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农机》2008,(3):67-68
在宁夏中宁县宁安镇南桥村一带,沿用了几百年的枸杞晾晒方式正在被一个个类似温棚的枸杞烘干棚代替,这便是南中宁县白马乡农民曾保山发明的太阳能枸杞烘干棚,该烘干棚节能、烘干时间短、节省劳力、占地面积小.有效解决了宁夏枸杞由于晾晒时间长、易霉变,产生二次污染等“瓶颈”问题。有专家认为.这是枸杞制干方式的一次革命。据悉,2008年该产品在中宁县举办的科技周活动期间一经展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枸杞生产加强农机农艺技术深度融合,阐述了枸杞生产在整地培肥熟地、选育良种、栽植、幼龄期管理技术、成龄期修剪、土肥水管理、果实采收、鲜果制干、加工分级包装、建立技术档案等环节的标准化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枸杞热风微波真空组合干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半干枸杞的微波真空干燥试验,分析了护色处理对新鲜枸杞微波真空干燥效果的影响,对热风微波真空组合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自然晾晒4种干燥方式对枸杞干燥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护色处理有利于枸杞的干燥加工;微波真空干燥不适合新鲜枸杞的直接干燥加工,更适合于枸杞的后期干燥;热风微波真空组合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感官状态良好,枸杞多糖保存率较高的特点,干燥时间为13.1 h,比热风干燥缩短了34.9h,比自然晾晒缩短了94.9h,感官状态好于微波真空干燥,与热风干燥接近,枸杞多糖保存率与热风干燥和自然晾晒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4.
红枣制干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晾晒法、烘房制干法、干燥机制干法、太阳能制干法、真空冷冻制干法、微波制干法以及红外辐射制干法等现有的主要红枣制干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新疆南疆地区红枣加工企业的“两级”干燥模式为代表,分析了红枣干燥加工模式现状;最后,针对主流红枣烘房制干技术的问题与不足,对红枣制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不同微灌形式对土壤水肥分布和枸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地表滴灌、地下滴灌、架上滴灌和涌泉灌等4种微灌形式对枸杞园土壤水分、养分以及枸杞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中宁地区枸杞现代节水微灌形式的选择提供建议和支持。结果表明,相同灌水量条件下,涌泉灌方式下土壤水分横向运移更明显,土壤质量含水率比灌水前增加8.82%,并且整个土体土壤质量含水率最高,达14.49%,且水分分布均匀;而其他三种微灌方式下,灌溉后土壤水分增加幅度、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及平均含水率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涌泉灌和架上滴灌养分在根区的淋洗强度大于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而地下滴灌与架上滴灌有造成养分在非根区积累的风险;地表滴灌和涌泉灌方式下,枸杞生长状况和产量均好于地下滴灌和架上滴灌。总体来看,地表滴灌方式下水肥耦合最好,枸杞生长状况和产量最佳。因此,地表滴灌可以作为宁夏中宁地区枸杞灌溉的首选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6.
枸杞采摘机的适采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宁夏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枸杞采收困难以及用工紧缺等这些突出问题,枸杞工程技术中心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机械采摘枸杞的设备.该设备通过向枸杞树冠传导振动力,使枸杞红果脱落,熟果采净率可以达到75%以上,并能使青果或花的脱落处于较低水平.田间试验表明:机械平均采果效率为20kg/h,是人工的8倍左右,采果质量与手工采果基本一致.为此,对枸杞机械化采收的适采条件做了分析研究,得出其影响因素有果实的成熟度、适宜的季节、机械的功率以及树体形状等.合理规范地使用枸杞采摘机将会提高采摘效率、保证采果质量以及降低采果费用.  相似文献   

7.
葡萄干机械化精加工机具技术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葡萄干产量位居世界总产量第4位,全部产于新疆地区,而新疆葡萄干80%以上产于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地区独特制干方式使吐鲁番成为世界上特有的绿色葡萄干产区。  相似文献   

8.
枸杞的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枸杞的干燥时间、节约干燥成本,运用微波试验装置,通过选择不用的干燥功率和物料铺放厚度,研究了枸杞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作用于枸杞干燥降速干燥阶段可以大幅缩短枸杞干燥周期,微波组合干燥较自然晾晒缩短时间约65h,约占自然晾晒干燥周期的72%;干燥功率和物料层厚度是影响微波干燥时间的重要因素,微波功率越大,物料层厚度越小,则物料干燥时间越短;不同的微波干燥参数对干后产品品质有不同影响,微波功率为1k W,当物料层厚度平铺为2cm时,干燥后产品多糖保存率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沈卫强 《农业工程》2013,3(6):79-81
天然绿葡萄干由无核白葡萄制干而成,其传统制干方法有荫房晾制和人工快速制干法。荫房晾制方法干燥周期长,易受风沙、灰尘和虫蚁的污染。介绍了太阳能热泵组合干燥设备、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混联式太阳能干燥设备和气体射流干燥试验装置等天然绿葡萄干制干装备的研究进展,以期利用先进的烘干技术和设备,提高绿葡萄干品质和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新疆葡萄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究适于引黄灌区枸杞的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以解决水土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问题。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个水分梯度(充分灌溉W0,75%~85%;轻度亏缺W1,65%~75%;中度亏缺W2,55%~65%;重度亏缺W3,45%~55%)和2种种植模式(枸杞单作D、枸杞间作苜蓿J),研究不同灌水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以及枸杞耗水特征、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枸杞总耗水量随水分亏缺程度加重而减小,间作较单作增加了耗水量,但同时提高了灌水利用比例。枸杞生长随水分亏缺程度加重而减缓,间作苜蓿抑制枸杞生长。轻度亏缺W1提高了枸杞干果百粒质量,充分灌溉枸杞产量最大,轻度亏缺枸杞水分利用效率最高,DW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3.83 kg/(hm2·mm)。间作苜蓿对枸杞产量影响不显著,降低了枸杞水分利用效率,但因苜蓿的产出而提升了综合效益。综合考虑,轻度水分调控W1的枸杞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优,间作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枸杞生长,但能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以枸杞为对象,研究其在相同温度和湿度、不同强度直流高压电场下的干燥特性;检测干燥后枸杞的收缩率、复水率;测量高压电场和干燥箱干燥后枸杞内部多糖和维生素C含量;计算了舍伍德数、传质增强因子以及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采用10种常用的薄层物料干燥数学模型和3个统计参数对干燥数据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直流高压电场下枸杞的干燥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干燥速率大,在同一电压下枸杞的干燥速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枸杞的干燥速率随着电压的提高而增加,单位能耗也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在直流高压电场下枸杞的复水率比对照组的复水率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直流高压电场下枸杞的复水率与对照组的复水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收缩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压电场干燥比干燥箱干燥更好地保存了枸杞内部的营养成分。传质增强因子随着电压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枸杞内部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统计参数分析,发现所选的10个数学模型都可以用来描述枸杞在直流高压电场下的干燥过程,其中Midill and Kucuk模型最适合用来描述直流高压电场中枸杞干燥曲线的变化规律。高压电场影响枸杞表面的微观结构。这为优化直流高压电场干燥枸杞工艺,提高干燥效率和发展枸杞干燥技术提供了线索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枸杞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GZ-1型干燥试验装置,在不同热风温度和风速条件下进行枸杞的热风干燥动力学试验,获得枸杞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并分析了热风温度和风速对干燥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风温度是影响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风速是次要因素;试样在干燥前经过NaOH溶液处理后,其外观品质有显著的提高,且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提高了枸杞干燥的速度;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比较,得知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枸杞机械化生产装备与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凤勇 《中国农机化》2012,(2):44-45,53
农业机械在扩大枸杞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格尔木市枸杞生产机械化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格尔木市枸杞未来生产发展趋势,分析了今后格尔木市枸杞生产各个环节所需的机械装备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良并高效利用盐碱地、有效推动平罗盐碱地枸杞产业的发展,开展枸杞沟灌、覆盖黑膜、优化施肥技术集成研究已成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结果表明:沟灌+覆膜+优化施肥技术集成下,节水、抑盐、抑制杂草效果极为显著,有效节约水分的同时土壤根层含水量充足、盐分下降12.3%,土壤养分得以改善、微生物活性增强,枸杞生长发育及品质良好、产量较农民习惯种植增产68%、获得纯收入增加93%。该技术集成的研究对于指导盐碱地枸杞高产高效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新德  张东峰  何军  胡超  白发 《农机化研究》2021,43(1):119-124,145
针对目前枸杞植保作业中存在飘移严重、喷雾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枸杞专用植保机,采用防风翼、智能喷雾控制系统、风送辅助系统、调节机构及大容量药箱等解决枸杞植保中存在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机器防风性能、喷雾质量、作业效率都符合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水肥气热耦合对枸杞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运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展开了研究.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枸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综合调节措施对枸杞产量和光合作用具有正效应.在枸杞生育期降雨量为135.1 mm、土壤为沙壤土和实施滴灌条件下,确定的适合当地枸杞的土壤水肥气热最优组合为A1B1C1D1,即土壤深耕调节通气量,灌溉定额为4 815 m3/hm2,追肥量为高肥(纯氮量1 395 kg/hm2,纯磷量3 60 kg/hm2,纯钾量270 kg/hm2),覆PP无纺布增温抑草.该最优组合下,产量可以达到9 281.55 kg/hm2,比对照增产25.37%,同时,枸杞植株光合作用较强,果实品质较好.该结论为枸杞土壤水肥气热高效利用和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兵  何晶 《农业工程》2010,(13):13-17
为解决现有采摘机对果实损失较大以及采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根据枸杞果实成熟自然特性,设计模拟手枸杞采摘机。手持采摘头内两旋转体的表面相对称凸出设有若干胶环。两旋转体通过直流电机的传动进行相对运动,实现了模拟人手采摘动作采摘果实。整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手持采摘头质量约300 g,直流电机转速在120 r/min,运行平稳可靠,采摘枸杞果时对树叶和不成熟果实没有损伤,不影响采后产量和生长。每小时可采摘成熟枸杞果15~20 kg,而每小时手工采摘成熟枸杞果只有2~3 kg。该机具可以满足大面积枸杞采摘的需要,采摘速度是人工的7~8倍。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粮食烘干系统燃煤污染大、能耗高、控制不易和烘干品质较低的问题,优化设计了国内首台套大型热泵粮食烘干塔系统。针对该系统的烘干塔特殊结构,采用极端载荷边界条件的有限元结构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烘干塔的结构强度和动态稳定性设计与分析,解决了烘干塔因实体结构太大不易试验分析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热泵粮食烘干系统能够在-30 ℃低温环境下实现高效运行,并达到了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塔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稳定运行,具备产业化推广应用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枸杞机械采摘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枸杞采摘问题日渐凸显,研制枸杞采摘机械势在必行。在分析我国枸杞采摘机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国内枸杞采摘机械的优缺点、原理及工作过程,指出我国枸杞采摘机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便携式枸杞振动采收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参数,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熟果采收率、青果错采率、熟果破损率与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及振动杆直径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熟果采收率、青果错采率、熟果破损率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振动频率8Hz、振动时间15s、振动杆直径8.3mm。验证试验表明:此组合完全满足熟果采收率大于85%、青果错采率与熟果破损率小于10%的要求,为二代便携式枸杞振动采收机的研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