吊开花数量、结果数量、果径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802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120、180、240、300 kg/hm~2共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52 500株/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邯棉802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24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施钾量24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结论]该研究条件下,邯棉802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240 kg/hm~2,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5.0%,较CK降低64.29%;产量为4 630.4 kg/hm~2,较CK增产35.00%。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种植密度以及施肥量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试验结果可知,种植密度以及施肥量交互处理中棉花籽产量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在中高水平种植密度中存在明显的群体成铃优势。从种植现状中能得出,在中高水平种植密度中,一次性底施40 kg/亩缓释肥,棉田生长群体成铃数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棉花“3414”肥料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试验目的 通过棉花“3414”肥效试验,获得库尔勒市棉花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棉花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减少误差,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氮磷化肥配施对棉花产量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所建立的棉花施肥数学模型,揭示氮磷化肥配施在低产土壤条件下的棉花产量效应,并利用模型预测棉花经济合理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沃壤农作物增产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沃壤农作物增产剂,使棉花植株生长势旺盛,增加棉花果枝数、成铃数、铃重等,减少落花、落铃及烂铃,显著增加棉花产量,且随着喷施次数增多效果越明显。其中临邑、德城两试验地喷施4次增产剂后分别比对照增产30.65%、24.58%。  相似文献   

11.
棉花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太湖县农民过度使用化肥造成投入产出比逐年下降,根据省土肥站统一部署,为验证棉花最佳施肥量,提高化肥效率,2013年在徐桥镇棉花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通过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与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为进一步优化棉花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施用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防止棉花早衰,提高棉花产量。为了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559为试材,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60、120、180、240kg/hm~2计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霜前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棉559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18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当施钾量18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180 kg/hm~2时,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4.0%,较CK降低65.85%;霜前花产量为4 563.2 kg/hm~2,较CK增产35.47%。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棉花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棉花产量差异显著,配方施肥区产量最高,以施用纯N 210 kg/hm2、P2O5 150kg/hm2、K2O 90 kg/hm2为最佳,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施肥对核桃花芽分化、果实横纵径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成龄核桃的施肥量和追肥次数.[方法]在根渗灌条件下通过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追肥次数的试验,研究施肥对核桃结果、果实体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加基肥施用量有利于核桃花芽分化,增加追肥量可以提高核桃结果数量和坐果率.增加施肥量尤其是追肥量可以有效增加核桃果径、果实体积.增加施肥量可以有效提高核桃产量,尤其是加大追肥量更有利于提高核桃产量.[结论]增加施肥量和基肥施用量均有利于提高核桃花芽分化,增加施肥量和追肥量均可提高核桃结果数量、坐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棉花生产管理过程当中最科学的施肥方法,按照农业部"3414"完全试验方案进行了疏勒县棉花氮磷钾平衡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最大施肥量为纯N 423.9 kg/hm~2、P_2O_5348.3 kg/hm~2、K_2O 23.1 kg/hm~2,最大籽棉产量为5 967.6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408.9 kg/hm~2、P_2O_5326.4 kg/hm~2、K_2O 38.7 kg/hm~2,最佳籽棉产量为5 963.85 kg/h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植棉密度、不同施肥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交互处理对棉花籽棉产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中高水平种植密度具有较强的群体成铃优势。中高水平种植密度下,一次性底施40 kg·(667 m~2)~(-1)缓释肥,棉田群体成铃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GIS支持下对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滴灌棉田采取分区管理施肥,研究其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土壤硝态氮含量为变量进行土壤氮素养分精确分区,并在棉花生长的五个主要生育期进行分区施肥管理.分析分区管理与常规管理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分区管理施肥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及棉花增产,分区施肥管理区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常规管理区,且差异显著,其中干物质积累增加29.52;,增产22.47;.[结论]分区管理施肥可以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对棉花各器官中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为铃>茎>叶,并且分区施肥管理区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常规管理区,且差异显著,分区管理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从而提高了棉花产量,最高增产可达1551.1 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花品种邯棉646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用方式不施钾肥(CK)、全部基施25.0 kg/hm^2、全部基施25.0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5个处理,研究了钾肥相同施用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全部基施,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对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钾肥最佳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钾肥施用量25.0 kg/hm^2条件下,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施肥方式的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基施,其中,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方式的效果最好,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最低,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最高,但与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施肥方式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分2次施肥条件下棉花后期叶面喷施钾肥对产量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杂交棉邯棉646的钾肥(氯化钾)最佳施肥方式为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对夏直播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性见花施肥、固定氮磷钾施肥比例条件下,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夏(麦/油后)直播棉花(Gossypium spp)主要农艺性状、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直播棉花在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时,对单株成铃数、铃重等产量相关性状有明显影响,烂铃数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因此,该种植密度可作为夏直播棉花高产栽培的参考密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氮肥不同施用水平处理,分析氮肥施用量与棉花产量、经济效益以及肥料利用率等之间的关系,找出符合庐江地区立地条件下的棉花氮肥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本地棉花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