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掌握广东渔业的产出效率,为发展可持续的低耗高产渔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及 Malmquist 指数,对 2011—2022 年期间广东渔业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全国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广东渔业综合技术效率每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11—2014 年、2018—2019 年和 2021 年广东渔业规模报酬呈现递减。通过对广东水产养殖和水产品捕捞的综合技术效率分别进行测算,发现 2011—2022 年期间广东水产养殖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除 2013 年和 2014 年外,均为DEA 有效。将 DEA 无效年份的广东水产养殖和水产品捕捞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调整为 DEA 有效,结果显示,2013 年和 2014 年广东水产养殖投入的冗余率分别为 5.98% 和 10.46%,而 2011—2014 年、2018—2019 年和 2021年广东水产品捕捞投入的冗余率在 39.73%~74.27% 之间,说明水产品捕捞的过度投入以及由此引发的捕捞综合技术效率低下是造成 2011—2014 年、2018—2019 年和 2021 年广东渔业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广东渔业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幅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远,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均比全国平均增幅低 4.7%,说明广东省在渔业技术进步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结论】建议广东加大渔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强渔业技术创新,以促进渔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养殖和捕捞规模,以解决广东渔业规模报酬递减的问题;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放流,利用自然生产力增加可捕捞渔业资源;加强水产良种创制及养殖新模式和新技术的开发,进一步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和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首批2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江苏苏州(常熟)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区域站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一核三带多园区"为总体的发展定位。一核为主核心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带为南部高效水产示范带、东部的高效蔬菜园艺带、西部的优质粮食产业带。多园区是指依托三带建成的14个特色园区。园区以水稻、水产、蔬菜为三大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一区五园"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中药材、蓝莓、油茶、特色蔬菜、杂稻制种5大产业,助力扶贫攻坚。黔东南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带动园区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一项重要考核任务,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民脱贫。在油茶核心区采取"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户4.26万户15.78万人,  相似文献   

4.
正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201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由核心园区、示范区、幅射区构成,核心区位于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占地780公顷。核心园区拥有"鱼米之乡""饲料之乡""养殖之乡"等美誉,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区、湖南省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对于促进不同省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进行评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结果对31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技术效率有效时的投入要素冗余量。【结果】全国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均值为0.827,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和0.89,均有提升空间;各省份水产养殖投入要素和技术应用的综合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1个、占比35.48%,而48.39%的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值低于均值;各省份水产养殖规模报酬变化特征相异,其中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数量最多(18个)、占比58.06%,说明增加投入要素规模是提高效率的可行路径;聚类分析划分的3个梯队中,包括了水产养殖主产省和非主产省,可见综合技术效率与产出规模并无直接关系。【结论】建议通过提高水产养殖规模化程度,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水产养殖投入要素,预测预警养殖生产规模需求等措施,以促进水产养殖效率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天津市4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运用DEA模型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研究发现,天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经营效率水平较高;经营主体未达到经营完全有效状态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效率低;经营主体规模不是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约七成农民合作社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约六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民合作社内部的效率差距较小,发展较均衡,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开始显现;经营主体投入冗余不多,改进比例较小,但净产出明显不足,尤其是带动农户的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出改进空间远大于农民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具有产业集聚性带动的外部规模效应、强大的科研支撑能力、科研与市场的紧密对接等明显优势.广东省已建立了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覆盖全省的农业科技园区.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凭借核心区科技创新主体强大的科研实力、示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规模建设、以及遍布全省的辐射区,灵活采用多种科技推广方式,在全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标准化池塘改造、池塘养殖方式转变背景下,利用多产出射线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量江苏盐城地区160个鲫鱼池塘混养养殖户的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研究结果表明:鲫鱼混养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随机射线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鲫鱼混养的技术效率与池塘面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对水产养殖技术效率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要素投入-产出弹性来看,池塘面积投入的产出弹性最大,其次为中间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总体上,盐城地区鲫鱼池塘混养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9.
无锡甘露青鱼专业合作社是以水产养殖户、水产经纪人及水产技术人员为主体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松芝村水产园区,现有社员103名,其中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园区没有产业,园区发展将无从谈起,产业带动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总结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园区产业的形成途径,并对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科技工作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进农村科技工作的基本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点两个方面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强化农村科技工作为基础,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问题,并在组织方式和机制创新方面重点突破。通过完善"两轮"驱动布局,推动自主创新,加强城乡统筹,扩大农村内需,强化农村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强农村科技工作。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等关键点上着力,要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指标体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必要性和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新疆昌吉国家科技园区指标体系评价,设计调查问卷评分,建立AHP层次分析模型,与农业科技园区指标体系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昌吉国家科技园区发展状况。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新疆现代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要性,在剖析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风险保障机制、农业推广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参考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以1990,2000年为两个时间断面,针对塔里木盆地实际情况,选择耕地面积、化肥、劳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为投入因子(自变量),以农业产值为产出因子(因变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投入产出潜力模型。通过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1990,2000年5种主要投入因子弹性之和都接近于1,农业生产接近不变规模报酬。1990年的投入产出系统结构存在着各种投入同时扩大,将有产值等比例增长的效果,其中化肥影响最大,劳动力次之。2000年,有效灌溉面积影响最大,这体现了水在该区域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岳文斌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67-69,8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养羊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阐释了肉羊产业化及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内涵,总结了目前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并以加快养羊业的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就我国养羊业的产业化发展和建立肉羊产业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构思。  相似文献   

16.
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依据,认真统计了我国2001~2004年植物保护学科技论文的产出情况,并从学科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单位分布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大体上展示了“十五”期间我国植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科研效率的区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我国农业科研效率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述评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十五"期间各省农业科研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度量,分析结果显示,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是提高农业科研产出的重要途径;部分省份已经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调整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迫在眉睫;区域农业科研效率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匹配程度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8.
贵州粮食生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炬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92-14494
通过建立C-D型生产函数,研究了贵州粮食生产的决定因素,发现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机械总动力投入足以解释贵州粮食产量的95%,并且3种要素投入均是缺乏弹性,且对贵州粮食生产的作用依次递减。3种要素对贵州粮食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鲆鲽类养殖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忠  甘蒂斯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122-1127
在2009年鲆鲽类养殖主产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影响鲆蝶类养殖产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对养殖产出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饲料投入,其次是雇工费支出。因此,要增加养殖产出量,保证鲆鲽类养殖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养殖单位应该增加在饲料和人员费用方面的支出。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的分类和评价标准早已有之,这些年来改革的推进,为评奖、评职称各单位推行了一些土政策,对期刊进行人为的分类,我们一些老期刊工作者也是一头雾水,有必要加以说明,以便领导和作者、读者问到自己时能够加以正确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