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77
近日,宁夏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宁夏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枸杞种质资源引进保存及生物学评价利用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该课题针对枸杞产业化发展需求,开展了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分子生物学评价,对促进枸杞新品种选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从美国、韩国和罗马  相似文献   

2.
<正>枸杞资源圃是枸杞工程技术中心经过近30年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建成的世界上唯一枸杞种质资源圃。目前资源圃内收集并保存了我国境内自然分布的7种、3变种,以及从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引进的种质,共计60个品种(系),2 000余份中间材料。其中,红果类1 500份,黄果类120份,黑果类300份,其他150份。收集的种质中既有新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5种菜用枸杞为试验材料,开展n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探索适宜于枸杞nrDNAITS序列分析的优化技术体系,从而为建立分子水平的菜用枸杞鉴定标准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中心枸杞种质资源圃内的5个菜用枸杞种质:宁夏枸杞(宁杞1号小叶枸杞)、宁杞菜1号  相似文献   

4.
浅淡美国玉米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品种的换代更新离不开种质的创新,外来种质是我国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来源。本文简要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取得的成就及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的特点及改良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谈美国玉米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品种的换代更新离不开种质的创新,外来种质是我国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来源。本文简要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取得的成就及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的特点及改良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枸杞不同种质材料枝条硬度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枸杞修剪和育种工作的需要,本文采用枝条不同部位挂重的方法对26份枸杞种质材料枝条的硬度进行调查和分类.本文依据归类结果制订枸杞枝条硬度的量化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调查的枸杞种质材料可以分为软条型、半软条型和硬条型.本研究采用的枝条硬度测定方法新颖、科学,将为枸杞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肃枸杞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方法]提取甘肃省内分布的枸杞属植物的基因组DNA,用RAPD方法检测其DNA多态性,并用UPGMA聚类法对其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80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28条适用于枸杞属植物RAPD分析的引物。在6份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了171条带,其中11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69.0%;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39~0.70之间,平均值为0.59。[结论]聚类分析显示6份甘肃枸杞属种质材料中宁夏枸杞、北方枸杞和截萼枸杞亲缘较近,中国枸杞和新疆枸杞亲缘较近,黑果枸杞与其他种质间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8.
采用DNA\|SRAP分子标记技术和NTSYS类平均法对29份枸杞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5对引物共扩增出1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4条,多态性比率达7668%。聚类分析表明,以 074,083 和 091 的相似系数可将全部供试种质分为3种、5种和15种类群。因此认为,在分子水平上,枸杞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黑果枸杞与供试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远;SRAP分子技术可应用于枸杞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枸杞属不同种质扦插插条水培生根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宁杞1号、红枝枸杞、蔓生枸杞、云南枸杞、黑果枸杞和柱筒枸杞等枸杞栽培和野生种质为植物材料,采用3因素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适合枸杞扦插插条水培诱导生根的培养方法和影响因素。[结果]4种培养方案中,A4处理的枸杞插条水培生根效果最好;6种枸杞种质中,B6种质(黑果枸杞)不适宜在水培环境下诱导生根,B1种质(云南枸杞)和B2种质(蔓生枸杞)表现优,各项生根指标与其他4种枸杞种质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3种质(柱筒枸杞)、B4种质(红枝枸杞)和B5种质(宁杞1号)水培发根效果一般,平均而言,6种种质的水培生根效果表现为B1>B2>B3>B4>B5>B6;不同木质化程度枸杞插条的水培生根能力差异明显,各项生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近40年广西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甘蔗引种利用效率及推动甘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1982—2020年广西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分析引进种质资源的直接利用、育种利用、育成后代的应用及研究利用情况,总结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1982—2020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共1044份(包括花穗238份),其中1993年以来引进甘蔗种质资源751份(包括花穗26份);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置了杂交组合2771个,进入区试且亲本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的品系有43个;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成的58个桂糖系列甘蔗品种中有40个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其中美国CP系列亲本占37.9%,我国台湾ROC系列亲本占34.5%,美国CP系列和我国台湾ROC系列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甘蔗育种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及分子育种方面也逐步开展研究。但目前广西甘蔗引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引进甘蔗种质在适应性上普遍存在较大问题;(2)引进别国或地区优良甘蔗种质的同时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病虫害,给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增加风险。(3)引进的种质资源未能在国内育种单位间充分共享。【建议】应加强优异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规范甘蔗引种程序,严格遵守引种检疫规程;重视引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及共享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枸杞nrDNA ITS(核糖体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在分子水平对枸杞做出鉴定。[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克隆到枸杞nrDNA ITS片段并获得其碱基序列,成功找到3个供试枸杞种质材料的nrDNA ITS序列差异。[结论]枸杞nrDNAITS区的扩增和测序可以在分子水平对枸杞不同种质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基于nrDNA ITS序列对枸杞雄性不育材料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份常规枸杞种质和1份枸杞雄性不育材料的DNA中nrDNA ITS(核糖体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对枸杞雄性不育材料作出鉴定.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测序得到了枸杞雄性不育材料和其他7份常规枸杞种质的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为559~633 bp,平均为612 bp,共有160个变异位点,占25.3%;保守位点473,占74.7%;67个转换位点和31个颠换位点.表明基于nrDNA ITS区序列分析可作为鉴定枸杞雄性不育材料的一种新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材料的丝黑穗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新的抗丝黑穗病玉米种质资源,以100份新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于2013-2015年进行丝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在100份供试材料中,针对丝黑穗病表现抗病的种质共有67份,其中29份种质表现高抗(HR),12份种质表现抗病(R),26份种质表现中抗(MR),为增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及丝黑穗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黑果枸杞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黑果枸杞基因组SSR标记并验证其有效性,为黑果枸杞SSR分子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对2年生的黑果枸杞Lr-01无性系的基因组进行PE150测序,用MISA软件对获得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检索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18份宁夏枸杞、1份中国枸杞、23份黑果枸杞和6份其他枸杞种质为供试材料,利用Primer 3.0设计SSR引物,进行SSR引物筛选和多样性验证。【结果】在黑果枸杞中共检索到2 326条Scaffolds, 含有2 494个SSR位点,每5.29 kb就有1个SSR位点,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59.18%,27.11%和11.75%。重复基元类型共21种,其中类型最多的为单核苷酸重复A/T,占总数的56.05%;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AT/AT,占总数的12.35%。从设计的SSR引物中,随机挑选合成15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0对高多态性SSR引物,分析其在48份枸杞种质中遗传参数,结果共检测到18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19个;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15,0.834和0.817。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份枸杞种质被分为2个类群,其中类型Ⅰ包括23份种质,全部为黑果枸杞;类型Ⅱ包括25份种质,主要为宁夏枸杞。分析结果显示,48份枸杞种质群体结构和群体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均可分为2个类群,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黑果枸杞SSR标记是一种简单而高效途径,这些SSR标记为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枸杞属12个种质材料,采用半薄切片技术进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比较分析,对各种质的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上下表皮及其表皮细胞细胞壁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等10项指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2个枸杞属种质叶片各项显微结构指标分别表现出显著差异现象。其中,宁夏枸杞种内的宁杞1号、圆果枸杞、宁杞2号、白花枸杞的叶片厚度、叶肉厚度最厚,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结构紧密度也最大;云南枸杞、蔓生枸杞、红枝枸杞上表皮最厚,厚度大于24μm,云南枸杞和红枝枸杞下表皮最厚,厚度大于20μm;上、下表皮细胞细胞壁最厚的为宁夏枸杞种的白条枸杞和圆果枸杞;而12个枸杞种质叶片结构疏松度与结构紧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合各种质的具体抗病性,本试验结果可为选择枸杞抗病性的组织结构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图像信息是枸杞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工作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利用摄影技术对枸杞种质图像进行离体拍摄的方法。通过规范图像采集流程,获取具有统一标准的枸杞种质图像,更有利于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分析,为枸杞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数字化储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22份枸杞属种质材料进行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2个引物在22份种质中共扩增出了204条带,其中1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79.41%。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枸杞属形态分类基本相似,能将种间亲缘关系划分出,但是对变种与种间关系的区分不佳。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富国的主持下,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技术负责人、首席专家郑勇奇研究员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枸杞保存库授牌,标志着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保存库正式进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宁夏农林科学院于2012年被纳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参建单位。截止2014年底,整理与数字化描述枸杞种质资源1 300份,并提交国家林木种质资源网;完成130份资源特性描述;采集枸杞树种子150份,提交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超  相似文献   

19.
枸杞苗木繁育技术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主要是种子育苗,用于杂交育种中新种质材料的繁育;无性繁殖主要包括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枸杞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苗木繁育技术。文章对枸杞苗木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枸杞种子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评价叶用枸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种质,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叶用枸杞新品种。以93份叶用枸杞种质8个农艺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变异系数分析显示变异系数范围为5.25%~73.5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产量, 最小的为叶鲜干比,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7~5.73,其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为地径,最小的为茎鲜干比;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株产量与叶面积、叶鲜干比、株高和地茎显著正相关(P ≤0.05),与叶形指数、茎鲜干比和叶/茎显著负相关(P ≤0.05);隶属函数分析显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叶用枸杞新品种9份,即Z88、Z76、Z100、Z58、Z32、Z54、Z57、Z85和Z69;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五类,第Ⅰ类材料的特征为单株产量最高,株高、地径和叶面积等较大,包含品系Z88和Z76等,第Ⅱ类材料特征为地径最大,株高、叶形指数和叶面积等较大,包含品系Z58和Z32等,第Ⅲ类材料特征为叶面积最大,株高、叶鲜干比等较大,包含品系Z57和Z85等,第Ⅳ类材料特征为叶鲜干比最大,叶形指数和单株产量等较大,第Ⅴ类材料特征为叶/茎最大,叶形指数、茎鲜干比和株高等较大。93份通过杂交获得的叶用枸杞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单株产量、地径、叶面积、叶鲜干比和叶/茎性状是作为评价叶用枸杞种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综合评价叶用枸杞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