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逆境因子,农作物处于缺水环境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量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玉米作物为例,对该类作物的抗旱性指标、研究进展以及防旱措施等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区、微区和盆栽试验,观察了施不同浓度三氯乙醛(酸)的废酸磷肥及不同施肥方法对小麦、玉米、花生、甜菜等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乙醛(酸)会抑制作物苗期生长,造成减产。三氯乙醛致害农作物的临界含量为300ppm。不同施肥方法及降雨等都会影响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水在农业上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水分亏缺导致的农作物减产超过其他因素造成的减产的总和,研究水分对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影响有利于充分掌握玉米各期需水规律,合理用水,促进玉米保产、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逆境胁迫严重制约着作物的生长,植物生长延缓剂可以缓解逆境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分析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提高作物抗倒伏及作物在水分、温度、盐碱胁迫下抗逆性的作用,并指出对于不同的作物应当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5.
气象条件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研究好气象条件和作物产量之前关系对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玉米是建平县主要农作物,降雨量和积温条件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建平县玉米生长的相关材料,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积温、降雨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温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的气象因子,当温度下降到农作物生长适宜温度的下限时,就会对农作物造成生理胁迫,表现为延迟或停止生长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温度持续下降并维持一定时间,就会造成低温灾害,可能对农作物产生物理和形态损伤直至死亡。相关试验证明,作物施用"碧护"后,植物呼吸速率增强,并能够有效激活作物体内的甲壳素酶和蛋白酶,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倒伏是种植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风、雹、暴雨等自然因素或外力影响,使直立生长的农作物倾斜甚至倒地。倒伏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收割变得困难。当水稻作物倒伏严重时,会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可能导致颗粒不收。  相似文献   

8.
禾本科植物包括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其生长、发育和结实受干旱、高盐、冷害和高温等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对重要农作物抵御逆境的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对环境的耐受机制,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综述了禾本科作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抗氧化系统、质膜蛋白和miRNA在禾本科作物逆境胁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震 《河南农业》2009,(8):25-25,28
烟草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常遭受多种病害的侵染并致害。给烟叶生产造成一定的产量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牟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各种缺肥的症状,抑制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了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于2007年开始,试验示范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增施钙肥能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抗逆性增强,增产幅度增大,一般为16%~32.7%,最高增幅达46.6%,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既省工又省时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逆机制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导入外源抗逆相关基因已成为改良作物对逆境胁迫抗性的新途径.文章就植物抗逆机制及抗逆相关基因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作物药害是指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病害,进而引起作物产量下降、减收或者绝收。本文通过分析导致农药使用不当的4种常见原因,提出了防控农作物药害的对策和措施。1导致该区农作物药害的主要因素通过近年该农作物药害现象调查,发现导致农作物药害因素主要有如下两类:从农药类型上讲有除草剂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杀菌剂药害和杀虫剂药害。这之中以除草剂不当使用导致的药害占绝大多数,达药害总数量的  相似文献   

13.
<正>成功的人大多数都是在逆境中锤炼,作物生长也是一样的道理,作物的高产离不开逆境胁迫。可是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作物和病虫草害之间的制约和促进效果,一味地把病虫草害看作农业生产大敌,导致农药、化肥用量越来越大,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重。在一些生态农业种植区,对待病虫草的态度不是简单的看作是农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温度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气温的原因,我国南、北方的作物在种植的品种上大不相同,即使在邻近地区,由于气温不同,同一农作物的产量也是各不相同。可以说温度的高低,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多地区多年份温度因素对春小麦、玉米、水稻等产量高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物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称为抗逆性。作物抗逆性育种目的在于保证其在逆境之下,能够保证相对稳定的产量以及品种应当具备的品质。所以抗逆性育种不能够只研究农作物品种抗逆性的遗传与改良,应把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与育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生长的必需元素为例,通过木桶原理说明限制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介绍近年来化肥施用的变化历程,分析不合理施肥对土壤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肥是打破目前农作物增产极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逆境因子。水分是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小麦而言,干旱是一个最具威胁力的逆境,水分亏缺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最具有威胁的限制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水分的原因造成的减产,超过其他因素所导致的产量损失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也获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实践中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病虫草害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开展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酸性(pH值5)土壤中,铝毒害是制约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逆境因子。铝毒通过抑制根系生长,影响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以大豆为试验材料,探讨铝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对铝毒害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铝浓度处理可抑制大豆根的生长及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且可诱发根尖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的升高;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NO处理可显著缓解铝抑制的根生长及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且降低根尖MDA、H_2O_2含量,提升根尖抗氧化酶活性。表明NO可能通过提高根尖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铝胁迫对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的抑制,从而改善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马霜霜 《河北农业》2023,(10):72-73
本文针对农作物产量变化趋势特征和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遥感反演,建立了农作物产量预测模型,实现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天气条件、土壤墒情、光照条件以及温度的精细化预测。最后通过研究发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不同区域的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也有不同程度影响,通过研究得到的天气预测模型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气象条件进行精细化实时监测并预测预报,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